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
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两个棋种都是三十二个棋子,但在棋的种类及走法上异同不少。(1)炮。中国象棋中有这个兵种,需隔子才显威力;而国际象棋没有。主要原因是:①中国古代发明“火药”早,被用于军事早。而西方运用火炮时国际象棋已基本定型。②中国古时城市是统治存在的象征,城墙厚大,火炮是攻坚所需;在西方诸侯喜城堡,回旋余地小,更重人的因素。(2)后。国际象棋中有这个兵种,而中国象棋没有。后站在王旁边,横、竖、斜均可以走,最多可以控制1/3的战场。西方著名的就有埃及、英国、丹麦、瑞典等女王。尽管后是威力最大的棋子,说到底仍没有王重要。而中国封建历史就是一部“父权的历史”,妇女是不允许上战场的,也更不允许参与政务,古代中国,妃嫔媵嫱只处于被玩弄的地位,不知道武则天时期的象棋如何?(3)士。中国象棋中有这个兵种,而国际象棋没有。在中国象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离帅府近的,越有名无实;越靠近“基层”的,越出类拔萃。中国象棋的“士”是宫廷卫士,司“九宫”安全,不离“帅(将)”左右。“象”是臣相,只能于本土飞来飞去。如此宠大的护卫部队削弱了攻击的力量,另一方面却增强了防御体系,即使前线战士全部马革裹尸还,也可能杀和敌军的骚扰,这些反映出中国君王传统的求稳怕乱的心理和习惯。国际象棋没有后勤人员的设置,它的“象”是指教士,分黑的格象,能满盘飞舞,黑格角的格象各司职互不相交,暗示着东正教、天主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4)兵。兵人数最多,在最前方保家卫国,只能冲锋不能后退。不同的是中国象棋中的兵(卒)无论如何冲锋陷阵也都还是兵,虽有“过河小卒当小车”之说,但它终究是“卒”,到头无非一“老卒”而矣,隐喻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愚民信条,老百姓永远是老百姓,老百姓奋斗没有价值也就失去了动力。而国际象棋中的兵被称作是灵魂棋子,一旦攻到底线可以升变为王以外的任何子力,“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这体现了论功行赏的公平性,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展现了西方进取、升迁的欲望和机会。(5)王。君王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夺取对方君王为胜利成了象棋艺术的灵魂。这一点东西方不谋而合。细微的区别是,中国象棋的王称“帅(将)”,是忌讳“犯上”的缘故;国际象棋没有此类顾虑,文字上自由得多。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出“九宫”,且有“士、象”充当专职护卫力量,始终扮演着幕后指挥的角色,这些对“帅(将)”的特殊保护是“率士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王至上的写照。君王是国家的基石,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国际象棋唯有“王车移位”的特点关照,稍不留神还会失去该权利,“王”可在棋盘上任何一格自由往来,随时可能御驾亲征,对“王”的保护通过其自身灵活机动的躲闪来实现。这与中世纪欧洲频繁的民族征战迁徙相关。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对面”,可洞察出儒家礼义的熏染;国际象棋的“王”可以面对面厮杀决斗,隐见血亲复仇的烙印。在国际象棋中,“在开局阶段,王是一个婴儿;在中局阶段,王是一个小孩;在残局阶段,王则是一个成年人。”。还有国际象棋中的“王车易位”一方面是帮助王逃离险境,从中心兵家必争之地转为安全的侧翼,另一方面也更大方便出动了车。倘若王被逼得无路可走,却是和局,这多少让国人疑惑不解。(6)马。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中的马最大的区别是在于蹩马脚。骑兵是当时中世纪欧洲军队的核心,欧洲以平原为主,骑兵强大了就可以所向披靡,所以国际象棋中骑士的马没有任何限制,蹩马腿也就无从谈起。但中国就不同,蒙古人差不多可以纵横当时所有的文明世界,但一入江南,江河山脉,使蒙古人一筹莫展,有力气使不出来,所以中国象棋中的“马”到处被蹩腿,骑兵的作用被限制了。当然,蹩马腿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府腐败,内部勾心斗脚的淋漓体现。象棋尚刚,要求积极拼杀作战,棋子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道家思想的融汇,中国象棋战法中发扬了阴柔的一面,像善守的反宫马屏风马即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及现代意识的渗透,国际象棋向着多元化发展,如浪漫主义学派、局面开派、俄罗斯学派、苏联学派、现代主义学派等。
本文标题: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3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