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2016/1/25绝密△使用前第1页共5页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试题卷题号一、选择题二、综合题总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空4分,共48分)1、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5年8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人员损失共584267人,其中伤290467人,牺牲160603人,被俘45989人,失踪87208人。读下图(图1),下列表述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图1①图1没有包含1931年至1937年间的军人伤亡,也没有包含东北抗联的伤亡②人民军队紧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作战③许多人为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④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部队只牺牲了1位将领,而国民党部队却牺牲了100多位将领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2、“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B.民权主义C.发展实业D.实行社会救济5、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使文艺界出现了八大“样板戏”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6、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2016/1/25绝密△使用前第2页共5页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B.教育大革命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7、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方针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8、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9、下图所示名言中,“枷锁”的本质含义应是()A.宗教压迫B.君主专制C.法律制度D.自然理性10、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男女平等B.认为婚姻是一场闹剧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11、“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12、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米,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日寸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二、解答题(52分)13、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活与观念2016/1/25绝密△使用前第3页共5页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宋会要辑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梁录》卷十八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时代人物主要思想战国①_________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荀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南宋④_________“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分析其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6分)(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4分)2016/1/25绝密△使用前第4页共5页(3)根据所学,完善材料三的表格。(6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的基本主张。(4分)(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2分)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2分)(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6分)(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欧洲人文主义复兴和成熟的两个阶段。分别说明这两个阶段及其核心思想主张什么?(8分)2016/1/25绝密△使用前第5页共5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A5、C6、D7、A8、B9、B10、D11、A12、A二、综合题13、(1)历史现象: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联系: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10分)(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8分)(3)①孟子②以礼治国、“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③西汉④朱熹(6分)14、14、(1)德斯鸠主张分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4分)(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4分)(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破坏: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12分)(4)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理性判断,尊重科学);(8分)
本文标题: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3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