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德州市宁津一中2017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第1页(共42页)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第2页(共42页)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第3页(共42页)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冯骥才访谈录高晓春高晓春:近十年来,您一直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您也曾在两会上提出一个方案,不加紧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犯罪,这个问题得到了与会委员的积极响应。您为什么要把抢救像少数民族文化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到这样一个高度?冯骥才:2003年,我们就开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这些年里,我奔波于像东北的满族,云南的白族纳西族,贵州的苗族侗族等县镇,发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比汉族的流失更快得多。因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因素,少数民族生活在有特色而迷人的民族文化里,基本上不受外来事物的冲击。这些年来,公路修好了,电视信号进去了,再加上年轻人进城打工,过年回家时,带回王菲的唱片、花花绿绿的时尚化妆品,给兄弟姐妹们看,大家很是羡慕。对于未来文化,他们充满了渴望。比较富裕的地区,人民开始拆掉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盖上了小洋楼,甚至有的民族不再说自己的语言,他们的那些长诗或大歌,已不再对下一代唱,而是对游客唱了,他们的民族服装首饰也只是在游客面前穿戴……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法国女子在贵阳生活了六年。他花了很多的钱买回一些苗族妇女古老精美的民族服装和灿烂的首饰,运回法国。我国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些东西很容易就被运出去了。一个外国学者曾对我说:15年后你们要看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就到我们这儿来看,因为中国已经没有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高晓春: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与汉民族文化的流失,比较起来,有着很大的不同。第4页(共42页)冯骥才:对,一个对文化没有兴趣的普通人,你问他:李白是谁,齐白石是谁,梅兰芳是谁,他都是知道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历史上看,汉民族又无数的精英人物,还有无数经典的积累。而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甚至连文字都没有,他们只有语言,不论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还是手艺绝活,留存下来的大多是靠口口相传,只要中断了,就彻底消失了。与我们一样,他们住小洋楼,出门开车,生活是改善了,但他们的民族没了,文化没了。比如鄂伦春族,随着最后一个鄂伦春人从狩猎区搬到农业耕作区,富有鄂伦春民族特色的狩猎文化实际上已不存在了。高晓春:的确,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没有清醒自觉的文化意识,在时代转型中,我们没能把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脉络顺理成章地和现代生活融接上。冯骥才:我曾写过一本小说叫《感谢生活》,说一个艺术家在落难时,跟民间文化艺术紧紧联在一起﹣﹣他放假时就到穷乡僻壤去,去做剪纸的老太太家学习那些民间的东西,民间是融入了特别炙热、单纯而可爱的情感的,我把她叫做民间的情感。民间的文化充沛的生活的元气,充满了原始的人文精神,而且她是那样饱满雄厚、博大单纯,是那样的美,使得在你眼里,好莱坞之类都是俗的,你能说这不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情结吗?高晓春:不是都这样说吗,有钱容易有文化难,那么,要使一个人有文化情感就更难了。冯骥才: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正处于这么一个历史时期,如果我们不站起来捍卫自己祖国的文化的话,她就会丢失。这些年来,国外五彩缤纷的东西涌入国门,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中国文化太陈腐了。于是开始了对自己文化的反思,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文化变得越来越粗糙了。回过头来看看最近的几百年吧,世界列强打入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我认为受冲击最厉害的就是文化了。然而,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却很少有人对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比较精致的梳理。尤其是“文革”后期,历史文化几乎成了一个空架子。不巧的是,西方的彩电、冰箱、麦当劳进来了,他们是那么新鲜。之后是西方的哲学、美学、电影……我们的文化几乎被拆散了。更不巧的是,我们的文化市场确要由卖方来挑选卖点,什么好卖就卖什么,关于古代妓女或太监的书好卖,好吧,都拿来卖吧,而是谁第5页(共42页)有能来整理一下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高晓春:我们坐飞机,开“奔驰”,进入WTO,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快速融入世界,就像是汽车突然加速……冯骥才:车子开得太快了,什么东西能让他平稳呢?那只能是一个由文化凝成的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如果这个文化还处于松散的状态,那么,就很容易在国际化背景下失去自己,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凝聚力。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呼吁重视文化应该有当年鲁迅呼吁中国教育的那种精神。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的那一年,我写了一本书叫《敦煌痛史》,敦煌莫高窟的门户被盗走了,是那样令人痛心。当时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罗振玉、陈寅恪、刘半农等,他们到法国国立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把那些被盗走了的藏书用毛笔抄下来,他们吃便宜的面包,住便宜的小旅馆,为的是省下一些钱抄录更多的文字运回国内去。而在大漠深处的敦煌,张大千去了,常书鸿去了,去拯救中国的古文化。中国文化保护的历史便是从那儿开始的。如果说境界,这才是最高尚的文化人的境界,因为这不是追求现实功利的人能做到的。我们民族的文化太深了,太博大了,走进她,就像走进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一样,我愿穷尽一生沿着一条线路走,我渴望走到她的腹地,走入她的中心。(《有理想就有疼痛: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访谈录》,有删改)相关链接:冯骥才,浙江宁波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被译成英、法、德等十余种文字,其中《俗世奇人》《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他还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少数民族不再说民族语言,不唱民族长诗或大歌,甚至平时很少穿民族服装首饰,是因为少数民族对外来文化的渴望,这也是冯骥才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动机之一。B.在冯骥才看来,少数民族的流失与汉民族文化的流失相比,不同的是,许多第6页(共42页)少数民族只有语言甚至没有文字,流传文化大多依靠口口相传,难以形成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C.小说《感谢生活》叙述了以作者为原型的一位艺术家落难时深入民间,学习民间文化艺术的故事,融入了冯骥才对充沛的生活元气、充满原始人文精神的民间文化的深沉热爱。D.冯骥才所说的一个有文化情感的人与一个具有最高境界的文化人有着本质区别,冯骥才更为推崇后者,因为他们对待中国文化保护没有功利心,拥有像鲁迅呼吁中国教育的精神。E.冯骥才记载罗振玉、陈寅恪等知识分子在国外抄录被盗的经书,张大千、常书鸿前往敦煌这些拯救中国古文化的事迹,表达了他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对当今文化现状的忧虑。(2)促成冯骥才呼吁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访谈录是常见的文体,请结合本文,简要谈谈访谈录的特征。(4)冯骥才认为应当如何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模仿得像一点,作品就伟大一点,文学是如此,绘画亦如此,推而至于音乐,舞蹈,也无一不如此”等话来。这句话,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第7页(共42页)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仅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或风、雷、雨、雪的突变,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ƒ我们人类,大家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
本文标题:山东德州市宁津一中2017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9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