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李小云一、教材分析儿歌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童谣,许多同学也许早就积累了许多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儿歌。本课引导同学们将生活中喜爱的儿歌画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让同学们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想象力,按照儿歌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绘画,同时增强同学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对文字的感受融入绘画表现中。“拔萝卜”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容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大同小异的版本。课本选取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创始人特伟的年画作品《拔萝卜》,三幅画面像动画片一样,分别以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向人们诠释了“拔萝卜”的情景。六个身着中国特色服装的小孩子表情认真,使足了劲在一起“拔萝卜”,终于将又大又红的萝卜拔出来啦,一个个喜笑颜开,好不高兴。仔细欣赏,每个孩子在每幅画中的表情各异,形态不一,充分体现了孩子们“拔萝卜”时的快乐心情,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们不但能够感受到儿歌欢快的节奏,还能从生动有趣的画面中激发他们学习语言、进行绘画创作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除此之外,课本中配合儿歌选登了五幅分别用水溶性画笔、水粉颜料和油画棒创作的儿歌绘画作品。一方面通过不同的儿歌拓展学生视野,另一方面期望借此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媒材去辅助创作,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这五首儿歌分别是:《小蝌蚪》小蝌蚪,水里游,细细的尾巴,大大的头。《小瓢虫》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数数它有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拜年》黄鼠狼,黄鼠狼,十冬腊月拜年忙。拜年忙,拜哪个?去拜公鸡喔喔喔,去拜母鸡咯咯咯。不带年糕不带枣,带了牙齿和脚爪。《春天》春天到了暖洋洋,柳树穿上绿衣裳,草儿遍地长,花儿齐开放,农民伯伯春耕忙。《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本课和第9课《蜻蜓飞飞》、第10课《画出你的想象》、第15课《我和马儿在一起》、第16课《风来了》分别从观察、想象和联想等侧面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可以视为一个丰富“造型·表现”的小单元。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四、教学策略本课和第九课《蜻蜓飞飞》、第十五课《我和马儿在一起》、第十六课《风来了》分别从观察、想象和联想等侧面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可以视为一个丰富“造型表现”的小单元。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儿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丽。课本中选取了中国水墨动画创始人特伟的年画作品《拔萝卜》,三幅画面像动画片一样,分别以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向人们诠释了儿歌中“拔萝卜”的情景。学生不但能感受到儿歌欢快的节奏,还能从生动有趣的画面中激发他们学习语言、进行绘画创作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本课最突出的难点就是学生创作的童画既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本课的教学极具开放性,因此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儿歌的意境,有创意即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课前应该让学生收集一些儿歌,有些是他们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课堂上学生一起朗读,并想象其中的画面,接着再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促进他们想象力的提升。针对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通过学生喜欢的儿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直观的演示,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儿歌配画的方法步骤。本课的教学策略是:激趣──探究──演示──欣赏。在学习中采用以下思路:课前收集儿歌──课堂上交流儿歌──根据图画找儿歌——分析儿歌内容与图画的关系——根据儿歌进行想象创作──欣赏儿歌图画,学习创作方法──学生创作──展示评价。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孩子们,刚才你们一起交流了自己搜集的儿歌,你觉得儿歌怎么样?儿歌以简单通俗的语言,富有韵味的节奏感,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有一首儿歌,几十年吟诵至今,唱起来还是那么有意思。(播放歌曲)边做动作边唱起来。提示:注意观察,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看大家红扑扑的笑脸,把儿歌唱出来真是很快乐的体验。其实,这神奇的儿歌,还可以通过你的小巧手把它画出来呢!画完一看也会开心的手舞足蹈呢!今天,让我们来做小画家,让儿歌变成画。板书课题:儿歌变画二新授1探究方法刚才我们唱起来那么嗨的时候,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主人公干什么表情动作)画家王洪彦就把这样的场景画下来了(示图)哪里让你感到了有趣?(突出了萝卜的大,人物的表情动作,可爱小狗的加入,周围环境的点缀)板书:主要对象主要活动美术的形式不拘一格.看,画家特伟笔下,儿歌《拔萝卜》是这样的。(示图)每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画家用三幅画面表现了小朋友们齐心协力拔萝卜的情景。大红萝卜绿叶子,六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拔出了萝卜以后,露出了憨态天真的笑容,他们用不同的姿势表达着胜利的喜悦。画面人物动态丰富多彩,表情生动活泼,服装色彩艳丽,画面妙趣横生,充满童趣。副图完整再现了儿歌的内容,主要对象,主要活动,活灵活现。儿歌变画是很灵活的,可以详细,可以简单,也可以用比较夸张的方法,把主要对象和活动刻画清楚。2方法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用学到的知识欣赏几幅小伙伴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儿歌的。1.出示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1)一起读,想想,画面应该出现哪些对象?小老鼠们灯台油大黑猫(2请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些形象更生动更形象?请学生闭上眼睛,自己轻轻吟诵儿歌,并想象一下,眼前会出现怎样有意思的画面?(3)出示学生作品。评价。(4)总结儿歌配画要点:主体突出,色彩和谐,构图合理。2出示儿歌《咏鹅》(1)指名读。(2)让你画,会画什么?(3)出示作品,评价。小作者用白色油画棒在色纸上直接作画,用笔大胆肯定。鹅的形象栩栩如生,动态丰富,非常传神。三交流讨论课前大家交流了自己搜集的儿歌。你想为哪首儿歌配画?打算画些什么?交流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根据内容配画。画面完整,主体突出,色彩和谐。五、展评作业评选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六、小结我们的祖辈,把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知识,用儿歌这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方式,一代代,口口相传,留给了我们。愿大家唱儿歌,画儿歌,把经典文化发扬光大。板书设计:11儿歌变画主要对象主要活动
本文标题:儿歌变画-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2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