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面对考卷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考试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现象,但问题是焦虑只能适度,而不能过度,焦虑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学习效率。2、帮助学生了解考试焦虑紧张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找出自己3、让学生了解考试焦虑紧张对身心的危害,帮助学生针对其引发的原因掌握调节考试焦虑的方法。二、理论分析: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而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对考试焦虑紧张的情绪,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这是一种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让学生了解考试焦虑紧张情绪的具体表现,掌握克服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三、教学过程:1、做游戏,初步体验⑴师述: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⑵述: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⑷小结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2、引导学生:师述: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⑴那么同学们,你们在考试的时候会不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共同讨论一下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以及克服的方法。出示:轻松面对考试关。⑵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情景剧:考试,欢迎五位小演员出场。(学生表演)五位同学演的好不好,让我们再一次给他们鼓掌。情景剧看完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说说自己考试中有哪些紧张的表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考试的紧张表现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想去小便拿到考卷时心里怦怦乱跳考试时手心出汗,手发抖,头晕有时看错题漏题考试后担心做错题对答案⑶师述:考试焦虑是阻抑个体认知活动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它会分散和阻断注意力,影响回忆过程,而且过度的考试焦虑对思维过程还具有瓦解作用。从而使考生难以有效完成正常的应试任务。而经常性的考试焦虑容易转为慢性焦虑,它使人意识范围变得狭窄,自卑感加重,容易退缩和胆怯,或变得敏感、易冲动。情绪不稳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力及学习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神经衰弱、胃炎、溃疡等往往是经常性的紧张,过度兴奋所致。可见预防和消除考试焦虑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对有效应试及紧急关头镇定自若地处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克服紧张的方法。(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出示: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C、注意学习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睡眠,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增加考试自信心。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G、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按照先后顺序答题,碰到比较难的题目可先跳过,先做容易解答的,避免在个别困难题目上停滞。H、学会自我调节,考试中如果出现因过度紧张引起的头晕、出汗、身体发抖等情况,可先休息片刻转移一下注意,或采用腹式呼吸法做深呼吸,以放松紧张的身体和情绪。I、考完后不于他人对答案,将注意转向下一场考试。师述: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种减轻紧张情绪的自我调节技术。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D、做自我调节操:(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4、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5、完成游戏师述:最后我们要完成课前没有完成的过独木桥游戏,希望第二次没有通过的同学利用自己学到的自我调节方法,勇敢的通过独木桥,战胜这个心理障碍。(没有通过的学生过独木桥)6、课后完成《考试焦虑自评量表》问卷测试,了解自己对考试的紧张程度。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考试焦虑紧张情绪的具体表现以及危害,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第二课小小成功也快乐教学目标:1、学习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努力实现目标。2、懂得要取得成功,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3、懂得反思自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学习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教学难点:懂得要取得成功,要实现目标,就要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学习的话题。导语: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你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呢?有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的学习制订计划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与小强是怎样对待学习的。1、同桌两人分别做“小明”和“小强”,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P1)2、提问:小明为什么发愁呢?小强又是怎样开解他的?你同意小强的看法吗?为什么?3、假如是你,你打算怎样帮助小明解决他的烦恼?一、反思自我,认识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点与不足,并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过度:小明听了大家的意见后,马上行动起来,写下了自己二年级时候学习好的表现及学习不足的表现,并根据自己的不足做了一个新学期的学习计划。究竟他的学习计划合不合理呢?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能帮他改一改吗?1、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读一读小明制订的学习计划,然后再提出修改的地方。2、你也能像小明一样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吗?请你回忆自己二年级时候的表现,并把学习好的表现及学习不足的表现写下来。3、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点与不足读给同学听听,让他们帮自己检查一下有没有缺漏。4、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写在P5,然后请同桌帮忙看看哪些地方合理,哪些地方不合理。第三课滴水穿石的力量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体验。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上需要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活动说明:1.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2.难点: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在活动中感受到的内心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意志力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3.活动准备:准备黄豆、赤豆、黑米、白米、小红旗若干。活动人数:20人活动场地:多功能厅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常会遇到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它。可是要克服困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下面我们来做两个游戏,体会一下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2)进行游戏。把黄豆和赤豆混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分拣出来。试一试你花了多少时间?(3)小结、交流。先由教师发问:“同学们,你们在分拣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啊?你们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大家交流一下想法好吗?”同学们进行交流,各自谈谈在分拣时遇到的困难和感受。教师作小结:“好,大家都谈了很多自己的体会,从这个活动中也感受到了锻炼人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做一个类似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同前面那个游戏相同,但难度更大一些,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2.分拣比赛。分别取一把白米和一把黑米,并把它们混在一起,然后分拣开来。试一试你花了多少时间?学生在分拣时,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发现已完成分拣任务的同学,就在他拣好的米堆上插上一面小红旗,并报出他所花的时间;没有拣完的学生继续分拣,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分拣完毕。3.学生进行交流。(1)教师发问:“在这次比赛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2)学生们对此进行讨论、发言。(3)教师特别提出:“在这次比赛中,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固然值得祝贺,但最后一名完成任务的同学精神更加可嘉,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好吗?”(4)学生作自我表露。4.教师宣布最先完成的同学获得“优胜奖”,而坚持拣完的最后一名同学获得“意志奖”。5.教师对这次活动作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很成功,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许多想法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感受,也说明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确实体会到了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它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而且对我们将来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是成功的必要品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意志力的锻炼和培养。”第四课管好我的“小金库”活动设计意图:合理使用和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基本消费管理技能的记账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记账,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零花钱的变化情况,检查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是可以节约的,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乱和混乱。同时,记账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掌握这种技能对管理自己的生活是有益的。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记账的手段来合理消费。活动目的:1.帮助小学生学会基本的消费管理技能──记账。2.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活动准备:1.提前两周要求学生对这段时间的消费行为进行记录。2.准备一份一周的收入和消费记录表。3.准备几份小奖品。活动方法:讨论法、评议法。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两周前老师要求你们真实地记录半个月中的消费情况,你们完成了吗?好,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汇报会──‘学做小会计’。”2.课堂操作。(1)“合格小会计”评选活动。①每人针对自己的账目表统计:总收入是多少?总支出是多少?余额是多少?用于学习、娱乐、生活、社交等方面的费用各是多少?②小组评议:看一看哪个同学的账目记得最清楚、准确;每组评出一名“合格小会计”,进行全班交流;给“合格小会计”发奖。③教师小结:刚才,几个参加交流的小会计账记得很好,很清楚,也很准确。那么这些钱用得是否合理、恰当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2)“最佳消费者”评选活动。①根据每人统计出来的数据,小组讨论:哪些项目的开支是合理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参加班级评选活动)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最佳消费者,给予奖励。(3)评一评,他是合格的小会计吗?①出示一张一周的收入和消费记录表。②评议:这账目记得清楚、准确吗?这个同学哪些开支是合理的?哪些开支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你对这个同学的消费有什么看法?日期收入(元)来源支出项目金额(元)余额(元)备注7月2日5.00爸爸给玩游戏机5.000.007月3日50.00爸爸奖励买书包30.0020.007月4日//买冷饮5.0015.007月//游泳10.005.005日7月6日2.00借买零食7.000.007月7日5.00向妈妈借还钱2.003.007月8日//买书2.500.50总结和建议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我们掌握了记账的方法。你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这可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起监督、帮助、改进的作用。课外作业从现在起对自己的零花钱实行记账管理,要坚持下去。第五课我的事我来做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0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