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题集锦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题集锦第一单元精选试题(1)判断与改错题1、住宅区的各类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2、居住组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3、住宅区是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的总称。4、邻里关系是一种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5、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6、社区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2)名词解释题1、住宅区2、居住区3、居住小区4、居住组团5、住宅街坊6、住宅群落(3)单项选择题1、()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2、()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3、()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4、()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5、()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6、()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7、()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A、住宅群落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8、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主要是以一般的()为基础来确定的。A、人口规模B、土地面积C、容积率D、多层住宅区9、()是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划分以及各类设施配套的重要依据。A、人口规模B、土地面积C、容积率D、多层住宅区10、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将分别相应地(),低层低密度的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将分别相应地()。A、减小、增大B、增大、减小C、减小、减小D、增大、增大11、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均应进行()配置。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12、城市居住区中,道路的分级在有些情况下分为()设置到住宅单元级。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13、居住区规划的分级要求是以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所使用的()为依据的。A、频率和人口规模B、效果和人口数量C、配置水平和人口素质D、方向分布和人口14、邻里关系是一种以()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A、社会道德B、小区规划要求C、地缘关系D、相互交往15、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A、社会道德B、邻里关系C、地缘关系D、相互交往16、邻里单位提出的原则是对()的反映。A、社会道德B、小区规划要求C、地缘关系D、居民生活需求17、住宅分别以不同的()规模要求配置相应等级的服务、通路、绿地与场地设施。A、居住人口B、人口密度C、容积率D、建筑面积18、按通路的空间位置和服务人口以及相应的道路宽度,住宅区道路可分为()级。A、二B、三C、四D、五19、住宅区的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均与其所()相对应。A、建筑面积B、占地面积C、服务的人口D、地理位置20、住宅区的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要求按“()”设置与布局,即所谓的“公建配建”。A、分片B、分级C、分区D、分档21、现代社区应该从()出发,全方位地改善和提高住区的可居住性。A、生活品味B、生活品质C、生活方便D、生活成本22、()是社区维持维护和改善发展的基础。A、社区生活保障系统B、社区育才与就业系统C、社区交流与参与系统D、社区运营系统23、社区运营系统存在的基础在于住户和管理者的()。A、互利B、互助C、互惠D、沟通24、()是社区运营系统的核心问题。A、经济问题B、财务问题C、社会问题D、发展问题(4)多项选择题1、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等。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E、住宅群落2、住宅区的组成内容包括()。A、住宅B、相关的通路、绿地C、相关的商业、服务、教育、活动、道路、场地和管理等D、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E、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3、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形成社区的条件包括()。A、有一定的社会关系B、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C、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D、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E、较亲密的地缘关系4、住宅区一般均由()几大用地组成。A、住宅用地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道路停车用地D、公共绿地E、场地5、住宅区一般均由()几大系统组成。A、住宅B、公共建筑C、道路交通设施D、绿地E、场地6、按通路的空间位置和服务人口以及相应的道路宽度,住宅区道路可分为()。A、宅间路B、组团路C、小区路D、居住区道路E、过境道路7、住宅区的绿地系统包括()等。A、公共绿地B、宅间宅旁绿地C、道路绿地D、专用绿地E、防护绿地8、住宅区的户外活动场地包括()等。A、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B、青少年活动场地C、老人健身与活动场地D、停车场E、道路9、社区的构成系统可分为()几大系统。A、生活保障B、育才就业C、交流参与D、运营E、社会活动10、生活保障系统包含有()以及基础设施供应保障等。A、基本服务保证B、通行条件保证C、义务教育保障D、住房保障E、环卫保障(5)辨析题1、住宅区的各类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2、居住组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6)简答题1、何谓邻里单位?它分为那几个层次?2、何谓邻里关系?形成邻里关系的原则有哪些?3、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形成社区的条件有哪些?(7)论述题1.试述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关系。2.试述社区在住宅区规划中的意义。3.如何认识社区及其形成条件?(8)案例分析及应用题1、怎样理解社区生活保障系统?2、怎样理解社区育才与就业系统?3、怎样理解社区交流与参与系统?第二单元精选试题(1)判断与改错题1、“组景”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原则的重要前提,“入景”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原则的目的。