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9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试卷一、课内基础题1.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2分)A勒.紧(lēi)沙.砾(lì)齑.(jī)粉绯.(fěi)闻B缱.绻(quǎn)挣.脱(zhèng)纤.维(xiān)干瘪.(biě)C颓垣.(yuán)脸颊.(jiá)荒冢.(zhǒng)艾.蒿(yì)D罡.风(gāng)撇.开(piě)蹂躏.(lìn)迸.发(bèng)2.下列加点词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2分)A缙.绅(jìn)纾.难(shū)羁縻.(mí)愧怍.(zuò)B逮.捕(dài)鞭笞.(chī)逡.巡(qūn)户牖.(yǒu)C一爿.(pán)赊.账(shē)褶.皱(zhě)趿.拉(tā)D伛.偻(gōu)云翳.(yì)店铺.(pù)蹒.跚(pán)3.下列成语是用正确的一组()(2分)A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B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C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D民间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美髯白皙,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4.下列句子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词是()(2分)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最细微的感情,()耐人寻味的思想,()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A捉摸想象感受体会B体会捉摸感受领略C想象体会领略捉摸D感受想象体会捉摸5、下列句子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词是()(2分)①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②我是你()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③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④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的歌。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忧愁簇新酸楚疲倦二、文言文阅读(一)课内阅读6、对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④不能容于远近⑤徘徊于斗牛之间⑥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⑦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⑧赠谥美显,荣于身后A.①⑦/②⑤⑧/③⑥/④B.①③/⑤⑦/④⑥/②C.①⑥/②⑤⑦⑧/④/③D.①⑤⑦/②⑥⑧/④/③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去今之墓.而葬焉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人皆得以隶.使之8、本文多次将五人的行为与他人进行对比,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将五人“激于义而死”与“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进行对比,突出了五人的光明显耀。B.将“生于编伍”的五人与“不闻诗书之训”的缙绅进行对比,突出了五人的志向崇高。C.将五人之死与“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后的“辱人贱行”进行对比,突出了五人品行的高洁和牺牲意义的重大。D.将假设中的五人受人奴役、居家老死与现在豪杰屈身墓前、景仰明志相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伟大。(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注释:帝不豫:皇帝有病。及大渐:渐,疾病加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后已持政,稍自肆肆:放纵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讽:劝谏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辞:借口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顾:考虑10.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2分)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⑤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A.①③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3分)(2)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4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分)(4)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3分)(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3分)三、名言名句默写(8分)13、①,;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③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亦曷故哉?④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⑤,吾将上下而求索。⑥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诗歌鉴赏(8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4分)答:(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4分)答: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1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儿子的旋律徐平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点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收录机又响了。儿子!①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父亲一字一句:“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儿子!儿子!儿子!②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眼前。父亲迟疑着。“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一团。“行吗?”儿子侧侧身。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入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因为……我下台?”“大概——但这没关系。”儿子!儿子!儿子!③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儿子!儿子!④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15.阅读全文,分析小说的题目“儿子的旋律”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16.联系全文内容回答:(1)小说结尾处,儿子笑着说“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答:(2)小说刻画父子二人的性格,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父子二人各自的性格特点。(4分)答:17.“儿子!”这一独词感叹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父亲不同的心情,请具体分析。(4分)答:第①处:第②处:第③处:第④处:18.小说整个故事情节是以“父亲被免职”为核心展开的,但文中却始终没有明确指出父亲被免职的原因。请你依据小说内容,探究父亲被免职的主要原因。(6分)答:六、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5分)梅兰芳的艺术之美92岁的谭门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原江苏省京剧院副院长王琴生先生深情地追忆1946年至1958年与梅兰芳大师同台献艺的12年。他畅谈了梅派艺术之美。王琴生认为,梅大师的舞台形象是美的化身。他的每一个动作,一个指法,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严格按照戏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感情需要而精心设计的,完全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合乎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因而能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同时他的唱腔、念白、舞
本文标题:09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6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