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抚宁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5抚宁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单项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准考证号、试卷类型和科目涂黑。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元杂剧的形成与兴盛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斗争,要求有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而构成戏曲艺术的各种因素到这时已经过长期的酝酿而融为一体。这样,元杂剧就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我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在元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文人也发生分化。特别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生活水平跟着下降。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和人民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5结合,组成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为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晋南地区现存的舞台、壁画便是很好的证明。节日、庙会是农村的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这样就保持了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此外,元朝的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密切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研究者将元杂剧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其分界线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在此之前为元杂剧发展的前期,在此之后为元杂剧发展的后期。前期的元杂剧,是全盛时期,以大都为中心。这一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著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杨显之、纪君祥、康进之、李好古、郑廷玉等。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张生煮海》《潇湘夜雨》《赵氏孤儿》《看钱奴》等。前期作品反映了元代被压迫人民的愿望,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元代的“权豪势要”,提出了元代社会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前期杂剧还塑造了一系列敢于反抗民族压迫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杨家将、岳家军等英雄人物,寄托了作家的民族情感。另外,前期的元杂剧还有一大批爱情剧,这些剧作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婚恋观,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的普遍愿望,又写了一大批有关娼妓、家庭问题的作品,表达了作家对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关注、同情和赞扬。前期元杂剧还有众多表达故国之思和宣扬神道观念的作品,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作家对现实的态度和精神世界。后期作品由于作家离亡国时间较长,社会相对安定,作品对社会干预批判的力度大大地削弱,许多作家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作品说教因素增加,爱情剧作多写儿女缠绵之情,增加了伦理道德色彩。许多文人创作只是模仿前人,照谱填词,所写多为案头之曲,难以演出。后期杂剧在艺术上没有多大的发展,作品或追求语言的华丽典雅,或沿袭前人的旧套,特别是杂剧在南方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方言的限制,失去了地利,因而衰落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51.下列对元杂剧形成及兴盛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金灭北宋、元灭金,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蒙古贵族的过程中,需要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来表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元杂剧正符合这一需要。B.元初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仕进道路缩小,且大多受到残酷的迫害,促使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这一合作推进了元杂剧的兴盛。C.元杂剧表演在当时南北各大城市十分繁盛,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比如节日、庙会,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D.元朝疆域辽阔,交通发达,促进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北方各民族乐曲的传播促进了元杂剧的兴盛。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元杂剧有两大直接源头——金院本和诸宫调,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它的形成是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的结果。B.宋金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因为出现了伎艺汇集的勾栏瓦肆,所以出现了符合统治阶级和广大市民不同层次的文化要求的演出。C.元代部分文人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这也是元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D.元杂剧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又有歌颂英雄人物的,还有反映广大青年男女普遍愿望的爱情剧等,种类较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它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民间传唱的故事,并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与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有着本质的区别。B.元杂剧前期作品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揭露了作家创作比较社会的黑暗,并把矛头指向“权豪势要”,可见元代思想文化统治比较宽松,作家创作比较自由。C.一般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历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为分界线,前期是元杂剧发展的全盛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D.元杂剧的形成与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文人的生存状况、城市的发展、民族间的来往都密不可分,可见元杂剧只是时代的产物。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师立者,宋州虞城人也。初为王世充将军,亲遇甚密。洛阳平,当诛,太.宗.惜其才,特免之,为左亲卫..。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5自宵达曙。其后师立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超拜左卫率。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顾己循躬,实逾涯分,臣是何人,辄敢言反!”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延入卧内慰之。罗艺之反也,长安人情骚动,以师立检校右武候大将军以备非常。及艺平,宪司穷究党与,师立坐与交通,遂除名。又以藩.邸之旧,寻检校岐州都督。师立上书请讨吐谷浑,书奏未报,便遣使间其部落,谕以利害,多有降附。列其地为开、桥二州。又有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先附吐谷浑,负险自固,师立亦遣人为陈利害,赤辞遂率其种落内属。太宗甚嘉之,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后师立以母忧当去职,父老上表请留,诏不许赴哀,复令居任。时河西党项破刃氏常为边患,又阻新附,师立总兵击之。军未至,破刃氏大惧,遁于山谷,师立追之,至真山而还。又战吐谷浑于小莫门川,击破之,多所虏获。寻迁始州刺史。十四年卒,谥曰肃。(选自《旧唐书·刘师立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B.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C.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D.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帝王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从汉朝开始,开国帝王庙号通常为“太宗”。B.“亲卫”,皇帝的侍卫官,隋朝时始置,唐朝沿置。文中的刘师立曾担任太宗的左亲卫。C.“品”,可用于指古代官吏的等级。“九品制”始于魏晋时期,官阶以一品为最高。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5D.“藩”,是地位介于地方长官与独立君主之间的统治者,他们一般都有独特而尊贵的名衔。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师立颇有才干,受到赏识。唐太宗曾因爱惜他的才干而赦免他的死罪,并授予官职,后来,还让他参与谋划夺取权位之事。B.刘师立被人诬陷,遭受责罚。罗艺反叛朝廷被平定后,有人到司法部门,诬告刘师立是罗艺的同党,刘师立获罪被免去官职。C.刘师立任职一方,受民爱戴。刘师立任检校岐州都督时,努力安定边境;母亲去世,他本该离任奔丧,百姓上表请求让他留任。D.刘师立屡次建功,获得提拔。他参与诛杀李建成,被破格提升为左卫率;他追击党项破刃氏,击败吐谷浑,不久升任始州刺史。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延入卧内慰之。(2)书奏未报,便遣使间其部落,谕以利害,多有降附。(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梅王炎淡淡疏疏不惹尘①。暗香一点静中闻。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疑浅笑,又轻颦。虽然无语意相亲。老来尚可花边饮,惆怅相携失玉人②。【注】①淡淡疏疏不惹尘:化用陆游《雪中寻梅》“幽香淡淡影疏疏”句。②玉人:这里指梅花。8.上片中“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两句写梅可谓奇巧。请简要分析其奇巧之处。(5分)9.下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2)“,”是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故事的两句诗,为作品增添了浪漫气息和神奇色彩。(3)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6/15“,。”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肥胖症患者安比的“型狗”之路〔美〕詹姆斯·赫里欧/著庞启帆/译我在街上遇到了安比和它的女主人墨菲太太。安比的样子吓了我一大跳。一个星期不见,它又胖多了,吐着舌头,气喘吁吁地跟在女主人后面。看到我,墨菲太太说:“赫里欧先生,见到您真是太好了。您看安比,一点精神也没有。”“呃……那您按照我的建议减了它的甜食吗?”“哦,减了点儿,可是您看,它这么虚弱,我怎么忍心不给它吃?”我笑了笑,这么个吃法,小狗能不胖吗?“您让它多活动了吗?”“哦,您看,它经常跟我一起散步。”我用严肃的语气说道:“墨菲太太,如果您再不狠下心来给它节食,再不让它多运动,它可就真要生病了。”墨菲太太尴尬地笑了笑,“赫里欧先生,您是医生,您的建议
本文标题:抚宁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0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