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5遗传规律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第1页共8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5:遗传规律一、选择题1.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A.ddRR,1/8B.ddRr,1/16C.ddRR,1/16和ddRr,1/8D.DDrr,1/16和DdRR,1/8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下列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3.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D.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出现的比例是()A.1∶0B.1∶2∶1C.1∶1D.1∶1∶1∶15.(2010·汕头模拟)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第2页共8页基因型TTSSTTssTtSSTtssTTSsTtSs比例111122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6.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②③B.①C.②④D.①③7.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1×2→4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只要知道2与5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D.7号和8号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38.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第3页共8页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9.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10.下列各项可存在等位基因的是()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11.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12.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C.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第4页共8页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3二、填空题1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部分。(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①甲病属于遗传病。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④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14.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8页(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第6页共8页0.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5:遗传规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2.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减数分裂的结果直接形成配子,所以可以直接检测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以确定是否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B选项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的现象,以及D选项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虽又经过一次杂交才能证明,但是确实证明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只不过不是直接证明。答案:A3.C4.B解析由题意可知:两亲本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可能是(1)AAbb×aaBB→AaBb=1∶0(2)AAbb×aaBb→AaBb∶Aabb=1∶1(3)Aabb×aaBB→AaBb∶aaBb=1∶1(4)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5.C解析: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6.B7.D解析由5号、6号及9号个体的表现型知该病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1号个体基因型为aa,故5号的基因型为Aa,2号基因型为AA或Aa;7号基因型为aa,8号基因型为1/3AA、2/3Aa,则后代正常(aa)概率为2/3×1/2=1/3。8.B第7页共8页解析:假设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相关基因为A和a,非甜和甜的基因为B和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F1自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为9∶3∶3∶1,其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3/8。只看一对相对性状,则自交后代黄色和红色比例为3∶1,非甜和甜的比例为3∶1。如果F1测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各为1/4。9.C解析A项错误,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项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比为1∶1;C项正确,测交虽能鉴别是否为纯合子,但不能保留纯合子,而且对自花传粉的小麦来说测交操作繁琐;D项错误,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10.A解析: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四分体是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成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时期,可能有等位基因存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11.解析: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后代中基因型有1AABB、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依据含显性基因的个数有4、3、2、1四种,后代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型。后代中2AaBb和1aaB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占3/8。1aaBb只含一个显性基因,后代中没有不含显性基因的,因此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1AABb和2AaBB与亲代AaBB的表现型相同,占3/8。答案:D12.C解析8(母亲)、9(父亲)正常而12(女儿)和13(儿子)均患病,可以确定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为患者,6的基因型一定为Aa;7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所以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不一定为1/2(当7的基因型为AA时,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当7的的基因型为Aa时,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2/3)。家族中1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占1/3,Aa占2/3,他与一患者(基因型为aa)结婚所生孩子的患病几率为2/3×1/2=1/3。第8页共8页二、填空题13.(1)Y的差别(2)①常染色体隐性②X连锁显性(伴X染色体显性)③1/4④1/20014.(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X显性遗传(3)1/12961/360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5遗传规律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