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试卷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必修五〗〖原创〗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作者/会员名〗baobi〖Email〗baobi@pub.wx.jsinfo.net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I卷本卷共10小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醴酪lǐ悄然qiǎo龟裂cūn槲寄生húB.青睐lài鹰隼shǔn鲜血xuè瞭望哨liàoC.桀骜ào俯瞰gàn攒射cuán追悼会dàoD.海啸xiào妊娠shēn慰藉jiè脖颈子gě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莞尔噩耗荒谬殒身不恤B.踌躇伸冤通辑黯然泣下C.暮霭枯槁喋血食不裹腹D.绯红矜持屠戳蝇头微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8月26日的超女总决赛中,李宇春最终战胜对手,获得了冠军,为数众多的“超女迷”们纷纷走上街头,弹冠相庆。B.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C.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D.税收征管员、服务员必须淡化“官”念,凡事都要身临其境为纳税人着想,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为宗旨,树立税务干部“文明之师”形象。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十运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大力弘扬“更快更高更强”,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团结友谊、公平竞争,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问题是全社会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C.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和技术的作用日益重要。能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已成为实现我国对外经贸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D.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斌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四翅恐龙能爬会飞一只似鸟非鸟的怪兽——来自中国辽西的古动物明星“顾氏小盗龙”,将登上国际顶级科学刊物的封面。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徐星、周忠和博士等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长着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这一成果将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上。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与演化生物学教授理查德·普鲁姆博士专门为此配发评论,称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拉近了鸟类和恐龙的距离,而且再一次为鸟类飞行树栖说提供了化石证据,也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鸟类飞行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这次发现的化石共6枚,分别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天津自然博物馆于2001年后在辽西采集或购得。这些恐龙体长大约77厘米,爪子尖锐弯曲,体短尾长,生活在距离今约1.1亿到1.2亿年之间的早白垩世。徐星及其同事研究后发现,它们浑身披着羽毛,其中前肢和后肢上的羽毛形态和排列方式与鸟类翅膀一样,并据此推测这种动物曾经长着四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种形态是首次在脊椎动物中被发现。”徐星推测,“恐龙的后肢翅膀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早期飞行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经典模型,鸟类的恐龙祖先在地栖生活中,骨肢形态发生一系列转化,两足奔跑使得恐龙的前肢得以解放,转化为翅膀,后肢则转化为鸟类的姿态。2000年,徐星等人率先发现会爬树的恐龙化石,认为某些小型兽脚类恐龙可能具有树栖习性,从而为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提供了证据。此次,顾氏小盗龙的发现表明,这些小型恐龙不仅生活在树上,重新复活了树栖说,而且他们的运动姿态很可能不同于经典的模型。显然,传统的模型需要新评价,一些经典的结论可能需要修改。徐星解释道:“顾氏小盗龙有可能四足爬行于树上,而不是两足直立的奔跑型动物。它们可能经常在树丛之间滑翔,飞行姿态很优美。”5.下列关于四翅恐龙特征推断的概括,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全身长着毛,长约77厘米,爪子尖锐弯曲,身体短尾巴长,它早期生活在早白垩世的树上。B.似鸟非鸟,身披羽毛,能爬行于树上,又会飞行;它身体短尾巴长,长着四个翅膀,生活在早白垩世。C.体长大约77厘米,生活在约1.1亿到1.2亿年之间的白垩世,长着四个翅膀,具有奔跑型动物和飞行动物二者的特征。D.系两栖怪兽,具有滑翔能力,体短尾长,后肢翅膀在飞行中起到平衡作用,它为鸟类起源提供了证据。6.对顾氏小盗龙发现的意义的阐述,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重新对传统恐龙活动特点及习性作出评价。B.对有些恐龙生活在树上的推测为鸟类飞行树栖说提供了证据。C.证明传统的恐龙模型构造特征有一定的偏颇。D.长期以来恐龙研究的权威结论在这实证面前已发生了动摇。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准确的一项是A.以前恐龙的生活年代及生活环境的结论将会有新变化,有的经典理论将被推翻。B.这种顾氏小盗龙化石的发现会对白垩世时代其它各种脊椎动物研究提供重要证据。C.鸟类的飞行起源问题研究可向前推进一大步,因这类四翅恐龙与鸟类的飞行特征有相关之处。D.将对研究人类起源研究产生重要作用,因为人类与顾氏小盗龙同属脊椎动物,尤其是人类由猿进化而来的观点会得到进一步证实。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选自《史记·商君列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数日不厌厌:讨厌、厌恶。B.军既相距距:通“据”,相距对峙C.吾始与公子欢欢:友好、交好。D.民怪之,莫敢徙怪:感到奇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B.不自知膝之前于席或因寄所托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能徙者予五十金D.尽破之以归秦新沐者必弹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施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第II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四、(25分)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⑴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⑵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⑶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陆游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⑴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人误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⑵“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一句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⑴野马也,尘埃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横渠四句》⑶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记念刘和珍君》⑷;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陈情表》⑹,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善良王蒙善良似乎是一个早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际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是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者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我们还要问,宇宙万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与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如果说,面对毒蛇和恶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涂的农夫或东郭先生,那么面对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成了什么呢?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和狼靠拢呢?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的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经力集中在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请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是在于它是人的。它属于人,它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它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的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宣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试卷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5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