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仓颉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8仓颉中学2017届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A.行省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一个王室”、宝塔式的几级封君”、一个地域的世袭统治者,这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材料中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本题选C。2.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齐其家”“孝、忠”“家国同构”“清明节祭祀”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与宗法制重视亲族、血缘关系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信息不服,故排除。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8【答案】B【解析】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因此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故D项错误。B项正确,分封制地方官吏世袭,而郡县制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4.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反映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反映了世卿世禄制被破坏,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答案为C。分封制开始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5.“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答案】D【解析】为加强皇权,明太祖遂于洪武十三年(1380)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86.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7.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英国人想打开中国国门的疯狂的想法;鸦片战争后很长的一个时间英国商品销售的不好关键在于小农经济的抵制,这也决定了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ABC均正确。D项明显错误,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材料描绘的明显是鸦片战争以后的情景。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88.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答案】D【解析】“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9.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B.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了绝对优势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份额不断增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表格中列举的数据是投资数量及比重,1895年—1911年英国比重下降但投资数量并没减少;C项错误,1937年——1945年美国所占的比重高达75.5;D项错误,1945——1949年美国投资份额下降;1895年——1911年投资比重只占28.1显然丧失了绝对优势,故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8选B。10.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体现了“以华制华”.太平天国运动中,英美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体现了“以夷制华”.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北洋舰队使用的武器属于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物,甲午战争的失败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体现了“以夷制夷”.11.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首先根据题干描述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所以C正确;A指的是鸦片战争;B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D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6/18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此可知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因此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不合史实,故选B。13.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1840年-1919年)”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关内容——学习西方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明显不符合史实和题意,不正确;而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14.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7/18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重视组织群众运动,忽视革命领导权和建立武装,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15.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而巴黎和会又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故本题选择D项。[来源:Zxxk.Com]16.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以下对雅典城邦“直接民主”成因的正确理解是A.古希腊农业经济繁荣B.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答案】B【解析】雅典城邦“直接民主”成因有①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②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度的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B正确。③经济因素:形成了以商品生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8/18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形成的海洋文明培育了雅典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A错误。④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⑤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D苏格拉底反对直接民主,错误。⑥推动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C错误。17.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
本文标题:陕西仓颉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6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