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高平一中高二月考语文试卷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1高二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大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节选自《中国文史百科总序》,有删改)1.以下不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一项是()A.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B.中国知识分子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C.孟子强调“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D.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2.以下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B.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C.尽管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D.所谓“和”,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创新的源泉,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13.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孟观念中的“天”是个模糊概念,它仅指神。“天”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宋明理学阶段确立的。B.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思想相当淡薄,这与孔子始终强调“人”及儒教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有密切关系。C.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这是不恰当的。D.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做事讲和谐,即用正确意见去纠正错误意见,达到恰到好处,而不人云亦云,盲目服从。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②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节选自《明史·归有光传》)【注释】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②刺刺:多言的样子。③击断,即争执。④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B.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C.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D.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B.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C.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D.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1举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贬谪。C.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世贞还是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D.归有光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2)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枻①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藩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注]①木兰之枻,辛夷木做成的船桨。木兰跟后面沙棠一样都是珍贵的木材。(1)“兴酣落笔摇五岳”一句中“摇”字用得很好,请赏析。(5分)(2)本诗表现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的空缺部分(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________,________。(《渔夫》)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砍头、杀头……何有才夏日的余辉洒在翠绿的山坡上,远处的村庄已是炊烟袅袅,牛儿和墩儿正赶着牛走在回家的山道上。“墩儿,下学期我要到县城读书去了。”“咋的呢?”牛儿说:“我爹说吴老师普通话不准,老说‘穿汤话’,怕误了我的前程,叫我转学,你和我一起走吗?”“这,我得问问我爹。”墩儿答。第二天早上,墩儿显得很忧伤,他说:“我爹说你爸是村长送得起,我妈还躺在床上生病,要我在本地发展。”上学的路上,两个娃再没说一句话。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1初秋,牛儿和墩儿坐在县城东南火车站对面的小山坡上,孩子们的正前方,一列火车正冒着白烟,铁轨闪着青灰色的光。“墩儿,我拉你城里,其实是让你也看看这火车。”墩儿拍了一下牛儿的肩头,乐咪了眼说:“我晓得。牛儿,这火车行驶的声音,我觉得咋像砍头、杀头、砍头、杀头呢?”牛儿细心地听了一会儿说:“咳!还真像,你真会形容。”两个娃越捉摸越觉得乐,你拍一下我的屁股,我戳一下你的腋窝,“咯咯……”地笑着、搂着滚下了坡……一天,山村的教室里,同学们表情严肃地听吴老师读报,报上讲,一列火车运送救灾粮去灾区,救命粮层层分发后,有的地方,农民却没有得到一颗粮,……不少官被撤了职,进了监。吴老师的普通话虽不标准,但极富感情,小伙伴们受到了感染,一个个小拳头握得紧紧的。不知有谁冒出一句:“我没坐过火车,火车像黄牛那样叫吗?”同学们哈哈大笑。“有哪个见过火车,能描述一下吗?”吴老师脸露微笑地问。只见墩儿倏地站起,昂着头说:“我见过,火车像条龙,它启步由慢到快,轰鸣声真特别,砍头、杀头、砍头、杀头……叫个不停。”孩子们听了既新奇,又羡慕,小脑袋直点。“不要笑,墩儿说得很形象,这是火车在提醒人们,哪个人敢坑农、害农,是要犯杀头之罪的……。”吴老师说着,亲切地走到墩儿面前,摸摸他的头。小伙伴为墩儿的精彩回答鼓起掌。又一天,县城火车站,严老师班上的同学在站台上听站长讲安全,站长叫小学生放学过铁道要遵守交通规则,要留心列车。牛儿举手发言:“我们晓得,火车时吼着要砍头、杀头、砍头、杀头的,不当心,当然会掉脑壳的。”同学们笑个不停。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西装毕挺,留着分头的严老师先总结活动,后提高嗓门说:“……语言要规范,火车声只会是吭哧、吭哧、咔嚓、咔嚓、轰隆、轰隆……咋会是砍头、杀头呢?”严老师甩了一下散在前额上的亮发,略带磁性的嗓音中透出严厉:“动不动就砍头、杀头,哪有那么多要杀头的,不晓得想些啥?”牛儿眼里泪花直闪,羞愧得低下了头。“现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没听说过吗?只要能挣钱,撑不死胆大的,只会饿死胆小的……有了文化,就会把知识变成钱,有了钱你就能穿皮鞋,不穿草鞋,家里就会有电视机、洗衣机,……你们要一门心思搞好学习,长大才有作为,今后出去,用不好的词就不要乱用,懂吗?”牛儿一张脸胀得通红,似懂非懂。二十多年后,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乔墩(墩儿)在一次山体滑坡大营救中,为了救出最后一个农民兄弟,不幸被崩塌的山体掩埋,当地人为乔县长塑了一尊雕像……。数年后,市交通局长熊牛(牛儿)在工程发包过程中受贿数额过大,东窗事发被投进了监狱。(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1A.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乡村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淳朴,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特定的环境,也告诉我们在农村大有作为。B.牛儿的爹认为吴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怕误了牛儿的前程,叫他转到城里去上学,可见牛儿的爹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C.“上学路上,两个娃再没说一句话”是因为墩儿说的他爹的一句话,暗含了牛儿的爸爸是贪官的意思,惹恼了牛儿。D.二十多年后墩儿和牛儿的不同结局很难说和二十年前的事情有必然的联系,这二十年的事又没有交代,因此这篇小说很不成功。E.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墩儿和牛儿的对比,吴老师和严老师的对比,墩儿的同学和牛儿的同学的对比等等,深化了小说的主旨。(2)“不知有谁冒出一句:‘我没坐过火车,火车像黄牛那样叫吗?’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①小伙伴们受到了感染,一个个小拳头握得紧紧的。②牛儿的眼里泪花直闪,羞愧地
本文标题:山西高平一中高二月考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9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