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70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第1页共11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70一、选择题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和染色体的重要元素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所必需的2.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分别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A.前者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3.已知番茄红果和黄果(由A、a控制)、高茎和矮茎(由B、b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如图为用红果高茎番茄植株(AaBB)的花粉进行不同操作获得植株B、C的示意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①植株A为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种子或幼苗,即可获得植株B②植株B的基因型有两种③植株B与植株C相比,其优点是自交后代一般不会出现性状分离④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所结果实颜色中红∶黄=3∶1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第2页共11页如图所示,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掉了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5.(2011年太原一模)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B.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D.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7.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⑥根尖分生区细胞A.①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8.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第3页共11页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9.IAPs是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人为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B.如果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核心结构RING区域,则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D.RING区域的功能最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10.遗传性垂体性侏儒症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该病表现为垂体前叶功能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阻碍身体生长。如图甲中的患者均属于遗传性垂体性侏儒症,已知Ⅱ中只有Ⅱ1为纯合子;图乙表示人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DNA、染色体数量的变化(①代表DNA,②代表染色体)。甲图中Ⅲ3发病原因与乙图中生理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区段是()A.abB.bcC.cdD.fg第4页共11页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12.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①甲(黄色)×乙(黑色)12(黑)、4(黄)②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二、填空题13.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控制洗衣粉中的A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中。(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第5页共11页图4图5(底物足量条件下)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14.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生物学实验。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________。(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材料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h)与细胞质的体积(z)比值太小时,即h:z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如下实验:在伞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来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15.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一:将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第6页共11页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_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中_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第7页共11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70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6.C解析淀粉中不含有而核酸中含有的这两种大量元素是N和P,蛋白质中不含P。17.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够分裂,用3H标记的胸苷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被利用,因此一段时间后分生区部分细胞能检测到3H;洋葱根尖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DNA的转录即合成RNA的过程,用3H标记的尿苷处理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18.B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红果高茎番茄能产生的花粉有两种,即AB∶aB=1∶1,故植株B有两种基因型,②正确。①错误,植株A是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正常的种子,不能通过处理种子形成植株B。植株B为纯合子,而植株C可以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因此③正确。④中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所结果实的果肉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子房壁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故果实的颜色为红色。19.解析:乳酸进入血浆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了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为弱酸,且能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而排出,而使血中乳酸含量下降且pH基本不变。答案:D20.解析:②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答案:D21.解析: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细胞分化有关。答案:C22.D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的体细胞,①是死细胞,④是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⑤用盐酸解离会杀死细胞,⑥没有大的液泡,这些细胞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②和③都是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23.解析:A项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项中BC段表示减一至减二的前中期,一个细胞中可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C项中DE段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可含有4个染色体组,D项中图2的CD段可表示同源染色体第8页共11页分离。答案:B24.解析:IAPs是一种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C项错误。人为去掉RING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所以RING区域的作用最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答案:C25.B26.C27.解析:根据三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可知,黑色鼠出现的频率高于黄色鼠,且第③组子代全为黑色鼠,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故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答案:D二、填空题28.(1)高效性和专一性(特异性)细胞质(2)先上升后下降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29.解析:材料1中嫁接后第一次出现的中间类型,以此应考虑到遗传信息传递中合成的mRNA作用的滞后。材料2中自变量为核质比,故可通过嫁接不同大小伞以改变核质比,进而据实验结果作出判断。答案:(1)B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伞藻细胞核转录的信使RNA,它能指导合成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部分则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因而嫁接后长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故呈中间类型(2)这说明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最终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3)在伞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伞切去,嫁接上一个长成的伞,这个原不该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30.(1)不能缺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70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