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听课、评课、说课实施计划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直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领导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优点,并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老师之间更好地互相切磋教技,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一、听评课的注意事项(一)听课的注意事项1.听课是检查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之间要坚持相互听课,取长补短。2.听课前原则上应自行先调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务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听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听课过程要做好记录,听课后要写好评议,不能只听不评。3.听课过程中,尊重讲课老师,认真听讲,不与其它老师谈话,不得在课堂上议论探讨,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4.听课后,讲课者要积极主动向听讲者征求意见,虚习学习,2改进教学,听课者要客观求实,做到公正评价。5.听课内容要求:看授课教师是否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授完课后是否达到目标。(1)看导入:导入方法有点题型、悬念型、趣味型。导入遵循的原则有目的性、启发性、关联性、艺术性、机智性。是否精彩,引人入胜,赏心悦目,听了心情愉快,是否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紧扣主题,是否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知识的氛围。(2)看目标设计:是否遵循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是否恰当;(3)看教法、学法: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否充分体现,是否将知识操作化,突出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媒体及课件运用是否合理、科学、有效;(4)看课堂巩固练习:是否灵活性、多样性,是否诊断和反馈结合,消化的巩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看课堂小结:是否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了总结整理,是否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6)看模式: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是否模式结构合理,是否效果突出。6.听课时,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工具。如没有特殊情况不中途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7.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所有听课者均应写听课简评。(二)评课的注意事项31.评课是相互了解学习、共同切蹉提高的有效途径,全组科任教师有责任做好评课工作。2.公开课后要进行说课、评课活动,做到每听必评。先说课、后评课。3.评课应事先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课的针对性,不可漫无边际,不可蜻蜒点水。评课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开公正,客观准确,不可互相吹捧,并不可有意贬损。4.听评课与教研教改相结合,对存在问题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列出教改专题,实践探索总结,改进教学,提高效率。评课要做好记录,会后要归纳整理,及时反馈,力求改进和提高。5.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充分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评课既不能一团和气,也不能吹毛求疵。6.评课要以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指导,从执教者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评在要害处。7.评价与建议要求:①从教学思想、学科思想、教法与学法、教学组织结构、教学效果等主要教学因素进行定性评价;②要针对教师学科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议,目的是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4二、听课、说课及评课活动安排综合组第八周公开课安排(说课及评课安排在周四中午2:00进行。)综合教研组2017年3月22日星期一4月17日星期二4月18日星期三4月19日星期四4月20日星期五4月21日第一节格桑曲珍六(1)品第二节高春燕六(3)品尼玛卓玛六(2)品第三节米玛六(4)品嘎卓玛五(3)品第四节刘平安四(1)科阿旺益西二(3)品第五节达瓦卓嘎一(1)品
本文标题:听课、评课活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3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