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递进、条件、目的等关系。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所以动词、介词、连词需要区别。和=跟、=与、=及、=同方。表示并列关系、联合关系。车上装的是机器和材料。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伤了。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同你一起去。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注意: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词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放在“及”的前面)以及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既=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紧纠正。你既然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既然这样,还不去做?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他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既然。。。就。。。既然。。。也。。。既然。。。还。。。继而=既而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先是一个人领唱,继而全体跟着一起唱。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词组、分句。(1)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2)连接肯定和否定相互补充的成分:此种花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有转折的意思。(3)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4)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过、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三十而立。而且表示更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性情温和而且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而且会修汽车。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且获得了丰收。因而=因此表示结果。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因为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去成。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何况他又是新手。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even)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上海地方这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地址,一下子怎么能够找到他呢?然后=而后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学然后知不足。先研究一下,然后再决定。然而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1、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2、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然而并不灰心。甚至=甚而=甚或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参加晚会的人很多,甚至不少老年人也来了。乃至=乃至于=甚至他的发明,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上的重视。虽然=虽=虽说1、事情虽小,意义却很大。三月天气,虽没太阳,也不觉得冷了。房子虽旧,倒还干净。现在虽然我们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节约。他虽然工作很忙,可是对学习并不放松。虽说是开玩笑,也该有个分寸。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也”相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是不影响乙事的成立。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转折意味。2、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即使。固然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这样办固然妥当,但是太费事。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以作为参考。固然与虽然的区别二者都是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的连词。区别在于:1、适用范围和呼应的词语不同。“虽然”只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然而”“却”等呼应;“固然”既可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却”等呼应,也可用于前后分句意思不矛盾、转折意味轻的句子,后面用“也”“就是”等呼应,如“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2、“虽然”能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如“虽然质量好,可是价钱太贵”,“质量虽然好可是价钱太贵”;“固然”一般用在主语后,如“质量固然好,就是价钱太贵”。3、语体色彩不同。“虽然”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固然”一般用于书面语。即使=即便=即或=即令=即若=就算=就是=纵然=纵使=便是(1)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2)即使你当时在场,也未必有更好的办法。(3)即使穷,我们也要活得开心。(4)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5)即使神仙下凡,也难救活他。(6)即使学生有不敬行为,老师也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更不能和他们发生冲突,毕竟他们还是十六七岁的孩子.(7)我们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即使他不够朋友。(8)即使不批准也干。(9)这条生产线十分先进,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10)只要依靠群众,便是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1、引入假设条件或范围条件(9)用来强调结果的不可改变性、结果的不可置疑、结果的重要性先进性,等等。总之为了强调结果。即使经常和“也、还、仍然”连用。即使所引入的可以现实的事情,如例(3)。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如例(4)(5),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如例(2)。尚未实现的事情还可以分为可以实现的(4)和不可能实现的(5)。即使分句和结果分句的主语可以是同一个如(3)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如(7)。