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邹城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泗水教育局翟胜民QQ35871870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全部涂在答题卡上。3.第Ⅱ卷(主观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4.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咋.呼/咋.舌训诂./怙.恶不悛披靡./靡.不有初B.河畔./绊.脚捕.捉/周公吐哺.公仆./前仆.后继C.薄.命/薄.饼为.难/为.虎作伥解.除/浑身解.数D.创.举/创.痕间.架/间.不容发冠.军/冠.冕堂皇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枯燥翔实佳茗睡眼惺忪B.摇曳温婉讥讪狼奔豕突C.游弋氤氲嬉闹废垣残瓦D.溃逃怅惘馨香气充霄汉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上海交大把发展校办企业作为振兴学校的重要策略,突破难点,形成了自我积累的________,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2)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3)连战说,他这次访问是自己离开大陆59年后首次踏足大陆,带有很多的感伤,不是千山隔阻,而是历史的。A.机制原型辛酸B.体制原形辛酸C.机制原形心酸D.体制原型心酸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联袂演出的小品《小崔说事》是继他们合作过的《实话实说》后又一部经典。全国人民在笑声中,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B.老太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如果上级领导干部将官位定价,通过卖官大发其财,必然导致上行下效....,官场风气大坏,使有才能会实干的干部心灰意懒。D.这个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出国考察后认为,由于国情不同,国外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企业的某些管理方法是不足为训....的准则。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人口增加,往往出现滥伐林木、盲目猎杀、超限采摘、过量捕捞等问题,造成多种生物物种濒危的严重后患。B.这里平均海拔5300米,高寒缺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被称为“人类生命禁区”。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D.赖斯12日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眼下没有使用武力遏制伊朗的核活动,但她指责伊朗重启核原料活动是对国际社会的危险挑衅。6.下面的句子,用加标点的方法不可以消除歧义的一项是()A.书店经理对送书的店员说“此套书送到后不要退回”。B.李经理同意挪用备用金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C.班长说“这个问题我去和班主任说好了”。D.王莉莉从操场走过来对我说:“我不喜欢她喜欢你。”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任先生的赠语意味深长。“无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改变客观事物的节奏。无为的境界,就是不违反万物自然发展的程式和机制,也就是不违反道理。老子说,圣人的学说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又说:“善行者,无达迹”。“无达迹”的行为,是使事物不留下伤痕的良好行为。“无为”就是“无达痕”。仔细检讨现在人类的许多行为(包括我们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于主观意志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和固有的规律,而给自然和人类自身带来越来越多的危害。后人把老子的“清静”与“无为”结合起来成“清静无为”,其意为不贪、不躁,便可达到无为的境界。“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有的概念。这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达很有关系。刘勰、司空图对此都有很高的见解。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谈论诗首先要善于“辨于味”,诗歌的“味”,并非酸义是酸,咸义是咸,而是要达到一种“咸酸之外”的“醇美”,或者说,是一种“味外之旨”。在同文中,他又用了一种相似的说法:“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音韵外之致耳。”所谓“不着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一字,尽得风流”,“超以象外,得其环力”。古人又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适,是文之真性灵也。”故林语堂云:“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淡无味,只有毫厘之差。”晋人的行草若断还连,似奇反正,以韵相胜,泊然无为而休气和平,意态超越而神明焕发。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画旨》中提倡“平淡天真,自然浑成”。人淡如水,水淡如云,云淡如风,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只有真正体会到“无为之为”和“无味之味”,你才能在人生和文学艺术上达到崇高的境界。“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此之谓也。7.下列分别对“无为之为”和“无味之味”的内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前者指老庄的哲学思想;后者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独有的概念。B.前者指“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不改变客观事物节奏,后者指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达有关的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C.前者指“无达迹”的行为;后者指文学的一种最高境界。D.前者指“清静无为”,即不贪、不躁;后者指一种“咸酸之外”的“醇美”,即“味外之旨”。8.对第二段“任先生的赠语意味深长”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著名的哲学家,任先生的赠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一哲学命题。B.作者引用了老子及古代的一些诗评诗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任先生赠言“意味深长”之所在。C.作者借“任先生的赠言”这一话题,谈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D.这句话在文中独立成段,既有强调作用,又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只有不违反万物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B.只有将“无为”和“清静”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类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C.晋人的行草如果断了还能相连,那么能够说明书法家达到了“大自然无为而休气和平”的境界。D.人类之所以达到了文学艺术上的崇高境界,是因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无为之为”。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王韶,宇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于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加以主昏于上,民惧于下,取乱侮亡,正在今日。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大悦,赐缣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一百匹。及平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赐口马杂畜以万计。迁内史中大夫。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邑二千户。转灵州刺史,加位大将军。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谘询,不致违于法度。韶尝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高祖闻而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帅师趣河阳,与大军会。既至寿阳,与高颖支度军机,无所壅滞。及克金陵,韶即镇焉。晋王广班师,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几岁余。征还,高祖谓公卿曰:“晋王以幼稚出藩,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于是进位柱国,赐奴婢三百口、绢五千段。开皇十一年,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解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臣昔在昏季,犹且用心,况逢明圣,敢不罄竭!但神化精微,非驽蹇所逮。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于畴昔,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上劳而遣之。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隋书•列传第二十七》)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王谢而罢.之罢:罢免B.帅师趣.河曰趣:赶赴C.韶辞谢.曰谢:告别D.非驽蹇所逮.逮:捉住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王韶“刚直”的一项是()①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②王甚惮之,每事谘询③韶既还,自锁而谏④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⑤柱石之望,唯在于公⑥驰驿入京,劳敝而卒A.①③B.②④C.①⑤D.③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韶年幼时气度高雅,人们认为他与众不同。随武帝征伐齐国时,王韶直言劝谏,武帝非常高兴,大大赏赐他。B.王韶在攻克金陵后,被留在城中负责防卫,处理晋王的后事。几年后回到京城,高祖高度赞扬王韶,封他为柱国。C.征伐陈国时,王韶任元帅府司马,与高颖一起指挥军队。高祖认为他辅助幼主有功,封柱国之位,赏给他财物一批。D.皇上幸临并州时,王韶请求辞官。皇上同意他的请求,并给予慰劳。一年多后王韶入京时劳顿而死,皇上深感痛惜。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2分)1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2分)译文:(2)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3分)译文:(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5分)译文: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塞下曲(其二)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与杜甫《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都写到了古战场,两相比较:(1)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共同之处?(2)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15.根据要求填写古代诗词名句。(6分)中秋节又称“月亮节”,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李白描绘了“,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城市都映着月光。杜甫描写的则是“星垂平野阔,”的美景。王维运用月亮的天然光,就像现代室内装饰艺术家运用灯光那么棒,“,清泉石上流”,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不是味道全没了吗?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三幅“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张九龄所描绘的壮丽的文字图画,也很使人动心,“,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渴望苦难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登上别号“小唐古拉”的桃儿九山,视线尽头就是东西走向的唐古拉大山脉了。那里雪封雾障、莽莽苍苍。在这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青藏公路上,面迎恒久的大自然,处于意识的直觉状态,可以尽兴体验强烈的沉雄力度,体验巨大的空间感受。多年来,弄不清楚藏北高原以怎样的魅力,打动了我,诱惑了我,感召着我,使我长久地投以高举远慕的向往和挚爱。此时此地,我才恍然悟出了这谜底:那打动我、诱惑我、感召我的魅力是苦难。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风干了。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
本文标题:邹城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6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