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历史课件把握高考趋势提高复习效率高三历史课件
把握高考趋势提高复习效率十二中唐云龙一、新高考历史试题新在哪里?1、从形式上看:新材料、新情景2、从立意上看:以能力立意为导向3、从内容上看:(1)传统内容出新:从新角度、新价值观出发(2)开拓新领域:如社会史、妇女史、生活史4、运用新史观,纠正旧认识,形成新认识。(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二、关于新材料、新情景1、形式多:2、直接引用原始材料、综合材料、改编材料(2008江苏历史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10.(2008山东基本能力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1.(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3)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8分)(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2分)(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4分)(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2分)答:(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景等。(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原的。(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它考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4.(2008山东文综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C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8.(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7)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C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历史漫画2.(2008北京文综18)观察图7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B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④现存建筑主体建于清末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真实图片与说明相结合6.(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9)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A曲线图2.(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14)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D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3.(2008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D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彩瓷作坊4微商会馆6.(2008广东历史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单位:钱图表一(2008天津文综19)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B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0105016005425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B.工业化进程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图表二三、能力立意为导向1、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1.(2008全国Ⅱ卷文综18)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2008海南历史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B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2008江苏历史24选做题B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答:⑴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2分)⑶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11.(2008北京文综39第(1)小题)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晚期,德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1886年到1890年间,德国六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德国依靠高度合理化的生产体制,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从英国人手里夺得。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大量资金,使它们能够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机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1)概括上引材料所述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答:政府扶植经济发展;建立合理化生产体制;鼓励利用先进科技成果。4.(2008广东历史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据耶金等《制高点》。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答:(1)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首要责任发生变化。13.(2008重庆文综37题第(1)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入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瀑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板以观之。——《旧唐书》(1)根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4分)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采取上述态度和举措的原因。(4分)答:态度:隋炀帝置百姓于不原,仍然征发兵役,徭役;唐太宗关心民间疾苦,重视赈灾。举措:减省诸司进奉(戒奢从简);减轻徭役;救济灾民;亲临灾区了解灾情。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具有“存百姓”的思想。18.(2008宁夏文综41第(1)小题)(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鈞编《康有为政论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答: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仿效日本,更易见效。19.(2008山东文综29第(1)、(2)小题)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间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分)(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的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答:(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2)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对历史事实、现象、结论准确判断的能力1.(2008全国文综Ⅰ卷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BA.姚莹B.徐继畲C.郑观应D.严复(2)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对历史事实、现象、结论准确判断的能力1.(2008全国文综Ⅰ卷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B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2)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对历史事实、现象、结论准确判断的能力(2008江苏历史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C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2)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对历史事实、现象、结论准确判断的能力11.(2008江苏历史7)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D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2)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对历史事实、现象、结论准确判断的能力1.(2008广东历史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2.(2008江苏历史1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课件把握高考趋势提高复习效率高三历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0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