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4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专题四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阶段特征核心整合名师在线阶段特征——划分阶段总结特征阶段特征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社会在屈辱中向近代化迈进表现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经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思想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主流思想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及社会礼仪受到冲击核心整合——归纳知识整合视角一、两次鸦片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影响①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③思想上,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过程①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②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二、三元里抗英1.原因: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2.概况:1841年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队伍抵抗英国侵略,由于当地政府逼迫而解散。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的解体(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开始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3)表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洋行大量增加;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4)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1)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企业的诱导途径(1)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代表(1)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2)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特点(1)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2)从工业部门结构看,基本是轻工业(3)从设备、技术、经营管理上看,对外国技术依赖严重(4)深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迫影响(1)经济上,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2)政治上,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诞生)学法指导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四、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林则徐:他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相继问世。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五、近代初期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西装和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居住建筑出现西化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交通与通信的进步(1)交通: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2)通信: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归纳总结近代以来影响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视角整合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开始出现。(2)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3)生活上,近代化的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对统治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哪些?提示:(1)政治上,汉族地主和洋务官僚得到重用。(2)经济上,政府兴建了大量近代企业。(3)外交上,被迫打开国门,外交逐渐近代化。名师在线——明确考向点拨方法考向探究考向全球史观角度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典例】(2013年重庆文综,6)如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分析图片可知1843~1847年英国输入中国的产品呈增加趋势,且增加幅度较大,其原因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五口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而1848~1852年呈下降趋势,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答案为B。主题深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中国西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政府资产阶级势力弱小,封建政府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征收重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自由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市场统一技术依赖西方技术,国内人才不足教育发达,技术先进国内环境资金缺乏原始资本积累,资金匮乏拥有雄厚的资金,金融业发达国际环境缺乏国际市场的开发,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的海外利益史料解读【史料】1877年,驻英公使郭嵩焘连上两道奏折,请求朝廷主持禁烟,两广总督刘坤一在一封私人信函中如此评价郭嵩焘的建议:“郭筠仙侍郎禁烟之议,万不能行。即以广东而论,海关司局每年所收洋药税厘约百万有奇,讵有既经禁烟仍收税厘之理!此项巨款为接济京、协各饷及地方一切需要,从何设法弥缝?……顾据实直陈,必触忌讳,不如暂缓置议,想朝廷不再垂询。”——《刘坤一集》【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坤一为什么认为郭嵩焘的禁烟之策“朝廷”会“不再垂询”?【解读】解读项目解读结论史料来源信息洋务派代表、清朝重臣问题限定信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刘坤一认为”考查主题信息清政府允许鸦片贸易的原因史料有效信息(1)从刘坤一主张“万不能行”和“想朝廷不再垂询”可以得出“清政府支持鸦片种植”的结论(2)从“此项巨款为接济京、协各饷及地方一切需要”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鸦片财政关乎清朝的国库收入和地方的开支”的结论(3)从“讵有既经禁烟仍收税厘之理”可以得出“如果禁烟就没有理由再收厘金(税源锐减)”的结论结论:鸦片的种植得到了清朝中央和地方大员的支持;鸦片财政关乎清朝的国库收入和地方的开支;如果禁烟就没有理由再收厘金(税源锐减)。点击进入随堂演练点击进入限时训练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4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8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