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选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选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重点关注知识点本单元所讲述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高考重点之一。从内容上看,西学东渐、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都是高考重要的知识点。丛历届命题角度来看,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将着眼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分析,并同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和世界形势相结合命题。二、要点分析1、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特点:(1)、核心内容是向西方学习;(2)、其出现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3)、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主张学习的科学技术,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4)、《资政新篇》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技而且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2、比较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4).对人民革命的态度相同;异:(1).阶级立场和成分不同(根本);(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3).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4).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5).开展运动的方式不同3、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体:主体、本质;(2)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5)“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6)“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其教育、赋税、武备等办洋务,挽救清王朝。4、什么是“西学东渐”?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西学在华传播经历四个阶段:一、从妄自尊大到“师长说”:--鸦片战争时期从闭关到“开眼看世界”;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艺;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维新时期引进进化论四、天赋人权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时期政治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学说传入。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意义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③历史原因: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偏重于阐述他们的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以维持他们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为配合其复辟帝制,废除了革命派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尊孔复古的逆流。②根本原因: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就成为必然的了。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后新文化内容有了新的血液——宣传马克思主义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意义: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准备了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它的局限性很明显,但很次要。6、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同点:①性质不同:“五四运动”以前,是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的思想和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运动的主流,进入了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斗争的新阶段。②领导者不同:前者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后者则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③作用不同:前者促进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后者促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三、难点问题讲解1.评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志士仁人从封建地主士大夫的营垒中分化出来,从旧的科举道路上醒悟过来,开始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知识,并逐渐与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背离,奋起寻求救亡图存的新办法,形成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康有为为实现其维新变法思想,一重视维新人才的培养;二重视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1891年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政治教育的新型学馆—万木草堂。康有为正是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引导他们肩负“匹夫之责”,跟着他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近十年间受康有为教诲的学生约有千人,形成了一个以康有为为首、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个资产阶级维新的政治群体。为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初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为维新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变法制造舆论的理论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在这两本书里把自己从西方学来的种种东西都挂到了孔子的名下,而实际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变革的理论。康有为说他自己是掺和中西哲理“会通中西”,即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2.康有为变法为何要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西方政治学说蒙上一层儒学的外衣。其目的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从而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它既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的精神,及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而导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3.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同点及不足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革命思想的专播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掀起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力潮流。他们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还用生物进化论批判旧制度。革命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进一步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的正统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直指孔子旧礼教;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维新思想中有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有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容,但没有触及到封建政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即维新思想没有把封建制度的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民主革命思想虽然照搬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但民主思想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的批判。新文化运动虽然补上了这一课,但又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出路。四、学法指导1.在学习时,一定要紧扣“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题。近代中国思想革新的速度极快,各种思想在相互批判与取代的同时,也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时,应注意时代性和阶段性,切忌片面性。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既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2.注意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五.知识补充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时间宣传手段内容影响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顽固势力展开了论战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进行论战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1919年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彻底批判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空前解放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在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A.历史地理方面B.社会制度方面C.军事技术方面D.思想文化方面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倡的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找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办法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思想的先河C.是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D.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3.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②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③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④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引言论反映出作者①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④学习西方优长旨在抵御外国侵略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然而,当初京师同文管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的干涉B.顽固势力的反对C.洋务官员的无能D.维新人士的抵制6.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7.哪些属于张之洞的主张:①“中体西用”②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③“务通”,倡导西学④君主立宪制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共同点是A.借助孔子托古改制B.宣传西方政治学说C.猛烈抨击纲常礼教D.系统介绍西方文化9.维新变法的思想发展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关键因素是A.维新主张顺应历史潮流B.光绪皇帝的支持C.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D.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10.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1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B.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括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提供社会环境④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B.资产阶级要求突破封建束缚C.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D.西方启蒙思想的进步和影响14.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
本文标题: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选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8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