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2
粤教版必修一单元二综合测试(2)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遁辞(dùn)陨星(yǔn)滂沱大雨(pānɡ)诘难(jiē)B.褒奖(bāo)奢侈(shē)良莠不齐(yǒu)戏谑(xuè)C.炫目(xuàn)倔强(jué)黔驴技穷(qián)讣告(pù)D.雍容(yōnɡ)侏儒(zhū)趾高气扬(zhī)跋涉(bá)答案:B命题目的: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解析:A项中的“诘难”的“诘”字应读为jié;C项中“讣告”的“讣”字应读为fù;D项中的“趾高气扬”的“趾”应读为zh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臆造凭心而论提议闪砾B.璀灿真知灼见窒息漩涡C.桎梏历经沧桑贮存商榷D.颀长名燥一时聚变轩辕答案:C命题目的: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解析:A项中的“凭心而论”中的“凭”应为“平”,“闪砾”的“砾”应为“烁”;B项中的“璀灿”中的“灿”应为“璨”;D项中的“名燥一时”中的“燥”应为“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从几年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到现在成功的女企业家,杨澜事业的辉煌显然不是她命中所固有的,而是______她后天的努力程度所决定的。(2)高考增加“综合”科考试,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应该______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或各方面的本质联系。(3)读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感觉其表达方式非常灵活多变,有记叙,有说明,有议论,有抒情,______这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杂处于一起。A.由于不只是然而B.由不是而且C.由于不是而且D.由不只是然而答案:B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解析:(1)“由于”表原因,“由”引出对象,所以选“由”;(2)与后文“而是”相搭配的应该是“不是”,而不能是“不只是”,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递进关系;(3)句间无转折关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B.周作人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但却当了伪政府的文化部长,真是明珠暗投啊。C.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D.相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使他们两人早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现在虽都已是年届花甲的老人,但一见面还是亲得不可开交。答案:B命题目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解析:A项的“二一添作五”是指双方平分的意思,这里应该用“三下五除二”来表示做事及动作敏捷利索;C项的“上行下效”多用于贬义,这里不合乎语境;D项的“不可开交”指无法摆脱或结束,用在这里也是不合语境的。B项“明珠暗投”是比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集团。也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医学界最新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引起的,而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由于缺乏胰岛素引起的。B.最近江苏掘出一座距今6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后期遗址,出土古人类骨架近400具左右。与现代人比较后发现,几千年来国人身高无明显变化。C.这个来自山区的倔强的打工妹每天坚持学习,对知识的渴望使她不知道劳苦,在老板的种种阻挠之下,反而激起了她对书本、对知识的极大渴望。D.最新研制的抗癌新药埃皮霉素与紫杉醇相比,对耐药性很强的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要高出两千到四千倍,且没有长期服用紫杉醇所产生的毒副作用。答案:D命题目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解析: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结构混乱,删除“引起的;由于……引起的”。B项“近”与“左右”表意模糊,且重复累赘。C项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分句缺主语,删除“在……下”。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C.有时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艰”,有时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D.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只知道读书而缺乏思考,结果依旧是恍然若失,迷蒙不清。答案:C命题目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析:C项的“正气歌”上的引号使用错误,因为它不是一句话,而是一首诗歌的名字,要用书名号。二、阅读与鉴赏(3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每小题3分)史学易犯忌蔡尚思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7.下面对“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清代文字狱的灾祸大多落在了触犯政治禁忌的史学头上。B.清代顺、康、雍、乾四代的文网皆因史学而设。C.清代史学是以记述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的,所以酿成文字狱。D.清代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都是以史学研究为对象的。答案:A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句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解析:B.四代设文网,并非因史学而设,只是史学易触犯禁忌而已。C.“现代”应为“近现代”。D.错在“都是”,题干中只是“几乎等于”。8.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A.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D.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答案:D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解析:D项中“无法做到信史实录”与“怪现象”的产生无直接联系。9.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答案:A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解析:B.“史学大衰”不是“考证学极其兴盛”的根本原因。C.二者不构成比较。D.“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这句话有误,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10.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答案:C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段中特定信息的推断。解析:“有才智识见”和“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还不能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如官修《清史稿》的遗老们就非伟大的史学家。(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夜深还照读书窗灯下读书,想起宋人刘子军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不觉怆然。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明月知人已去,依旧来照,已不再是读书窗。就是读书,也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了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容易抚慰焦躁的心境,不拿笔记本与卡片纸是不能记忆这纸上的意思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中文凭的,换作了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字地寻章摘句。现代人从小读书,说来比古人读得多得多。据说孔子“学富五车”,以竹简折成铅字算来,他肚子里也不过就是三本两本。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万卷其实是夸大而言其多。现代人又何止读万卷书?可是现代人既成不了哲圣也成不了诗圣。本来,读书并不在多寡,知识未必是智慧,但现代人一切都需要折斤掰两拿计算器来估量价值,加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观,读书已沦落到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没什么不同的境地。《朱子语类》云:“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那大底,将来那里面小底也自然通透。”今人却是理会那大底不得,只去“搜寻里面小小节目”。只这“大”“小”之分中便有个读书真意在,“大”不是肚皮里可以车载斗量的知识,而是心灵中无可计算的智慧,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心智的润养。公正地说,读书可分两种:伏案苦读细啃书,记得公式,背得数字,每到领悟处不禁长嘘一声,是书生苦事。这时犹如爬山,一山放过一山拦,攀时想的是文凭、是课题、是职称、是经世致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和“功名如探囊取物耳”是一回事,书中文字被读成肚里的知识。品茗呷酒漫读书,心与书通,忘却经营生计、案牍文字,每到会心处不禁抚掌,是赏心悦事。这时虽人问书中所言何事均浑然忘却,但书中意味则如盐化水中,时时在心头提醒点拨,让人自省,催人自觉,于是书中文字化为心头素养。诚然,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文人那点闲情也许已不合时宜了。不过,如果能在电话铃声、汽车笛声、机器轰鸣声中留下一小片安静,让人体味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的滋味,如果能在霓虹灯光、白炽灯光、探照灯光中给明月留下一点缝隙,让它来淡淡地照一照读书人的书案书窗,似乎也还能给人一线安慰。在连叹息都没工夫的岁月里,人怎样才能把知识转为智慧?其实,读书仿佛旅游,人何必处处拍照留影,处处题“到此一游”,那山水溪石林壑松风在心头留下些快意,残存半分温馨,让人回想起来就忘却了尘世的疲惫与困惑,这不也就够了么?11.第一段中,作者说:“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其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时代不同了,读书人的观念变了,读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把握。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1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