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袁忠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39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偌.(ruò)大诺.(nuò)言犄.(jī)角掎.(jī)角之势B、屏.(bìng)除摒.(bǐng)除缥.(piāo)缈剽.(biāo)悍勇猛C、佝.(gōu)偻勾.(gòu)当喘.(chuǎn)息飞流急湍.(tuān)D、谄.(chán)媚谗.(chán)言矩.(jù)形前倨.(jù)后恭2、下列各句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脉搏津梁融汇贯通销声匿迹B、陷阱沉湎振聋发聩无稽之谈C、抉别频烦势不两立刎颈之交D、辨别诛连层峦叠嶂礼上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个人如果于过去的光辉业绩,那么“今天”就会一声不响地从他身边溜过。②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出了纠纷,权益受到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③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工作上的许多困难,今后的困难也同样能够克服。A.沉湎伤害既然/那么B.满足损害既然/那么C.满足伤害如果/那么D.沉湎损害如果/那么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新课程标准实验方案出台后,不少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理念还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对课改认识不足,甚至格格不入....。B.人体炸弹或许威力不大,但以牺牲肉体为代价的做法却极其残忍,就恐怖手段而言,恐怕无出其右....了。C.一些学校将奥数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些家长亦.步亦趋...,送孩子上奥数班,以增加上重点中学的几率。D.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姚明去美国打球可能是件大事,可对于美国篮球巨星来说,他也许只是个不足齿数....的小人物。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姚明入选西部全明星阵容的首发中锋,使中国球员第一次得以在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赛场上。B、我国正在研究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C.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D.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6、下面这一段对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画线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A.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C.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D.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传统工业经济是一种线性经济,经济系统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它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传统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将经济系统假定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即与周围的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循环经济理论则将经济系统作为更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总是从生态系统中吸收着可用的物质和能量,并向生态系统抛出尽可能少的不可用的废物和垃圾。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考虑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基于以下的假设: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一前提假设在经济系统相对于生态系统较小时,即世界是一个“空的世界”时尚能满足,但在经济系统快速增长,世界逐渐从“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后,这一假设就很难满足了。而循环经济的理论假设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目前的经济系统已经很大,在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没有开发的地区,也很难找到经济系统没有触及的角落,人类占有世界所有光合作用产物的比例已经超过了35%,占有陆地光合作用产物的比例也已超过了50%,世界的确变“满”了;而传统的科技进步又不能从方向上解决由于经济系统规模扩大所产生的危机。循环经济理论有深远的意义。首先,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无限的,现在用来衡量经济系统发展规模的GNP也不可能无穷增大。不管是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都存在着最佳规模。其次,循环经济理论使我们重新思考发展问题。传统发展观只单纯以GNP的扩大为经济增长的计量,而忽视了物质和能源消耗量的过量扩大。新的发展观以人的效用提高为目的,注重经济系统质的无限改进,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物质消耗和能量使用尽可能少的基础上,最后,循环经济理论关心的稀缺性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本是无穷的,稀缺的是人造资本,河里的鱼是无穷的,缺少的是渔船;而在现实的经济系统里,渔船已经不再稀缺,稀缺的是河里的鱼了。过去劳动力是稀缺的,所以提倡劳动生产率,而现在资源和能源是稀缺的,我们就应当用资源和能源生产率代替劳动生产率。不是让劳动吸收更多的物质和能源,而是相反,让物质和能源吸收更多的劳动。7.下面有关“循环经济”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循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循环经济的活动流程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B.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循环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和能源全都能够不断再生循环使用。C.循环经济对物质的使用采用闭环流动的方式,它的理论假设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合理利用能达到无限。D.传统的科技进步不能从方向上解决由于经济系统规模扩大而产生的能源危机,而循环经济却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8.对传统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别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循环经济理论则将经济系统视为更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B.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系统与周围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循环经济理论则认为物质和能量能循环,并且能得到合理利用。C.传统经济理论假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无限的,自然资本是无穷的,而循环经济理论则认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世界是一个“满的世界”。D.传统经济理论只重视经济增长的扩大,忽视了物质和能源消耗量的扩大,而循环经济理论以人的效用提高为目标,让劳动吸收更多的物质和能源。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线性经济来说,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产生污染物是必然的。所以要控制治理污染,就应该从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机制入手,变线性经济为循环经济。B.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只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就能解决这些问题。C.虽然现在的世界的确变“满”了,但是,只要确立以人的效用提高为目的的发展观,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十分广阔的。D.在现实的经济系统里,人造资本已经不再稀缺,稀缺的是自然资本,所以,投资的主要方向应该是自然资本而不是人造资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循吏列传(节录)(序)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预贾①。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②,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石奢者,楚昭王相也。竖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节录自《史记·列传五十九》)注释:①不预贾,指临时评定货物贵贱,不豫先定高价。②尺籍,军队里士兵们的记功板,后指军籍。1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循吏..列传循吏:循循善诱的官吏B.政缓禁止..禁止:制止,不许可C.班白..不提挈班白:生病忧愁的人D.以高弟..为鲁相高弟:才华优异而品评的等次高,“弟”同“第”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法令所以..导民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B.以.嗜鱼,故不受也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相追之,乃.其父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子其.治事矣(公曰:)“吾其.还也。”12以下材料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侧面说明四位循吏“奉法循理”的一组是()①吏无奸邪,盗贼不起;②百官自正;③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④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⑤门不夜关,道不拾遗;⑥(石奢)遂不受令,自刎而死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13.对原文有关内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担任楚相后,教化百姓,善于疏导,使上下和睦合作,社会风气良好。为发展经济,他还在秋冬农季节劝勉鼓励百姓上山采伐竹木,以便春夏趁溪流涨水时将竹木漂运出山。B.子产在郑国为相26年,政绩显著,很得民心。他死之时,青壮年都放声大哭,连老人们的儿女也都痛哭不已。C.公仪休喜欢吃鱼,但不接受他人馈送。很说得好,现在我做相能以俸禄买到鱼吃,如果受贿而免除职务,那谁还会给我送鱼呢?D.《史记》首次为“循吏”立传(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大都设“循吏”一目),寄托了作者提倡民主政治和执法爱民、反对吏治腐败的理想。第Ⅱ卷(111分)四、(21分)翻译下列句子(10分)14.将上段文言文材料(序)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2分)译文:(2)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2分)译文:15.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
本文标题: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2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