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1北京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一语文2016.4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共18分,每题3分)青衣是京剧中的重要行当。《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大登殿》中的王宝钏、《锁麟囊》中的薛湘灵……她们温良谨顺,支撑着岁月中【甲】(平淡/平凡)的日子。青衣是①,更是②;青衣不是③,而是④。青衣的脸上是凡尘女子的表情,有烟火气,有人情味儿。无论生计多么艰辛,她们总是以女子的A(róurèn)和聪慧,让人觉得世间的岁月水远山长,【乙】(意趣/趣味)无限,B(xījì)无限。然而艰辛毕竟是苦,青衣的苦,是出嫁离家的苦,是生儿育女的苦,是没米少柴的苦,是红颜渐凋的苦……是千百年来女子心底的苦。所以最【丙】(怜惜/疼惜)青衣的,恰恰是女人自己。青衣在舞台上轻移莲步,浅笑低颦,只不过带上了()【顾影自怜/茕茕孑立】的苦涩意味。她们的戏,一半儿演给观众看,一半儿演给自己看。人间很多的女人,历经岁月之后,都会成为青衣;很多的男人,阅尽红尘以后,都会爱上青衣。青衣最后的归宿,就在这些了解到人世C(cānɡsānɡ)的人们的心里。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A:B:C: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词语,前后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女子的形②女子的魂③民间女子④天上的仙子B.①女子的魂②女子的形③民间女子④天上的仙子C.①女子的形②女子的魂③天上的仙子④民间女子D.①女子的魂②女子的形③天上的仙子④民间女子3.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平凡趣味疼惜B.平淡意趣怜惜C.平淡趣味怜惜D.平凡意趣疼惜4.根据语段内容,在括号中选填的成语及选择的理由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选择“顾影自怜”。理由: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用在句中,表现了青衣非常了解自己的苦楚,因而在表演给观众看的同时,生发出对自己的怜惜之情。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1B.选择“茕茕孑立”。理由: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形容无依无靠。用在句中,既体现了青衣在生活中只能独立支撑家庭,也表现了她们因无人理解而感到孤独落寞。C.选择“顾影自怜”。理由:顾影自怜,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怜惜自己。用在句中,表现了青衣虽然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艰辛,但依然能坚强自立,体现出青衣善良的一面。D.选择“茕茕孑立”。理由: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形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孤傲。用在句中,表现了尽管只能支撑平淡的日子,但青衣依然可以为自己的价值而骄傲。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然而艰辛毕竟是苦,青衣的苦,是出嫁离家的苦,是生儿育女的苦,是没米少柴的苦,是红颜渐凋的苦……A.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B.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器一样地飞跑!C.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如同一幅垂帘。D.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是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陆游号放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多产诗人,其诗风雄浑,而词风哀婉,因此他与李清照一起被视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C.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温庭筠、韦庄是唐代词人的杰出代表,五代时期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的词编辑为《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D.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朴素平易而意境深远,其诗内容多以歌咏田园风光为主,被称为田园诗。南朝谢灵运的诗作多以描绘山水为主,他的创作和陶渊明一样有脱略世事、放逸高蹈的一面。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陶谢”。二.课内阅读,完成7—10题(共12分,每题3分)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屡试不爽.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1B.凌.余阵兮躐余行终刚强兮不可凌.C.桃李罗.堂前星罗.棋布D.援.玉枹兮击鸣鼓孤立无援.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是()(3分)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操吴戈兮被犀甲C.胡瞻尔庭有县貆兮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9.下列各项中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卫风·氓》运用了回忆倒叙的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遭遗弃的不幸命运,表现了她怨恨、痛苦、懊悔、决绝的情感和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愿望。B.《国殇》通过对激烈残酷战争场景的描述,高度赞颂了为国捐躯的楚军将士们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勇敢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牺牲将士们的崇高敬意和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国殇》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C.《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描写思妇与游子的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流露出的是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和不能实现的喟叹,表达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D.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前两句,大漠风尘,红旗半卷,描写了唐军乘夜色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威。10.下列各项中对于诗歌的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借描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来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B.王维的《鹿柴》诗中的前两句,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山的空寂,寂寥静谧,万籁俱寂,空谷传响,愈见其空。C.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开头创造性地运用叠字,从动作神态、环境感受、心境意绪和生活场景等几个方面抒写作者凄惨心情,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D.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词上阕描写角度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西下的夕阳等,抓住典型景物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1大处落笔,境界开阔。三11.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文章结尾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总角之宴,”,和恋爱时的盟誓“,不思其反。”(《诗经·氓》)(2)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屈原《国殇》)(3)东风恶,欢情薄,,。(陆游《钗头凤》)(4)“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5),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声声慢》)四.微写作(10分)12.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学习生活中,我们曾经在许多场合接触过朗诵。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朗诵活动中的某一特定场景,写一段描写性文字。②近日,有媒体呼吁“别被微信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请对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③竹、菊、柳、莲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请任选其中的一个,展开联想想象,写一段抒情文字(可以写诗歌)。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4分)。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1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事:侍奉B.今智伯知.我知:知道C.襄子必近幸.子幸:宠爱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数:责备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赵襄子极怨恨智伯,把他的头砍下来,用漆漆好,做成酒壶。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6/11B.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豫让又以漆涂身,使之如患癞病,吞炭伤喉,使声音变得嘶哑。C.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智伯(现在)也已经死了,你却为什么单单这么卖力地为智伯报仇呢?D.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到了智伯那里,国士礼遇我,所以我要报答国士。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赵、韩、魏三家合谋灭了智伯,并瓜分了他的土地,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心为他复仇。B.豫让第一次复仇即失败,赵襄子却释放了他,是因为有愧于自己杀掉智伯并将智伯的头做成饮器。C.朋友建议豫让假意臣服赵襄子,借机接近襄子达到报仇的目的,豫让因不愿怀二心以事君而拒绝了这种方式。D.豫让第二次复仇又失败了,最终以击打赵襄子所穿衣服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竭力报效智伯的忠义,死而无憾。16.请用斜线(/)给上文画曲线部分断句。(5分)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完成17-19题。(共12分)秋夜独坐(节选)夜深唐王维宋周弼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7.下列选项中,对两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秋夜独坐》描绘了秋天雨夜、寂静无人,诗人独坐在空堂苦苦思索的情景。B.《秋夜独坐》中的三、四句是虚写,作者从雨声想到山中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听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鸣叫。C.《夜深》描写诗人雪夜读书的情景。题目用“夜深”意在写读至夜深时分,周围环境给予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从侧面表现了专心夜读的意趣。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7/11D.《夜读》中的一二两句,首先从室内氛围写起,然后点出读书人。“虚堂”、“人静”、“不闻更”,都是“独坐书床对夜灯”的读书人的感觉。18.两
本文标题:北京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7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