2、共享既要求大众化,又要求适居性。3、社区的信息交流是公众参与的重要条件。4、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5、住宅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6、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因素。(2)名词解释题1、场所2、公众参与(3)单项选择题1、在住宅区规划中充分地考虑如何()是社区发展原则的基本核心内容。A、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B、建设社区文明C、发展社区文化D、建立完善的服务2、()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A、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B、建设社区文明C、发展社区文化D、建立完善的服务3、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机动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层次。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4、从()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A、满足人的需求B、建设社区文明C、发展社区文化D、建立完善的服务5、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是()。A、场所与空间B、场所与特征C、分区与特征D、分区与空间6、住宅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化的()战略。A、科教兴国B、可持续发展C、跨越式发展D、生态经济7、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A、大众化B、普通化C、个性化D、一体化8、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布局上注意()。A、均衡性与选择性B、均衡性与整体性C、选择性与整体性D、整体性与到位程度9、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A、均衡性与选择性B、均衡性与整体性C、选择性与整体性D、整体性与到位程度10、()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原则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原则的目的。A、“组景”、“入景”B、“入景”、“组景”C、“组景”、“取景”D、“取景”、“入景”11、公众参与是住宅区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A、社区事务B、社区安全C、社区文明D、社区卫生(4)多项选择题1、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总体原则。A、社区发展B、生态优化C、共享社区D、适居性E、安全性2、住宅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有()。A、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B、建设社区文明C、发展社区文化D、建立完善的服务E、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3、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机动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4、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A、适居性B、识别性C、归属性D、方便性E、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5、()是住宅区适居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A、快捷B、卫生C、安全D、方便E、舒适6、在住宅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识别性方面,可以考虑的要素有()等。A、建筑的风格B、空间的尺度C、绿化的配置D、街道的线型E、空间的格局7、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A、共享设施B、共享服务C、共享景象D、公平参与E、公平分担8、公众参与包括()等社区事务内容。A、居民参与社区管理B、社区发展决策C、社区后续建设D、社区信息交流E、社区卫生(5)辨析题1、社区的信息交流是公众参与的重要条件。2、共享既要求大众化,又要求适居性。(6)论述题1、试述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要求。2、试述场所的意义。3、试述自然环境在居住环境营造中的保护与利用。(7)案例分析及应用题1、怎样理解居住环境的文化意义?2、目前在城市规划中,很多地方推出听取公众意见和采纳公众反馈等公众参与的措施;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推出了让散户参与开发设计等新的商业手段,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第三单元精选试题(1)判断与改错题1、居住密度的高低取决于土地价值和土地资源的状况,生活环境质量的定位以及对城市型生活氛围的营造。2、住宅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户外空间。3、整体性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完整全面。4、系统性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在整体上具有相互的关联。5、规律性要求系统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6、可转换性要求在基本关系的作用下具有构成各种具体结构的机能。7、图式表现性则要求能够用图形、图表或公式来表现出研究对象的结构特征和内在关系。(2)单项选择题1、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A、规划的布局B、规划的结构C、规划的整体化D、规划的可转换性2、在住宅区规划考虑的基本因素中,()是一项重要的量化控制指标,它对居住环境的品质以及规划结构的空间与布局形态有着根本的影响。A、居住密度B、人口密度C、建筑面积密度D、建筑密度3、一般而言,越接近市中心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土地资源越紧张的城市其住宅区的居住密度(),环境质量标准越高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A、越高、越高、越小B、越小、越高、越高C、越高、越小、越小D、越小、越小、越高4、在居住密度较高的住宅区其住宅用地的比重应该相对(),在居住密度较小的住宅区其住宅用地的比重可以相对()。A、较小、较小B、较大、较大C、较小、较大D、较大、较小5、适宜的住宅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人/公顷。A、300-600B、300-800C、300-700D、400-9006、住宅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个层次。A、二B、三C、四D、五7、()是人对空间产生归属认同性的基本心理反映,也是住宅区生活空间层次划分的基础。A、领域感B、层次感C、立体感D、区域感8、在住宅区规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
本文标题: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题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7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