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3章
第3章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相关理论学习目标了解跨国公司投资的宏观和微观动因掌握五种重要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跨国公司投资动因1、跨国公司投资宏观动因世界科技的大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本运动全球化国家干预战略的运用2、跨国公司投资微观动因追求高额利润型投资动机资源导向型投资动机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新市场、原有市场、贸易障碍、跟随竞争者)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分散风险型投资动机技术导向型投资动机追求优惠政策型投资动机环境污染转移型投资动机全球战略型投资动机二、跨国公司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阶段。本章所阐述的跨国公司理论是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对外直接直接投资理论为研究对象,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条件、特征、区位与方式等决定因素作出解释和推断。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首先提出,后又由他的学生俄林加以发展。这种学说认为,同类产品存在的价格绝对差是各国进行交易的直接基础,而引起各国同类物品价格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各国生产各种物品的成本比率不同,而成本比率是由使用要素的价格差别决定的,而要素价格是由要素相对存量决定的,要素存量则是由要素供给决定的,要素供给又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这样得出的一般结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并出口自己资源丰富的要素的产品,并进口自己资源缺乏的要素的产品。价格绝对差←成本比率←使用要素←要素相对存量←要素供给←要素禀赋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该理论以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资本的国际流动。即、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各国利率的差异,而利率的差距又取决于各国资本存量的相对充裕程度。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存量相对充裕的国家利率比较低,而资本存量相对稀缺的国家利率比较高。只要后者的利率高于前者的利率,那么,肯定会发生部分资本从前者向后者的流动。60年代后的跨国公司理论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60年代初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产生了真正的跨国公司理论。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的“个论”代表: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70年代以后的一般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中理论60年代后跨国公司理论的类别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和寡占反应理论;以贸易理论与工业区位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理论,如产品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市场失效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市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为代表的综合理论。垄断优势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由斯蒂芬海默首先提出。海默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垄断优势和市场的不完全性。该理论认为,在东道国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就可以在那里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垄断优势的类型金德尔伯格对垄断优势分为: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差异化、商标、促销技术与价格联盟等造成不完全竞争,从而形成垄断优势。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专利、技术秘密、特殊的管理技能、资本市场的优势条件和信誉等带来的垄断优势。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所利用的各种垄断优势知识优势:(定义)知识优势所具有的特异性和固定性,决定了它成为直接投资的核心,成为其他优势的基础和源泉。经营资源的分类短期资金可变性固定性泛用性企业特性原材料、土地一般机械设备一般流通网自制机械系列流通网技术、顾客信息品牌、信用不熟练劳动力自有资本熟练劳动力产品差异优势:指为适应不同层次和地区的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与偏好,通过产品实物形态的差异化,赢得消费者满意和欢迎而形成的市场偏好优势。表现在,式样、外观、包装、质量、功能等方面。规模优势: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即、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管理优势:公司制的优点:(1)法人组织的设立和废弃比较容易,其法人制度具有灵活性;(2)容易筹措到经营资源(资金、人才)(3)能够从数量上明确使企业的权利关系。缺点:(1)经营者和出资者的利益冲突(经营者的怠慢、信息的不对称性)(2)股票的分散,造成股东对控制权的丧失。资本优势: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前提。垄断优势的评价优点:开创了直接投资的新思路,成为跨国理论体系的基础。缺陷:以美国企业为例仅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解释区位选择问题和服务业的跨国经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哈弗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提出。(1)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的生命周期运动可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品技术特点,市场供求和卖方竞争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在产品周期运动中,根据竞争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制定生产区位决策。创新阶段:该阶段的重点是新产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建立,通过技术优势来形成垄断优势,而不是价格。产品的生产在国内完成并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需求。成熟阶段:产品技术相当完善,国内外出现了同行竞争者,新产品的最早生产者的技术垄断和寡占市场被削弱,价格优势逐渐成为竞争优势,从而出现国外直接投资。标准化阶段:产品技术成熟,竞争加剧,价格和成本成为竞争优势,加剧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寡占反应理论寡占反应理论由尼克博克提出,他认为,一些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其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作出的反应。其目的是防止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保持彼此间竞争力的均衡,维护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修正后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成熟的寡占阶段和衰老的寡占阶段。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新产品的生产主要以母国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特点为基础,因而各国的垄断优势有所不同。成熟的寡占阶段:规模经济构成寡占优势的基础。采用相互牵制战略和盯住战略。衰老的寡占阶段:利用联合或产品改良来维持市场。最后的寡占者主要根据成本因素来选择生产区位,市场距离和寡占反应放在次要位置。产品周期理论的评价贡献:解释了区位选择的问题缺陷:该理论局限于高度创新的制造业等行业;80年代后跨国公司一开始就在国外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新产品,或在国外生产标准化产品不能做出解释;对越来越精细的国际分工难于做出解释。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竞争期成熟期衰退期时间销售额利润各个时期的特点导入期:需要小,投资大,产品价格高。成长期:需要增加,竞争企业增多,采用低价格战略。竞争期:竞争加剧,差别化和市场细分化成为重要的手段。成熟期: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加剧,撤离企业增多。衰退期:需要减小,多数企业开始撤离。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优势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KiyoshiKojima)发展提出的(1978年)。小岛清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所谓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在投资主体上,应该从本国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由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易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更要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方式上,应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或领域依次进行投资,不以技术优势为武器,不搞拥有全部股份的子公司,而采取与东道国合办形式,或者采用非股权安排方式。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内容在投资的目的和作用上,该理论认为对外投资目的在于振兴并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特别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依次移植新工业、转让新技术,从而分阶段地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在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上,“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不是取代贸易,而是互补贸易、创造和扩大贸易。是一种顺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小岛清理论的评价问题1:理论比较符合日本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较有说服力地解释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但是,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问题2: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观点错误。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在技术标准化以后,为应付激烈的价格竞争才逐渐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与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具有相似性。问题3:回避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美化了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积极作用。掩盖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来维护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维护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垄断优势和领袖地位的真实意图。合理之处:顺贸易导向投资模式的观点,把比较优势原理作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共同基础的观点等,进一步完善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内部化理论针对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公司内部交易来实现其经营目标这一现象,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利和卡森(1976年)提出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并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1981年)等加以发展。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想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跨国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成本和交易风险。市场内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中间产品交易困难;外部市场失效;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内部化收益与成本(1)收益:主要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性所带来的收益。(2)成本:创建内部市场可能会增加成本内部化交易成本: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而付出的代价。较小的交易成本是跨国公司市场内部化的原因和动机。内部化理论的评价贡献性:市场不完全是由于市场失效以及某些产品的特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市场不完全可以用内部化来消除。跨国经营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表现。缺陷:把发达国家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仅仅节省交易成本,淡化了对资本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区位及其与跨国经营战略的联系,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的某些特征未能做出具体分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教邓宁在1976年提出的。1981年,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了进一步阐述。理论的基本观点折衷理论的核心优势理论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所有权特定优势所有权优势又称“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有以下四类:技术优势组织管理优势规模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内部化优势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能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利益。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是来自对对技术的占有,也不是传统的垄断优势,而是来自技术优势的内部化。从事国际生产的跨国公司要拥有一定的企业优势,而且要精于内部化。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国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劳动力要素成本。市场的潜在购买力东道国的外资政策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基础设施,文化、风俗偏好、商业惯例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基本结论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该理论的评价优点:吸收了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的精
本文标题: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