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街道办事处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x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xxx街道办事处,位于xx区东部,版图面积12.7平方公里,5个社区居委会,6.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000余人。建设和谐、稳定、安全的政治环境,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街道办事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如何创新理念,强化措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重大的课题。近年来,我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把抓好辖区稳定、推进城市化进程,做为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有力的促进的全办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近年工作开展情况随着全国上下改革开放,以及xx新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辖区稳定工作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由原来的邻里纠纷、干群关系转变为追求经济利益、民主权力和政治地位为主的矛盾体系。即是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转变为利益杠杆为调节体系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工委办事处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辖区稳定、安全工作(一)倒序选社区,重心下移,合理配置包社区工作资源与力量办事处紧密结合东区开发实际,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落实一岗多责,合理配置包社区工作资源和力量配比,职务越高的包情况越复杂的社区。即将现有5个社区分类、排队,确定现有14名班子成员和副科级干部任包社区组长,再由班子成员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优秀中层中,选出其余12名包社区组长。这12名包社区组长,得票少的先挑社区,班子成员和副科级干部排名在后边的再挑社区,以此类推,职务越高的任务越重。同时,经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包社区工作落实一个“包”字。同时要求工作重心下移,包社区干部、社区主任,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改变以往凡事即找主要领导要解决办法的无序局面,既提高了办事处干部在社区中的威信,又不断锻炼、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及时发现,适当调整,集中开展重点社区居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办事处加强了重点社区居委会整治工作,将解决近年来xxx和xxx积压遗留问题,当做当前首要任务来抓,群众集体反映强烈的1个社区,配强力量,集中开展重点社区整治活动。(三)健全网络、点面结合,确保重要时期稳定工作不留死角迅速建立三个网络,即情报信息专群网,党工委书记、分管书记、信访助理、居委会主任;重点责任防范网,对几个重点部位,每个部位一名居委会主任,一名派出所副所长负责;综合整治排查网,各包社区干部负全责,实行日报告,周汇总制度。及时有效解决萌发的问题。各社区、包社区干部,划片分组,对辖区娱乐场所、各种练习者,及其它重点人员,实行24小时巡视或监控。同时,向科技要警力,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实完善三级防控网络,层层签定责任状,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并举措施,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办事处又新增治安探头36个,有效改善了辖区治安状况。同时,加大辖区安全监察力度,特别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健全机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把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定位在宣传教育培训上,增强各行各业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及处置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加大安全生产监察力度,织密安全监察网络,做到无死角、无疏漏。二、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卓有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机制、政策不配套及滞后等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一是面对经济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暴富的榜样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这种欲望与能力的不足,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这就导致不讲信用、坑蒙拐骗和偷盗抢劫丑恶现象的增加。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们明显感觉到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三是文化上的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居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社区社会分化带来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居民的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亦面临分解与重建的过程。但是由于规范的制定远远落后于变革的速度,特别是社区文化相对缺乏,赌博迷信,及与之相对产生的形形色色处于正斜边缘的教会,正悄悄蔓延,成为诱发多种不稳定因素的社会毒瘤。四是组织上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社区社会结构,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社区社会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组织结构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及异质性特点十分明显。实际情形是社区政治体制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组织,在社区政治结构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别是乡镇职能机构受限太大,还不能真正实现依法办事,各职能站所大多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临时应急成立的机构,如城建办、安检所、信访办、610办公室等机构,大多只有协调、教育职能,在处理群体事件及安全检查时力度不够,遇到不配合等问题时只有逐级上报,而没有处罚措施等强制措施。四是乡镇办多重管理职责不清,许多企业只服从系统管理不配合办事处的工作。五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个别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私营企业,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虽然也配备了安全人员,制度也上了墙,但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三、采取的措施(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综治配套组织实践证明,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发扬党内民主,扩大群众参与,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社区治保会、社区调委会等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选好配强治保会主任、调委会主任,充实人员力量坚强业务培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们的地缘、人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基层农社区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组建治安义务巡逻队,充分挖掘民力资源,利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组织志愿者队伍,结合各地实际,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要发挥派出所、社区保安队,作为治安巡逻的主力军作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完善健全辖区群防群治网络。(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区自治组织通过社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户、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社区,推动辖区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学校教育,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预防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完善社区组织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深入实施社区务公开工作,提高社区公务的透明度,保障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力和民主权力。(三)加强法治宣传,完善普法教育体系针对辖区群众的特点,以普法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都要有创新。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着眼提高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社区、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着重抓好五大类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一类是民主政治类的法律知识,二是维护稳定类的法律知识,三是民事经济类的法律知识,四类是基本国策的法律知识,五是生产类的法律知识。通过这些与辖区工作、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社区干部和普通社区居民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式进行,对普通社区居民则可由社区干部带动学法,向社区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线电视、远程教育、广播、宣传栏、图片展览、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普法教育渗透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普法的组织领导方面,农社区基层组织应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社区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普法考试制度,落实一个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建立一个固定宣传栏,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经费等,从而推定普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加强社区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从源头上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控制。(四)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的救助,完善保障措施实施社区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致病和因病反贫,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努力提高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推进零就业工作,扩大就业面,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推进慈善分会和爱心助学基金建设,扩大收益面。(五)加强司法介入力度,深化平安创建工作推进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效,在创建特色、探索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每项活动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营造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调委会、治保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为农服务的法律援助职能,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防范控制措施,防止、减少重新犯罪;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心建设,做到“底子清、台帐齐、责任明”。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社区恶势力,坚持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提高防范水平,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技防促防范,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装置等高科技手段,对要害部位和要害部门实行全天候监控,提高专业防范水平。(六)加强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建设,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领导,提高科学判断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矛盾纠纷的现状、性质和形势,是正确化解矛盾纠纷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总体上看,目前全办社会相对还比较稳定,各类矛盾纠纷处于可控状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快,新问题、新矛盾还会不断产生。有的群众之所以“集访”和“缠访”,是一种对改革和发展引发出来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上访。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纠纷,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法律手段,坚持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侵权、谁补偿的原则,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整合资源,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由于体制的原因,调处矛盾纠纷的部门较多,形不成合力,导致有些群众“宁访人不访法”,大事小事找党委和政府,甚至长期“缠访”。因此,应建立市、区、办、社区四级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集中排查,综合分析,分类指导,明确责任,以政策和法律的形式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启动信访、行政复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程序,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各种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遵循“案结事了”的原则,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摸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加强司法信访联动中心建设,发挥综合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农社区社会稳定评估预警体系。创新解决矛盾的体制改革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纠纷双方自主谈判协商制度,由乡镇办或社区为纠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鼓励纠纷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之形成制度(章程)。探索从法律服务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即政府面向社会将纠纷作为标的进行招标,由中标的社会法律中介机构负责解决纠纷。总之,维护社区社会稳定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对我们基层党工委执政和工作能力的检验,我们一定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维护辖区稳定各项工作。
本文标题:街道办事处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5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