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专业班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高三(专业班)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II卷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共9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面两材料,回答1~3题:材料一:如图,所示:24小时的全日时钟,指针为时针。材料二: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200N昼长为13h13m;400N昼长为14h51m;600N昼长为18h29m。1.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夏至日某地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该地可能为:A.南京B.北京C.哈尔滨D.广州2.如果此时南京为7日13时,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A.6日的范围大于7日B.7日的范围大于8日C.8日的范围大于7日D.7日的范围大于6日3.如果—架飞机沿600N某地以每小时1670KM的速度向东飞行,则飞行员见到昼夜更替情况是:()。为了和当地时间保持一致,应将钟表作何处理:()A.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短,将钟表每小时拔快一小时B.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长,将钟表每小时拔快一小时C.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短,将钟表每小时拔快二小时D.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长,将钟表每小时拨慢一小时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实线、虚线分别为1月和7月的均温)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4~7题。4.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5.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址A.甲B.乙C.丙D.丁6.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D.园艺业7.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洋流模式图”,回答8~10题。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9.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A.①B.③C.④D.⑤10.关于洋流③流经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发达,但矿产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B.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是世界著名的水稻生产国C.咖啡、蔗糖的产量居世界首位D.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小麦出口国读下面的“甲、乙两幅图”,回答11~13题11.制约甲图中②区和乙图中③区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分别是A.热量、水分B.地形、土壤C.水分、地形D.土壤、热量12.下列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耕地面积广,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②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劳动生产率高C.③区地处内陆,为我国最主要的温带草原牧区D.④区地形复杂,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为特色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④③②①●●●●13.乙图中与甲图③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类型最相似的是A.①B.③C.④D.⑤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结合“我国某月份副高脊线位置图”回答14—16题:14.若此时①地处于雨季,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①地频繁出现扬沙天气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C.洛杉矶阴雨连绵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15.此时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梅雨”天气B.受气旋影响C.受冷气团控制D.天气炎热干燥16.在我国,雨带移动最快的季节是:A.春节B.夏季C.秋季D.冬季读西半球部分图(下图左),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夜长为8小时。回答17--20题。17.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0°,23°26′NB.20°W,23°26′NC.160°E,23°26′SD.180°,23°26′S18.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A.0时B.1时20分C.12时D.13时20分19.此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可能是右上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0.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最明显C.墨累——达令盆地正忙于播种小麦D.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21-22题。2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22.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A.①②B.①③⑤⑦C.①④⑤⑦D.①④⑥2004年9月26日至27日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中国南通举行,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英国以伦敦为核心城市带等26个国家的33个城市市长和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市长们出席了这次大会。据以上背景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25题。23.世界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中低纬度近海地区C.河流中下游地区D.河流冲积平原24.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城市带的是A.60°N以南的欧洲B.美国的东北部C.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部近海和平原D.巴西、阿根廷东南部的城市带25.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下列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和湿润B.矿产资源丰富C.河网密集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读右侧的三角形坐标图,回答26-28题。26.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27.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29.下列工业分散现象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使的是A.“硅谷”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C.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30.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各要素孤立存在并不断发展B.各要素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使其他要素改变(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1~33题。31.图示区域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中纬度D.低纬度3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小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33.调查资料显示,c点降水量远比d点多,原因最有可能是A.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B.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C.多地形雨D.多对流雨下图为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中格利特峰海拔2472米,是该地区的最高峰,左上角的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34~35题:34.图中A海域和B山脉的名称分别是A.挪威海B.日本海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D.落基山脉35.此时该区域的昼夜长短状况和B山脉以东区域的地势特征分别为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西北高,东南低D.南高北低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36-38题。36.在我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和水温年较差最小的分别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7.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向北突出,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原因分别是A.寒流B.暖流C.大陆的影响D.径流的影响38.2月的水温梯度比8月的水温梯度大,原因是A.2月白昼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长B.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白昼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长,减少了南北温差C.冬季风对北方近海影响大,加剧了南北温差D.夏季风对南方近海影响大,加剧了南北温差39.意大利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其特点正确的是A、以大中型企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资本集中程度低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40.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B.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C.居民区内D.市区环路边缘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_考位号__________…………………………密……………………………封…………………………线……………………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二、综合题(共5小题,60分)41.读图1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甲一乙和甲一丙是两锋面,其中甲一乙为(冷锋或暖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现象的是地和地。⑵此时,丁地为天气,其原因是。⑶此时,②地盛风,⑧地盛行风。⑷比较图示区域西北部和东南部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⑸未来数日内,④地可能会发生的气象灾害有、(举两例)。42.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形判断a与c为_____________,b与d为______________。从地质构造判断a为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_。c、d处地形的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侵入岩体表示的岩浆侵入的地质时代在______________纪。(3)图中白垩纪岩层中可形成的变质岩是_______________。(4)b、d两处相比,地表比较缺水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5)b、c两处开采地下水较为方便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图中所示的地区为世界著名传统工业区_______________,图中可读出的该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代表该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的代号填人乙图,使关系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一电力工业b一机械工业C一化学工业d一钢铁工业e一煤炭工业(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工业迅速衰退。(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座位号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图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世界第一批城市中与之条件相似不在亚洲的是,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B所在国家的首都1950年发生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城市C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宇航工业和工业,中国著名的航天城有太原、、。45.读“全球候鸟迁徙路径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候鸟迁徙路径多经过沿海和大陆架海区的原因,。并分析候鸟迁徙路径到达北半球的纬度高于南半球的原因。(2)图
本文标题:高三专业班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1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