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漫步在无人区》课件3
第11课漫步在无人区基础自主学案一、字音辨识阒.无一人(qù)橘.子(jú)嘈.杂(cáo)喧嚣.(xiāo)篱笆.(bɑ)露露.天lù露.马脚lòu间间.或jiàn间.不容发jiān卡关卡.qiǎ贺卡.kǎ吭吭.声kēnɡ引吭.高歌hánɡ混混.水摸鱼hún混.乱hùn二、字形辨认岩jiānɡ浆船jiǎnɡ桨隐bì蔽bì弊端水lónɡ龙头牢lónɡ笼jiào轿车jiǎo矫健chè撤退车zhé辙清chè澈联luò络Luò洛阳lào烙印三、词语释义①阒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卷土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呆若木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显而易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四、背景探寻巴以战争的历史由来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在闹水荒,正如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说的那样:“中东地区水比石油更重要。”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很快意识到水及其源头对于其生死存亡的作用,并数度为此发动战争。在1967年的巴以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占领了约旦河水资源的大部分,并在1978年和1982年对黎巴嫩开战,企图掌握利塔尼河的控制权。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围绕水资源问题,巴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课堂互动探究1.(1)这篇特写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课文中有两处用到了第二人称,请找出来并体会一下这样运用的好处。【提示】(1)这是一篇亲历式的报道,文章笔下所记录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主要用了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把自己的采访经历直接展现给读者,这样写可以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富有多方面的感观冲击力。(2)一是“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二是“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这两句一个诉诸视觉,一个诉诸感觉,通过第二人称的运用,作者巧妙地将读者直接拉进景物中,用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读者的感观去感受,拉近了环境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2.第一段中的“寂静”与第五段中的“嘈杂”是否矛盾?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理由。【提示】不矛盾。因为“只有人的声音……才能打破这死一样的寂静”,“没有人,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这块天地里,死一样的寂静永远也不会消失”。3.面对这场48小时的劫难,战争的双方——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分别具有怎样的心态?课文是怎样刻画的?【提示】巴勒斯坦人充满了对以色列人的恐惧,在片刻的休整之中,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对他们的心态的描写与刻画主要是通过直接引用他们各自的语言表现的。4.本文标题为“漫步在无人区”,从文章看“无人区”并不是真的无人,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倾向性?【名师点拨】战后,留下的曾经与人有关的景物空白呈现在作者眼前,没有了和平时期生活的人们,有的只是战争双方的士兵和逃难的灾民,但这些人已不是作者希望看到的过着正常人类生活的人,所以即使有人,作者仍然称这块地区为“无人区”。对这场战争,作者持有的倾向是反对,是憎恶,对战争双方是同情。在文中作者刻意描绘这一地区环境的美好,人们在这里曾经生活得平静而富足;包括双方士兵对战争的态度也是迫不得已,也有茫然与不满;对双方士兵和人民的描写,体现了这场战争的发动不是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和作者一样,想过和平安宁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新闻分析:巴以冲突为何再现小高潮?2011年08月20日新华网热点新闻追踪新华网加沙8月20日电(记者吕迎旭陈序)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就像两个长期不合的邻居,炮来弹往是常有的事。自本月18日以来,双方的冲突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小高潮。截至目前,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而加沙向以南部发射的火箭弹也达到20多枚,造成至少10人受伤。此次冲突的起因何在?是否会进一步升级?以南部受袭是起因18日,以色列遭到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连环袭击。首先是一辆开往以色列南部与埃及交界处城市埃拉特的公共汽车遭到开枪射击,造成数人死亡。此后不久,在埃以边境行驶的以色列军车受到枪击和路边炸弹袭击。此外,埃拉特附近一辆私家车遭袭,车内数人伤亡。据以方消息,这一系列袭击事件至少造成8名以色列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以色列军方和警方披露说,大约10名到20名武装人员参与当天的袭击活动,在与以色列反恐部队的枪战中,数名嫌疑人被打死。以称袭击源头在加沙以色列南部袭击事件发生后,以官员认为,袭击者来自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他们经由西奈半岛潜入以色列境内,并实施了袭击。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说,“加沙地带仍是对以威胁的源头”,以色列官方誓言将全力反击。虽然控制加沙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此予以否认,但袭击事件发生几个小时后,以军立即开始对加沙地带进行报复式空袭。在以军18日下午对加沙地带南部进行的轰炸中,一处民房遭袭,巴勒斯坦武装派别“人民抵抗委员会”的领导人阿布·阿瓦德及其助手被炸死。随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以南部系列袭击案的主谋被打死。他同时表示,这仅仅是进行回击的第一步。巴分析人士认为以欲转嫁国内危机19日,以色列又对加沙地带包括哈马斯训练基地的多个地点持续轰炸,截至目前,轰炸共造成1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巴方分析人士认为,以南部系列袭击事件暴露出安全形势恶化的西奈半岛才是以安全的最大威胁,而非被严密封锁的加沙。以方在非常清楚这一点的情况下,仍然认为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应为袭击事件负责,这是以色列的一贯做法,目的是为了转嫁国内正在经历的社会危机。自7月中旬以来,以色列民众开始举行抗议物价上涨等的示威活动,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游行规模由数千人发展成数十万人。而抗议诉求也由开始的抗议房价过高转为后来的要求进行社会福利改革,给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巴内部呼吁克制升级可能性小当地观察人士认为,从巴以双方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冲突继续升级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加沙地带,由于地区形势变化,哈马斯目前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不希望此时与以方发生军事冲突。哈马斯此前一直试图阻止加沙其他小武装派别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19日表示,目前该派别正在加紧与其他各武装派别进行协商,促使其放弃向以南部发射火箭弹,平息局势。哈尼亚还呼吁阿盟秘书长和埃及、卡塔尔领导人以及联合国介入,防止巴以冲突再度升级。观察人士认为,以色列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通过对加沙的迅速打击,以政府获得国内民众的赞赏。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已经出现呼吁停止游行的声音,这对于维护以国内局势稳定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漫步在无人区》课件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2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