如果相同可以省略一个。“即使分句”如果放在后面,“事实分句”就不能用也、还、仍然!见例(7)。两个主语都省略的情况也有。见例(8)。2、即使用在单句中。连词“即使”还可以用在单句中,起强调作用。这时,“即使”后面往往是名词、名词短语或者介宾短语(限于“在……”“跟……”一类介宾短语)。“即使……”部分说的是已经实现或者存在的事实,表示一种极端的情况。例如:(1)即使很细微的情节,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2)柳即使在沙漠中仍能生长。(3)即使一口水也好。(4)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以上例(1)至例(4),带“即使……”的部分所提出的让步条件,如“很细微的情节”、“在沙漠中”、“跟我没有直接关系”,都是已经成为事实或者实际存在着的。“即使”在上述四个例子中的作用不是在复句中的连接作用,“而是修辞上的强调”[1]。我们可以把四个例子中的连词“即使”都删去,同原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句子的意义不变,只是失去了强调语气。带连词“即使”的单句所强调的是一种极端情况,不过,带有连词“即使”的单句中的让步条件的现实性较弱,事情显得若有若无,似实似虚,难以确定。一般要在具体的语境间隙中才能确定是否成为事实。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孤立地看句子,如例(3)的“一口水”、例(4)的“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未实现的假设让步条件。但是,当我们加上它的上或下句时,情况便不同了:“你喝一点吧,即使一口也好”;“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你别再拦我了。”有了具体的上下文,才可以断定让步条件是属实的。就算=即使。就算有困难,也不会太大。就算死也要去。就是=即使。为了祖国,我可以献出一切,就是生命也在所不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一般和“也”呼应。就你就送来,我也不要。尽管=虽然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和他呼应。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要向他提的。尽管以后变化难测,然而大体的趋势还是可以估计的。尽管他身体有病,他还是坚持学习。尽管的功能和即使有点相似,都是要强调一种结果。尽管前路荆棘丛生,我心依旧如初。尽管分句是“绿叶”,它的作用在于突出主句的“红花”。尽管和即使的区别与联系尽管后面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即使后面的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不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两者可以替换。反之,不可以替换。如果=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或=倘使=若=若是=要是=如如果不及早治疗,就会变成顽疾。你如果不信,就亲自去看看吧!如果你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你。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一定去。如果遇到这种事,你该怎么办?如果我能回到十年前,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学习外语。假使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如果是一种假设,分为五类,过去的如果、现在的如果、将来的如果、可能实现的如果、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如果我昨天和他一起去,那现在我就在天堂了。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就飞离站这里。如果我去北京,我肯定回去找你。如果我考上北大,我就给你一万元。如果我有三条脚,我就给你一条。只要1、动词。只是要,无其他=only。我只要你回来。我要的只是一个温暖的家。我只要温暖的家。2、连词。只要大家鼓足劲(充足条件),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凡是总经理要办的事,假如别人办不到,只要找梅佐贤(必要条件,不可缺少),没有一件不(=都、=便、就)能完成的。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只要经常和“就、也、都、便”呼应,表示充足的或必要的条件,后半句是这个充足条件产生的效果。不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不气馁。他不论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论语文、数学还是外语,他的成绩都相当好。不管=不论不管远不远,他都不去。不管困难多大,我们也要克服。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除非修个水库,才能更好地解决灌溉问题。只有表示唯一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不过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病人精神还不错,只是胃口不大好。只是(副词、连词)=不过。但是。口气较轻。本来预备今天拍摄外景,只是天还没有晴,不能拍摄。不料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用在后半句开头,表示转折。常用却、竟、还、倒。我刚要出门,不料下起了雨。何=岂表示反问语气。何必何不何曾何尝何妨何苦、岂但岂敢岂止岂有此理。做副词的居多。不但=不仅=不独用在表示递进的复句的上半句,下半句里通常有连词“而且、并且”或副词“也、还”等相呼应:不但以身作则,而且乐于助人。这条生产线不但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增加新的困难。植树造林不独有利于水土保持,而且还能提供木材。不仅方法对头,而且措施得力。他们不仅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还支援了兄弟单位。并=并且1、用在复句后一个分句里,表示更进一层。她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且出席了先进生产者经验交流会。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2、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等,表示几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几种形式同时存在。聪明、机智、并且勇敢。会议上热烈讨论并一致通过了这个生产计划。她很聪明,并且十分努力,因此成绩优异。既高且大。注意:并且的递进意义和并列意义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那么如何判断呢?两个分句方向相同为递进,方向不同为并列。尚且指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尚且不惜,何况流这点汗呢?且1、书=尚且。死且不怕,困难又算什么?君且如此,况他人乎?2、并且。既高且大。他很聪明,且十分努力,所以成绩十分优异。以表示目的。以广视听(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待时机。以便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请在信封上写清楚邮政编码,以便迅速投递。以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工地上应该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借阅的书籍应该按时归还,以免阻碍流通。以致=致使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4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