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第1页共6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选择题1.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2.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4.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5.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第2页共6页A.妇女A在1月份可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一定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D.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6.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特性上完全相同7.皮肤、肠粘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这种调节方式为()A、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C、高级神经中枢调节D、植物性神经调节8.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9.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第3页共6页A.甲B.乙C.丙D.丁10.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11.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浆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1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二、填空题13.Ⅰ.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____,耗氧量____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____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________的________中枢调控的。(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第4页共6页Ⅱ.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A→垂体→B→性腺→C请回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下丘脑、垂体、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γ-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______________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氯离子内流,从而使突触后神经细胞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第5页共6页0.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而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反馈调节可知TRH的分泌应增加,但无相应的靶器官。2.D3.D4.C5.C解析:妇女A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其对该种病毒的免疫时间取决于体内相关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的长短。由图示A、B曲线在2月份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两人体内5月份均产生了抗体,说明她们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状廇病毒,妇女A产生的抗体量较大、速度较快,说明妇女A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但不一定能长期保护,故C错。6.B7.B8.A9.A10.B11.D12.B二、填空题13.解析:Ⅰ.当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细胞内酶活性升高,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耗氧量增加。在氧气相对不足时,肌肉细胞会进行部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第6页共6页免疫系统参与了消灭引起发热的病原体,使体温恢复到了常态,即稳态。Ⅱ.本题的图解中: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神经调节;下丘脑→A→垂体→B→性腺→C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同时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性腺能分泌性激素,是在B(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来完成的,如果去除性腺就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就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答案:Ⅰ.(1)增多增大乳酸(2)下丘脑体温调节(3)神经免疫Ⅱ.(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3)不能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14.解析:神经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于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由于GABA能控制疼痛,也就是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能够使突触后神经细胞抑制。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受体,从而抑制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使兴奋无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而产生麻醉效果。答案:(1)突触小泡突触后膜抑制(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3)GABA受体延长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