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导学案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
1课题1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课题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教具准备NaCl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NaCl固体、糖、CuSO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课前预习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3.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溶剂是指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要点提示:(1)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是相同的;(2)稳定性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液久置不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2新课导入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l、CuSO4、CuCl2、KMnO4、FeCl3。让学生观察,并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进行新课一溶液【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小结】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活动与探究1】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药品:NaCl、糖、CuSO4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交流现象】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得出结论】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颜色有差异。【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分析小结】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引导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分析小结】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归纳出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见板书设计)。【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蔗糖溶液、NaCl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交流回答】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NaCl溶液中,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提出问题】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小组问题探讨:所有的溶液都是液体的吗?有气体或固体的溶液吗?(不一定,比如空气是气体的溶液,合金是固体的溶液)易错提醒:(1)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2)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不一定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溶质。(3)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4)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如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课外拓展:一些常见的有色溶液:含Cu2+的溶液显蓝色,含Fe2+的溶液显浅绿色,含Fe3+的溶液显黄色,含MnO-4的溶液显紫红色,含MnO2-4的溶液显墨绿色,含Co2+的溶液显粉色,含CrO2-4的溶液显黄色,含Cr2O2-7的溶液显橙色。3解能力是否相同?【活动与探究2】请同学们按教材P27实验9-2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交流现象】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得出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提出问题】把一种溶液放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活动与探究3】请同学们按教材P28实验9-3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交流现象】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振荡后不分层,不沉淀,形成溶液。【归纳总结】液—液互溶,量多为溶剂,量少为溶质。特别提醒:通常水无论量多量少,都是溶剂。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①质和溶剂的确定②液中的溶质、溶剂实例教学板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2.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归纳总结:(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还有温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如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而碘易溶于汽油;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的能力也不同,如碘几乎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3)根据溶液的名称也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的命名一般为溶质的名称后加溶剂,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中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食盐水”中食盐为溶质,水为溶剂。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是水,如“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为溶质,水为溶剂。4教学板书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也不同。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5.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及其性质,以及溶液的组成。教材习题解答练习与应用(P32)1.(1)BD(2)D(3)B2.硫酸铜水碳酸钠水氢氧化钙水乙醇水氯化钠水3.不会出现浑浊。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难题解答【例1】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解析】水中滴入红墨水振荡后,水呈红色,加入乙醇,能清楚地观察到乙醇与水是否有分层现象;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加入乙醇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乙醇在红色水的上面,要想证明乙醇溶于水,需要振荡。【答案】(1)是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有分层(2)应该用胶头滴管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有振荡而直接混合(3)振荡试管后静置一会儿,发现上面无色液体变红,分层现象消失。【例2】在进行碘与高锰酸钾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①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⑤【解析】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颗粒的大小只是会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对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在探究碘与高锰酸钾溶解性大小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溶剂的质量及种类。【答案】C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探究常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而进行逐一探究。5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溶液开始着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基础,通过从宏观现象的领悟到微观分析的提升,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溶液知识体系,通过课堂有效的科学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应用价值,也使学生对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知识拓展: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1)接触面积:一般认为,如果溶质和溶剂的接触面积较大,其溶解速率比接触面积小时要快。(2)温度:大多数物质在热的溶剂中的溶解速率要比在冷的溶剂(同一种溶剂)中快。(3)搅拌:在实验室中做溶解实验时,一般都需要用玻璃棒来搅拌,以加快溶解的速率。
本文标题: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导学案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8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