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战后中苏关系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战后中苏关系作者:李群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8刊名:西伯利亚研究英文刊名:SIBERIANSTUDIES年,卷(期):2002,29(2)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3条)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9952.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995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994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栾景河.李福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比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2)中苏两国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关系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反映了人民革命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了完全新型的关系,标志着中苏关系从此走向一个全面合作的历史时期.通过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同中国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比较来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双方在充分协商、积极对话的基础上产生的,所强调的不仅是同盟,更是互助与合作.2.学位论文符常俊王世杰与战后中苏东北问题的交涉(1945·8-1946·5)2001王世杰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抗战爆发后,他开始介入中国的外交事务,1945年7月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从而介入了战后中苏东北问题的交涉.战后中苏东北问题的交涉是国民政府善后外交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到中苏撤军交涉与经济合作谈判,王世杰参与了交涉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的全过程.在交涉过程中,从维护国民党的党派利益出发,他竭力主张维护中苏关系的大局,反对与苏联决裂,更反对军方强硬派对苏对共的武力叫嚣.另一方面,国家利益和历史责任问题同样影响着其政策理念,因而他又不同意在战利品及经济合作问题上向苏联妥协让步,反对苏联曲解条约.但在当时美苏对抗的国际形势下,王世杰无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3.期刊论文李志学从屈辱妥协到独立自主--《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比较研究-学习与探索2002,(3)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现代中国外交史上一段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外交历程的重大转折.前者是二战期间苏联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美英绥靖政策及蒋介石磕头外交等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后者是冷战开始后苏联调整对华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一边倒外交政策背景下签订的,维护了国家民族权益,揭开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序幕.4.期刊论文廖芳芳《大公报》视野下的1945年的中苏谈判-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1945年,中苏谈判及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大公报作为当时中国舆论界较有影响的大报,对此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详细和及时的跟踪报道,不仅让广大民众及时了解国内国际情势.而且宣示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与广大民众一样对和平的渴望与社会安定的诉求.5.学位论文周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述评2007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苏联的学习,很快形成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这个热潮盛行于1953年至1955年,1956年以后有所降温,但一直延续到50年代末。50年代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不仅是建国以后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对新中国本身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对50年代初期学习苏联的缘起、过程及后果等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第一,本文探究了新中国学习苏联的缘起。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缔结,标志着两国建立了同盟关系,也打开了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序幕。两大阵营的对立、苏联模式的示范作用、新中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及为了获得经济技术及其他援助,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我国在50年代走上了全面学习苏联的道路。第二,本文概述了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经过、方式和内容。新中国向苏联学习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中国学习苏联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广泛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先进经验,大规模、全方位地聘请苏联顾问和专家,大量派遣各类人员赴苏进行学习和考察等。中国向苏联的学习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在50年代初期,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带有时代的烙印,把苏联模式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样板,在学习苏联中存在着照抄照搬的现象。第三,深入探讨了中国在学习苏联过程中的创新之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许多方面学习苏联经验,确立了苏联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在各行各业掀起学习苏联热潮的时候,我们党并没有完全被热潮所吞没,而是结合中国国情,采取一系列有别于苏联的方针与政策,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内,保持独立性,并有所创新和发展。第四,对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评价。本文认为对学习苏联进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有失偏颇的,学习苏联经验是利弊共存的。50年代学习和直接借鉴苏联经验,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让新中国的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促进了两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苏联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学习苏联的热潮中,没有将苏联某些好的经验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存在着盲目迷信苏联、迷信斯大林、照搬苏联模式的现象,产生了一概排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验的错误倾向,而且受苏联赶超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总结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苏联经验得失的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新中国建设向苏联的学习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任何国家在借鉴别的国家的经验时,不仅必须同本国国情相结合,而且必须既借又鉴,在借鉴别国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模式,这是借鉴的根本目的。引证文献(1条)1.邱海燕1945—1949年国民党政府对美国扶日政策的态度[学位论文]硕士2005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井冈山学院图书馆(wfjgsxy),授权号:9ea6d378-e6cc-45a5-ad5b-9e1900e7e1de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4日
本文标题:《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战后中苏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2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