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金寨一中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5金寨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3×3'=9')心不厌细:《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红文/杨葵①一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在。②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③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历史大坐标中观察,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都还在考证、总结这一脉络的延续位置。我们这辈人的悲哀之一是创造力贫乏,也许只配来总个结、考个证。从这一点说,《舌尖》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④这是虚的层面。至于实的层面,要突出一个“细”字来讲。这与前边的虚谈仍然一脉相承——总结、考证,本来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⑤来说细的。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陶,甚至鉤瓷鉤壶,都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是时代特色之一。⑥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最近读过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看看目录就知道那时文人之清雅,到了多细的地步。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尺、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即时贴,没了。⑦《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眼耳鼻舌身,色香声味触,每一项往细处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心不厌细,只看你能走多远。⑧只求温饱的吃,那叫囫囵呑咽,连咀嚼都顾不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只是吃的意义之一,远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饮仅为解渴,如果是品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这些都不说了,单是入口之后,舌尖、舌面、上腭、两颊……无穷细致的美妙等你体会。⑨《舌尖》以其细,征服了平日里吞食牛饮的普通人。物质世界越浑浊不堪,人就对心灵世界的清净越渴盼,而吃之一项,由最物质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细节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5探掘,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在满足陈晓卿反对的那种大而无当的民族骄傲心理的同时,又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食色之欲,不红说不过去。⑩返回来再啰嗦几句——在眼耳鼻舌身的层面求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就是无谓之细。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个起点,如果只停留在舌尖,那真是连美食的门还没入。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入心的味道。(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不厌细”的前提是真苦之心,物质世界的浑浊也是往细处探掘的重要条件。B.“虚与实”是《舌尖》为什么红的文化成因,实的层面突出“细”字。C.一系列的细节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是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D.“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说事儿,不漫无边际,是一种务实的创作风格。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文房用具,如“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的清雅到了很细的地步。B.文章列举诸多事例,趣看中国人的吃和玩,语言看似轻松,却严肃地警醒人们应该吃出文化品位,玩出心灵境界。C.“囫囵呑咽”“大茶缸牛饮”虽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因不探掘细节,无法品尝入心之味。D.有钱有闲之人更容易向细处探掘,他们在各个领域深下功夫,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与古代文人相比,现代人的书桌缺失文化氛围,令人忧思。B.喝茶讲究真苦入心,于口是苦,于心是甜,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先苦后甜,这样我们的人生才分外有意义。C.品茶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入口细品的细致过程,无不体现出一个无穷曼妙的探掘内心的过程。D.《舌尖》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总结和考证,但又因创造力贫乏,只能做到这一点。二、(3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3×3'+10'=19')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清】吴奎府君讳阙,字舜举,世著籍彭城之滕县。君少举进士,以父任太庙斋郎,不乐仕宦。学通古今,重意气然诺,四方之英才名士从之游。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5君虽隐居,常慨然而有忧世之志,见时事有未便者,辄以劝于朝廷,不敢为私议。士大夫尤以此多之。仁宗始封昇王。君至京师,上书请问言事章,圣召对于便殿,进曰:“昇王宜日侍御所,预闻政事,以资其聪明。且使天下早熟其睿。”闻,帝心喜之。执政者曰:“位卑而言高,僭也。”罢之。君曰:“致吾心而已矣,吾何求哉?”李文定与君雅厚,先是,刘随为谏官,以刚直忤,时摈于外。文定时作相,有不足于随者,不与之进。君因曰:“公之为德也,奚于正则否?”文定曰:“正人为谁?”君曰:“刘随也。”文定嘉纳其言,即选随于朝。夏戎叛,命君复诣阙,上攻守十有二,谓所见曰:“国家有事于边鄙,师久无功,天下共其劳。智者宜效其谋,勇者当致其力。吾虽一命,微且远,思虑所及,不可不自尽。”是时,公卿重人如蔡文忠范补之辈十数公,皆与君交厚善。富丞相在东平,欲辟君参佐。君曰:“吾老矣,不能事人。”并帅孙元规复致意,亦以是辞焉。嘉祐四年五月三日卒。年七十有八。君为人仁而尤孝。先君卒京师,徒跣扶柩以归。居乡里恂恂如也,唯谨而。赀素赡而好施。羁旅之士造者如归,人一见者必曰“长者也”。而弥知其所存必曰“君子也”。矜寡废疾,日月给薪饩,冬予苎絮。岁饥出粟赈乏绝。有遗稚乳于路,收而字之,多所济活;死不能举,为之衣榇,凡掩藏暴胔且数千。平生未尝断杀生物之命,昆虫草芥之细莫之伤也。将启手足,顾诸子训以孝悌忠恕,一不及于家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大夫尤以此多之多:称赞B.命君复诣阙诣:造诣C.且使天下早熟其睿睿:聪慧D.欲辟君参佐辟:征召5.下列句子中能体现府君为官态度的一项是()①见时事有未便者,辄以劝于朝廷,不敢为私议②位卑而言高,僭也③致吾心而已矣,吾何求哉④智者宜效其谋,勇者当致其力⑤思虑所及,不可不自尽⑥先君卒京师,徒跣扶柩以归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阙年龄很轻就考中了进士,并且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做了太庙斋郎。他的学问贯通古今,注重意气,信守诺言。B.时阙虽然隐居,但是常常慷慨自任,有忧国忧民的志向,看到有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便向朝廷进谏,不敢私下里议论。C.李文定做丞相,不愿意重用刘随。为帮助刘随,时阙向李文定进言,李文定重用了刘随。D.对那些孤寡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和生病的人,时阙按时送去生活物资,冬天就给他们棉絮。每年水灾发生时,还拿出粮食救济缺粮的人。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昇王宜日侍御所,预闻政事,以资其聪明。且使天下早熟其睿。(4')答: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5(2)国家有事于边鄙,师久无功,天下共其劳。(3')答:(3)羁旅之士造者如归,人一见者必曰“长者也”。(3')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8.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答:9.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4')答: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1)①,②,嬉嬉钓叟莲娃。(2)执手相看泪眼,③。……今宵酒醒何处?④。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5(3)羽扇纶巾,谈笑间,⑤。……人生如梦,⑥。(4)⑦,红巾翠袖,⑧?三、(6'+6'+4'+6'=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文/朱成玉①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②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③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④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⑤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⑥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⑦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⑧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⑨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⑩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⑪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⑫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6/15⑬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⑭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⑮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⑯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11.文中多次提到了“叶子”、“落叶”,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落叶”在文中的作用。(6')答:12.祖母是怎样一个人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答:13.赏析“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这个句子。(4')答:1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祖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作简要分析。(6')答: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四、(4×3'+6'+6'=24')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7/15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靛蓝(dià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
本文标题:金寨一中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6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