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宜春市2012届高三物理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练习试题
1宜春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考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i:28.S:32.Fe:56.Cu:64.Br:80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6B.5C.4D.315.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16.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A.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mF的结论B.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C.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D.根据mF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21mmF1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足够大,且直流电阻不可忽略,闭合开关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灯泡均能发光。现将开关S断开,这两个电路中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可能是()A.甲电路中灯泡将渐渐变暗PQABCD图乙LRES甲LRES乙2U0-U0uR/VB.甲电路中灯泡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C.乙电路中灯泡将渐渐变暗D.乙电路中灯泡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18.有一静电场,其电势随x坐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若将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电场中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m、4m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将沿x轴正方向一直向前运动B.粒子在P点与Q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粒子经过P点与Q点时,动能相等D.粒子经过P点与Q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功率相等19.如图所示,L1和L2为两条平行的虚线,L1上方和L2下方都是范围足够大,且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A、B两点都在L2上。带电粒子从A点以初速度v0与L2成30°角斜向右上方射出,经过偏转后正好过B点,经过B点时速度方向也斜向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初速度变大(方向不变),它仍能经过B点B.带电粒子经过B点时的速度一定跟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C.此带电粒子既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D.若将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初速度方向改为与L2成60°角斜向右上方,它将不能经过B点20.如图甲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2:1,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相连,副线圈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图示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图乙是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A.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tVuR50cos210B.图乙中100UVC.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tAi50cos22D.交变电源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tVu100sin22202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B.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C.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D.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024681020401220-40-)(V)(mmxBA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v。他们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物块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物块到达Q点的速度大小由速度传感器测得。为探究动能定理,本实验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根据实验所测数据,为了直观地通过图象得到实验结论,应绘制图象。23.(10分)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图1为电表的电路图。已知选用的电流表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10mA,当选择开关接3时为量程250V的电压表。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2所示,下排刻度均匀,C为上排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由于粗心上排刻度线对应数据没有标出。(1)若指针指在图2所示位置,选择开关接1时其读数为;选择开关接3时其读数为。(2)为了测该多用电表电阻档的电阻和表内电源的电动势,某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1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②将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电表指针指C处,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3,则C处刻度应为Ω。③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V。(保留2位有效数字)(3)调零后将电表红黑表笔与某一待测电阻相连,若指针指在图2所示位置,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保留2位有效数字)24.(13分)如图,半径R=0.4m的圆盘水平放置,绕竖直轴OO′匀速转动,在圆心O正上方h=0.8m高处固定一水平轨道PQ,转轴和水平轨道交于O′点。一质AAB123RR12图1图2Pn图3110100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1000hO′‘‘′OPQF圆盘轨道xA4MNPQBBabddCDIII量m=1kg的小车(可视为质点),在F=4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O′左侧x0=2m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当小车运动到O′点时,从小车上自由释放一小球,此时圆盘半径OA与x轴重合。规定经过O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小车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⑴若小球刚好落到A点,求小车运动到O′点的速度;⑵为使小球刚好落在A点,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为多大?⑶为使小球能落到圆盘上,求水平拉力F作用的距离范围。25.(18分)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0.5m的金属导轨MN和PQ,电阻不计,左端向上弯曲,其余水平,水平导轨左端有宽度为0.28m、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I,右端有另一磁场II,其宽度也为0.28m,但方向竖直向下,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均为1T。有两根质量均为0.1kg、电阻均为0.5Ω的金属棒a和b与导轨垂直放置,b棒置于磁场II中点C、D处,导轨除C、D两处(对应的距离极短)外其余均光滑,两处对棒可产生总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棒重力的0.5倍,a棒从弯曲导轨某处由静止释放。当只有一根棒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它速度的减小量与它在磁场中通过的距离成正比,即vx。求:(1)若a棒释放的高度大于h0,则a棒进入磁场I时会使b棒运动,判断b棒的运动方向并求出h0为多少?(2)若将a棒从高度小于h0的某处释放,使其以速度1.4m/s进入磁场I,结果a棒以0.7m/s的速度从磁场I中穿出,求在a棒穿过磁场I过程中通过b棒的电量q和两棒即将相碰时b棒上的电功率Pb为多少?(g取10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6分)若以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v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关系错误的有()A.mVNAB.vNAC.vNAD.ANm(2)(9分)某同学在研究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时,在实验室将一玻璃瓶开口向上竖直放入烧杯中的水里,缓慢加热到77℃后,用一个软木塞封住瓶口,当烧杯中水温缓慢降至42℃时,若想向上拔出软木塞,至少需要施加多大外力?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瓶口面积S=1.0×10-3m2,软木塞的重量G=0.50N。(软木塞与瓶口之间的摩擦不计)34.【物理-选修3-4]】(15分)(1)(6分)一质点以坐标原点为中心位置在y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从t=0时刻开始经过0.2s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则再经过0.3s时的波形图是下图中的()5(2)(9分)如图所示,AB为一直光导纤维,AB之间距离为s,使一光脉冲信号从光导纤维中间入射,射入的信号在光导纤维与空气的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由A点传输到B点作用时间为t。求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n。(设空气中的光速为c)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在气体放电管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能量为12.8eV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在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A.最多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能辐射出的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5跃迁到n=4能级时放出的D.能辐射出的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4跃迁到n=3能级时放出的(2)(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带有1/4光滑圆弧轨道的滑块,其质量为2m,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沿水平面滑上轨道,并能从轨道上端飞出,则:①小球从轨道上端飞出时,滑块的速度为多大?②小球从轨道左端离开滑块时,滑块的速度又为多大?OR2mmv062012理综模拟试卷物理参考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BDABDADCABCDC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物块初始位置到测速器的距离LL-v2【解析】物块在斜面上所受合力F不变,由0212mvFL得,222kvvFmL,可见本实验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物块初始位置到测速器的距离L,由于L与v2成正比,所以应绘制L-v2图象。23、(10分)(1)6.90mA(6.84~6.96mA都给分)(2分)173V(171~175V都给分)(2分)(2)150(2分)1.5(2分)(3)67(65~69都给分)(2分)24、(13分)解:(1)小球离开小车后,由于惯性,将以离开小车时的速度作平抛运动,小车运动到O点的速度v=1m/s(3分)(2)为使小球刚好落在A点,则小球下落的时间为圆盘转动周期的整数倍,有kkTt2,其中k=1,2,3,……即khgk522rad/s,其中k=1,2,3……(3分)(3)小
本文标题:江西省宜春市2012届高三物理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2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