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9年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4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8分)①chēn视②tuò弃③guō噪④yǎnyǎn一息⑤qiè而不舍⑥鞭chī⑦liáo倒⑧shǔn吸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⑴《锦瑟》作者,(朝代)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⑵(人名),唐代“”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之首。⑶《劝学》选自《荀子》,战国末期家荀况所作,“劝”的意思。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②谨庠序之教,,。③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不尽长江滚滚来。⑤扪参历井仰胁息,。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B.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翻天覆地....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C.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只好来求老主人。D.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并加以改正。(②、③选一题)(2分)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①改为②改为③改为二、课内古诗文阅读(19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⑵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7.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4分)⑴王无罪.岁罪:⑵外连横而斗.诸侯斗:⑶天下云.集响应云: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3分)⑴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⑵低眉信.手续续弹信:⑶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9.阅读下面的《师说》选段,按要求答题。(9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⑴选段运用了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与、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与对比,其作用是。(3分)⑵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三、课外古诗文阅读(22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盲者说清·戴名世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②?”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③,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④,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⑤,若晋之师旷(人名)、郑之师慧(人名)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注】①日者:占卜。②眇:瞎。③踬:绊倒。蹶(jué掘):摔倒。④指人身体的运动、感觉、思维器官。知识:知觉认识。⑤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箴(zhēn):劝戒,教导;瞍(sǒu薮):目无瞳人的盲者;赋:朗诵,下文“诵”意同;矇(méng蒙),目有瞳人而无视力的盲者。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明白,清楚,了解B.而亦无颠危.之患危:跌倒C.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病:患,担忧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吊:悼念11.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2.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8分)昔周人有仕①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②,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③。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注]①仕,做官②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③武,武士。⑴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人或问之:“何为泣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武节始就,武主又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⑴第一句诗中所说的“陶家”指谁家?。请写出此人咏菊诗一句:⑵“遍绕篱边日渐斜”中“绕”字蕴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明了诗人对菊花有着怎样的情感?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四、课内小说阅读(10分)1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6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⑴“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哪些人?(2分)⑵“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16.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先写出名字,再简述,100字以内)。(4分)“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垂钓余秋雨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
本文标题:09年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6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