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浙江专用知能提升课件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考纲点击】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2.化学用语(1)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离子的名称和符号。(2)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示方法。3.了解胶体的特征与鉴别方法。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自查自纠】①元素②分子③原子④离子⑤胶体⑥氧化物⑦物理性质⑧化学性质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1.核素符号周围数字有何含义?答案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2.乙酸(CH3COOH)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属于四元酸吗?为什么?答案不属于,乙酸属于一元酸。因为一个乙酸分子只能电离出一个H+。3.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吗?答案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还有的是过氧化物,如Na2O2等。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4.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案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三者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即分散质微粒直径。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角度1物质的组成(2013·全国新课标,7D)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氧化物的种类判断:角度2氧化物的类别辨析(2013·四川,2A)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角度发散根据化合物的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②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能电离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角度3化合物的分类(2013·浙江,7B)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1.(2013·四川,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高考印证]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错误;C项,四氯化碳不属于电解质,错误;D项,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分别为甲醛、硅酸钠、氨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正确。答案D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1.(2013·温州高三适应性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石炭酸、石油、烧碱分别属于酸、油脂、碱D.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应用体验]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A项,纯碱属于盐,故错误;B项,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故错误;C项,石油属于碳氢化合物,故错误。答案D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角度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012·山东理综,7A)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1)物质的性质①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②化学性质: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角度2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变化(2012·重庆理综,6)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2)物质的变化①常见的物理变化:物质三态变化;金属导电;蒸馏和分馏;挥发、升华;吸附、盐析、渗析;溶解、潮解;焰色反应。②常见的化学变化: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脱水、变性;干馏;分解、水解、裂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角度发散根据化学键的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2.(高考题汇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012·山东,7A)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2013·福建理综,6B)C.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的过程是化学变化(2012·重庆理综,6)D.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013·天津化学,1B)[高考印证]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淡水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用分馏法生产汽油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Na2SO3中+4价的硫元素被H2O2中-1价氧元素氧化,二者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答案D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2.(2013·山东菏泽一中质检,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应用体验]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如HCl气体溶于H2O的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NaCl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过程只有化学键的形成,二者都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高锰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B项错误;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即Cu+2FeCl3===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C项错误;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有新元素生成的变化属于核变化,D正确。答案D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如:考点三常见的化学用语角度1电子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2013·浙江,26(1)]①原子:②阳离子: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③阴离子:④共价化合物:⑤离子化合物: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角度2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与正误判断(2013·江苏,2C)知识链接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离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如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S2-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角度发散根据离子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微粒性质。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角度3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结构模型的正误判断(2013·江苏,2A)知识链接(1)分子式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如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白磷的分子式为P4等。(2)最简式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的式子,如苯的最简式为CH,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3)结构式是用短线代替电子式中共用电子对并将其他电子省略的式子,如O==C==O和。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4)结构简式是把分子碳碳、碳氢、碳氯、碳氧等大多数单键省略掉,而保留碳碳双键、三键、环状结构(碳氧双键可省略)的式子,通常只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如CH3CH2CH3、CH2==CH2、CH3CH2OH、CH3CHO等。(5)结构模型包括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如CH4的比例模型为,球棍模型为。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高考印证]3.(2013·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O······H]-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A项,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错误;B项,OH-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其电子式为[··O······H]-,正确;C项,表示的是Cl-的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项,铀原子的质量数应为238,正确的表示为:23892U,错误。答案B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应用体验]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O········C········O······B.Cl-的结构示意图:C.NH3分子比例模型:D.HClO的结构式:H—Cl—O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考查考生对化学用语使用正误的判断能力。A项,CO2的电子式为;B项,Cl-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C项,为NH3的球棍模型,D项,HClO的结构式为H—O—Cl。答案B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知识链接(1)丁达尔效应是由胶体本质特征决定的,是胶粒对可见光散射造成的,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2)胶体的聚沉方法:①加电解质溶液。②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③加热、搅拌。(3)电泳现象: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现象,可用于高压除尘等。(4)胶体渗析:用于胶体的分离和提纯。考点四胶体角度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2013·安徽,9C)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角度2胶体的制备方法(2013·江苏,8B)知识链接(1)Fe(OH)3胶体: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Al(OH)3胶体;可将明矾溶于水即可制得,Al3++3H2OAl(OH)3(胶体)+3H+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角度发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由此可知将纳米级的微粒分散于分散剂中也可形成胶体。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4.(高考题汇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2013·四川,2B)B.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与H+、K+、S2-、Br-共存(2013·安徽,9C)C.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2013·江苏,8B)D.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化剂(2012·江苏,5A)[高考印证]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解析FeCl3溶液不是胶体,A项错误;在电解质溶液中Fe(OH)3胶体会聚沉,且进一步与H+反应生成Fe3+,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Al(OH)3胶体不是沉淀,不加沉淀符号,C项错误;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可用于净水,D项正确。答案D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知识体系建构4.(2013·舟山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制得Fe(OH)3胶体B.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均不能通过滤纸孔隙C.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D.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解析胶体胶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答案B[应用体验]高考命题视角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浙江专用知能提升课件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8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