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20182019学年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上学期陈州中学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共分为两卷6页。第Ⅰ卷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题,40分,满分100分。Ⅰ卷Ⅱ卷答案均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Ⅰ卷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三公九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A.创立皇帝制度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推行郡县制度D.开创君主专制制度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B.秦朝C.唐朝D.宋朝4、史书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书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书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5、“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柏拉图改革6、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缺乏对贵族权益的维护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利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罗马帝国的没落7、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的一次革命。材料做的“革命”是指()A.君主制在英国结束B.英王丧失行政大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8、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A.三权分立B.联邦制C.中央集权制D.两党制9、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宪法依据是()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B.宰相由议会选出并对议会负责C.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大权D.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10、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略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B.割占中国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D.抢占商品市场11、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资政新篇》12、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13、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他()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4、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15、“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来源:Z§xx§k.Com]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线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16、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C.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1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18、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了解到()A.无产阶级第一次尝试建立政权的教训B.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C.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的经验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成现实的伟大成就19、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A.十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C.巴黎公社革命D.二月革命2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来源:学科网ZXXK]B.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制定和烦布了改革开放以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2、1979年,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表明大陆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构想正式形成23、“中美双方结東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24、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25、《大国崛起》一书中说:“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下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C.美国的扶持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26、一本历史书在描述某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时,分别用了“别了,雅尔塔”“鼎足之势话西方”“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东方”等标题。由此推断,该时期的典型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C.俄罗斯走出低谷D.东西方关系的缓和27、《资治通鉴》载,唐肃宗时,“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副将高丽人李怀玉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土废立自此始。”这种状况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加剧了军营内部矛盾B.便利了异族控制军权C.开始了藩镇割据局面D.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8、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B.中朝、内阁、军机处C.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D.中朝、三司、尚书省29、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A.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C.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D.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30、有人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出于对袁世凯个人品质的不信任,仓促地用责任内阁制代替总统制,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这实质上反映了()A.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C.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性的矛盾D.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第Ⅱ卷[来源:学,科,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其中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政治上,诸侯、卿大夫有树立下一级君主,设置下一级政权机构并任命官吏的权力……在经济上,诸侯在向周王室缴纳一定贡赋,其他经济上的收入一律归诸侯国自己所有,周天子无权另行征调,即“天子不求私财”……诸侯国的军队,是在本国公、卿统帅下参加天子的军事行动,即所谓“元帅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这种军事行动一结束,诸侯国军队返归本国。材料二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1)上图反映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该制度下诸侯享有哪些权力?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制度出现什么变化?(6分)材料二宋代统治者将全国划分为若千路……首次在“路”这一高层政区设立多个互不统属的机构,常设机构主要有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可泛称为“监司”,它们掌管财政、司法、监察、民政等,事务共同治理州县。——摘编自王晓龙《宋代地方政府与中央关系考论》(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中央政府对“路”的管理方式。(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做的目的。(2分)32、中共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倒子。一一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1)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的完美的政治设计一一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确立和逐步完善这一体制以改造专制制度的史实。(6分)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八条:一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分)归纳提炼中国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规定。(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
本文标题:河南省20182019学年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2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