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解析1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解析(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a、b、c、d四条河流对应的名称依次是A.长江、汉江、湘江、珠江B.岷江、大渡河、长江、珠江C.黄河、汾河、渭河、汉江D.黄河、渭河、汾河、汉江2.甲城市所在的省区计划在2015年建成“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是将d河流水北调。关于这一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工程难度大,需要修建穿山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B.该工程修建不会对武汉市带来任何影响C.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c河流流域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问题D.该工程修建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河流分布状况等可知,图中的甲省为陕西省;a河流为黄河;b河流为渭河;d河流为汉江.陕西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汉江的水调至关中平原,可以缓解该区域的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缺水问题,途经秦岭山脉,地质复杂,难度较大;汉江与长江交汇于武汉,对其肯定有一定的影响.读我国东部平原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图,回答3-5题。3.按照城市各功能支付地租能力一般规律,在图中0处最可能出现的部门是A.大型批发超市B.高档综合超市B.豪华别墅住宅区D.综合工业厂房4.引起图中的等地价线沿0a、0b、0c、0d向外围弯曲的原因最可能是A.工业点分布密度B.人口密度C.交通线路D.商业网点密度5.下列关于该城市的地价剖面线中,比较河流的是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解析:该城市几何中心应该为商业区,大型批发超市应该接近交通便利的交通干线附近,如城郊的交通干线和枢纽地带;高档综合性超市为了提供经济效益,要求接近客货最大的区域即城市繁华地带;豪华别墅要接近环境优美和基础设施完善的郊区附近;综合工业厂房交通交通便利地价较低廉的郊区地带.图中的等地价线沿着0aoboc0d向外围弯曲,说明沿线地价较高,并且向外围降低,工业点分布密度在城市外围最大,人口密度在一天当中变化幅度大;交通线路会引起地价变化,导致商业网点密度变化.等地价线里密外疏看判断里外地价线的变化程度是里大外小.综合以上第5题要选A下图经纬网地图中两条相邻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离数相等,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乙地地方时为20时20分。读图完成6-8题。6.甲地位于丁地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此时刻,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出现极夜现象B.丙地昼长为15小时20分C.丁地出现极昼现象D.北京昼长大约8小时40分8.此时,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广州B.新加坡C.伦敦D.圣彼得堡解析:首先根据经度度判断,图示地区为南半球,再判断甲地位于丁地方位是基础;甲地纬度最高,接近南极点。图中乙地(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0:40时,170°E经线地方时为19:40,图中虚线为昏线,可以推出40°S纬线昼长为15小时20分,丙地纬度较高,昼长大于15小时20分,北京昼长为8小时40分(北京位于40°N,昼长即南半球纬度40°的夜长)。甲地位于昼半球不会出现极夜,丁地纬度为60°S也不可能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只有新加坡最接近太阳直射点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9-11题。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A.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B.7月均温地势年太阳辐射量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D.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地势10.x地的气候类型符合下图的是ABCD11.就②曲线而言,y地大于x地,主要因为y地A.地势高,大气稀薄,多晴朗天气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离太阳更近D.沙漠广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解析:根据该图位于我国30°N,首先明白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可准确确定③为地形剖面图,①曲线7月气温,②为太阳辐射量曲线;x地位于四川盆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然后准确确定四个选项的气候类型:A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B为热带雨林气候,C为温带季风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y地位于青藏高原,②曲线为太阳辐射量,青藏高原相对四川盆地而言一个最高,一个最低,最高的青藏高原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大气稀薄、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到的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34分)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以及流经两地区主要河流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说出判断依据(6分)(2).结合甲图中R1河流流域范围的气候分布特点,分析该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时期9月至10月左右的原因.(8分)(3).分析乙图中R2河流被所在国家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10分)(4).对比分析两条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解析:本题主要借助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河流图表资料,考查对地形判断、描述能力,并结合河流流域范围的气候分析河流相关水文特点。对河流水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充分提取资料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相关学科内知识,加强二者的联系。本题直接以等高线和河流为线索,涉及气候、地形、交通、农业发展等内容。要求必须熟悉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灵活分析、应用所该草料,熟悉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答案:(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判断依据:一是两图经纬线的跨度较大,说明实际距离远;二是两图四周高、中间低;三是两盆地中部均有外流河流经(甲图R1为刚果河,R2为长江)。(2)R1河(刚果河)支流分布在赤道两侧,上游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流量较大的时期南北交错,北侧各支流流量较大的时期是5-10月,南侧各支流流量较大的时期是9-次年4月,9-10月正是南北两侧支流流量较大的季节。(3)R2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大部分河段江阔水深,没有冰清,可四季通航;该河流与南北铁路线交织成网,沟通东西;沿江经济发达,腹地广大,人口城市稠密,运输量大,水运繁忙。(4)R1河流中下游发展水稻种植业、亚热带经济作物,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条件便利。13.(18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来源:新华网)。甲图为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信息。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称为熔岩堰塞湖.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因本次大地震前后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堰塞湖一共有34处.无人飞机传输回的灾区视频以及拍摄的堰塞湖高清晰照片为专家制定合理救灾策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三3S集成是指三种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主要依靠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依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时间、空间和属性系统处理和分析手段。RS数据可以迅速地进入GIS分析处理系统,使我们可以动态地分析地表某类现象的变化。来自GPS接收机精确的位置信息可以帮助航空像片的几何校正和镶嵌,保证了RS数据及地面同步监测数据获取的动态配准,使它们动态进入GIS数据库。乙图为一张我国的超图软件提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救灾辅助分析信息系统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图.(1)本次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结构圈层是(2分)A.地核B.下地幔C.岩石圈D.软流层(2)简述5.12汶川地震后,堰塞湖形成过程及其构成的威胁.(3分)(3)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3分)(4)我国的超图软件提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抗震救灾辅助分析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什么重要作用?(5分)(5)震中汶川地区的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居民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感到作用摇晃;人类可以利用地震波对地球(月球、火星等)内部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行探索(或者找矿)。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和地震波应用相关知识,涉及地区内部结构、地质灾害产生原因、次生灾害---堰塞湖形成与危害、地理信息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要求考生应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可知本次地震震深为19千米,虽然大于了地区的平均厚度17千米,但“山有根”,地处青藏高原附近地区厚度较大,应为岩石圈;材料对堰塞湖形成作了解释,进行小结形成过程即可。构成的威胁主要是次生堰塞湖决口产生的洪涝灾害;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活动加以分析;在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巨大作用的前提下,结合3S技术在地震灾害的救援中发挥巨大作用加以分析;理解地震波(S、P波)传播速度变化特点,地震波在通过介质不同而发生速度变化,根据这一原理加以应用。答案:(1)C(2)地震导致大量山体滑坡,堵塞河道,河水在上游大量蓄积而成为堰塞湖。如果遇上持续性降水天气,湖水水位会不断上涨,再加上余震不断发生,极有可能垮塌导致洪水泛滥,大量水会淹没下游城镇聚落、农田和工厂,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加重灾情。(3)我国西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地壳比较活跃,岩体多断裂发育;地形崎岖,落差较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而且降水量较大;植被破坏严重。(4)为救援部队在地震灾区提供了以空间数据位基础的多方面信息支持。通过对地震专题显示、救灾信息管理、救援信息管理、救援线路分析等,使救援部队指战员能够快速了解灾区城市、村庄、道路的空间位置,以及灾区受灾人口分布、受灾情况,制定救援计划等,能够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减少灾情。(合理即可给分)
本文标题:201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解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9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