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6单元第3课历史选修2人教版精品课件21份
第三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1、清末“新政”的背景(1)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使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2)清政府面临的统治危机2、“新政”的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以维持清廷的专制统治(一)清末“新政”3、主要举措“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4、“新政”的特点(1)主观目的发动性(2)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3)客观影响的进步性(4)实际作用的背离性(二)“清末新政”(1901-1905年)1、主要措施:(1)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2)兵制:编练新军(3)学制:废科举,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4)经济: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2、评价:(1)有一定进步性,但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2)大量增加捐税,促使人民不断反抗(三)“预备立宪”(1905-1911年)1、“预备立宪”的历程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但无实际方案1907年中央设资政院、各省谘议局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皇族内阁”出台2、“预备立宪”的实质借“立宪”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遏制革命形势发展。3、“预备立宪”的后果立宪派分化,朝廷汉官离心,使清朝专制统治陷入孤立境地。代表资产阶级上层的乡绅与大资本家、保皇派为主要成员,抵制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立宪派: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3、代表人物:邹容、陈天华、章炳麟2、思想武器:西方民主思想、三民主义1、条件:(1)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2)民主改革与革命运动的推动(二)革命团体、政党的涌现1、一批革命团体相继成立2、中国同盟会成立(1)时间、地点:1905年、东京(3)政治纲领:十六字纲领(2)性质:全国性统一资产阶级政党(4)三民主义的形成(三)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1、思想斗争:与保皇舆论的论战2、政治斗争:组织举行多次起义(四)武昌起义和清帝退位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结果:成立中华民国,清王朝宣告终结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一)列强干涉革命的方式和步骤1、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原因:担心失去在华实际利益2、“严守中立”,积极扶植代理人(1)列强改变对华策略的原因①中国革命形势发展迅速②列强内部分裂,难以合作与协调行动(2)列强选袁世凯做代理人的原因①袁世凯的政治、军事实力与野心②袁世凯能够保护列强在华利益③袁世凯得到封建势力的支持3、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1)军事:加强在华军事力量(2)外交:拒不承认中华民国与南京临时政府(3)财政:拒绝将海关税收等款项交给南京临时政府(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国外:帝国主义的支持2、国内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对革命党的进攻3、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4、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三)辛亥革命的意义1、性质: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2、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人民的观念的变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本文标题:第6单元第3课历史选修2人教版精品课件21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9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