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报告7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报告——我的未来在哪里?XXX第73期学员摘要:研究生学习即将毕业,面对未来工作生活的问题,来询者觉得没有方向,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满意的工作是什么。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加工理论(CIP),引导来询者分别对自我、工作世界进行探索,并且学会理性决策方法和目标制定,努力将自己的行动力和目标统一起来。最终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使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清晰地把握。同时,鼓励其树立生涯动态平衡的观点,在实践过程中,做好灵活应对,及时评估和调整。(一)案例背景来询者23岁,女,北京某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所学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安排接受职业生涯规划个体咨询服务,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表达流利,能够清晰描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对此所做的思考。自述,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自己做生意,有一个哥哥现在北京工作。性格上觉得自己受到家庭环境影响,比较开朗,自尊心比较强,有时候会有些过于敏感。初中、高中在班级里没有担任过什么职务,一般就是小组负责人之类的。本科是在本校学习的教育学专业,期间担任过班级的生活委员、学习委员,大一大二在团委勤工助学,大三得到机会担任了团委办公室常务部长,积累了一些组织、管理和行政助理的能力。研究生期间在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协助导师做了一些重要的课题和项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但是自己觉得,那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同样的机会,别人同样可以取得那样的成绩。现在面临毕业,家人希望她能够留在北京,并且能够进国企工作,最好留校。自己觉得北京压力比较大,考虑到自己缺乏毅力,而且经常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不知道未来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这样缺乏毅力的状态是不是能够适应未来的生活,所以,被一种迷茫的感受所笼罩。尤其是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着很明确的计划,而且都目标清晰地去准备和努力,常常让自己感到忧心忡忡。希望通过咨询,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然后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二)GCDF规划思路来询者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处于混沌状态中,一方面对自己认识不清,从成长过程来看,一直是比较顺利的“随遇而安”的过程,也没有机会去对自我进行探索和认知;另一方面并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缺乏有效系统的方法。至于目前的焦虑,有内外两种原因,对内觉得自己身为硕士研究生,对自己认识不清感到迷茫,对外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又让自己对未知世界充满恐惧。征得来询者同意之后,咨询设置为每周一次,共5次。首先,与来询者一起明确她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寻求职业规划咨询帮助的原因,并且简单分析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以及这种问题在目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降低来询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树立“和咨询师一起去为自己工作”的信念。其次,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相关方法,对来询者兴趣、性格、价值观和能力进行探索,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决策行动”中“知己”的部分。因为只有全面知道了自己是谁,自己的动力来自哪些方面的兴趣?自己习惯的工作方式是什么?自己渴望从工作中满足的是什么?自己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够了解到自己该进入哪些行业,自己适合哪些职位,自己愿意从事哪些事情,自己怎样成为更有效的工作者,并且可以对工作保持持续的喜欢。接着,引导来询者,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外部工作世界进行探索,了解自己“将要去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中“知彼”的部分。因为在上一个环节中,认识清楚了真实的自己,并且缩小了自己的选择范围,而且有了一系列的选项之后,只回答了“我要什么?”只有接着对工作世界的充分了解,才能够清楚“人家要什么?”或者“人家凭什么雇用你?”这样可以进一步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和整体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开阔思维,增加对职业探索新方法的了解,而且要通过更有效的方法改变一些思维中的“刻板印象”,力求把头脑中的那些“别人说……”“听说……”等,变成“我知道……”“我明确……”。这样既可以做到对职业信息的丰富性和真实性的了解,又可增加后面求职行动以及后期对工作的真正胜任能力。然后,针对来询者内心的冲突点,引导其学会理性决策的方法。虽然那些相关工具可以让来询者明确影响自己决策的因素,但是并不要拘泥于最后的逻辑结果,因为真正要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去承担责任的人只有她自己。强调工具使用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思考使用过程中的感受,目的在于给使用者更多条理、清晰的澄清,而不是要用工具去做出评判或者让工具自己来决定。传递“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其把理性思维决策的概念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从小事情开始培养自己理性判断的决策力。最后,根据SMART原则,来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引导来询者把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注重小目标的累加一定是大目标的实现。因为只有行动力和目标是相统一的,而且又具有一定的约束时,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目标的实现。同时,鼓励来询者保持“悬浮注意”的理念,也就是要悬浮于自己生涯的长河之上,对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走向、变化、自己的感受、行动力、目标实现程度、外部世界的变化等等,保持一种“悬浮其上,用第三只眼来观看”的态度,并且应用相关的自我探索、对外部世界探索、理性决策、有效行动等职业生涯规划工具,随时对自己的生涯进行思考、分析、调整和完善,保持动态的平衡,朝向顺畅、从容、坚定、该去的方向发展。(三)操作步骤第一步:收纳面谈,建立咨询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1、本着热情、真诚的从业态度,通过表达共情、积极关注,与来询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来询者的相关资料,并且谈论其相关内容,对来其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的咨询奠定良好基础。首先对来询者的信任表示感谢,并且对其能够面对自己的困惑,寻求专业帮助的行为表示肯定。同时,强调咨询过程,是“共同工作”的过程,也就是“你是自己全部经历和感受的专家,我仅仅是这也生涯规划咨询技术的专家”。所以,我能够做的就是和你一起去探索“究竟是什么东西困住了你?”并且找到“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最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找到突破障碍的办法。我用了一个“搬石头的比喻”。对话节选:来询者说:老师,我还是不太清楚我们咨询到底要去做什么。咨询师说:哦,那我用这样一个比喻来给你解释我们接下来将要做的工作,你的职业生涯,就如同你要从这里出发,去往一个理想的地方,但是在前进的路上出现了一些石头,你既不清楚这些石头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去搬开这些石头,所以,你找到了我,我们约定好了,一起去研究这些石头,并且用最好的办法把这些石头搬走,当然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我们两个人一起来搬,而不是我在替你搬,而且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样解释,你能明白吗?来询者说:嗯,这样解释我就清楚多了,在这之前,我还以为你会替我把那些石头搬掉呢。咨询师说:嗯,很多第一次来咨询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想法,他们和你有着同样的期待,就是希望我能够替你把石头搬掉。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一次我替你搬掉了,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石头,怎么办?来询者说:是啊,那会很麻烦的,之所以您刚才说要我们共同去搬石头,就是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搬石头的方法,是这样吗?咨询师说:是的,你理解的很到位,我要教给你搬石头的办法,而且训练你自己去搬动石头,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只有你自己做出了决定和计划,你清楚知道了石头的来源和去向,你才能够不那么犹豫和焦灼,换句话说,你搬动的时候才能坚定。来询者说:我缺乏的就是坚定,因为我一直都不愿意自己去做决定。咨询师说:嗯,这也正是你走进咨询室的根本问题,别着急,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探索和方法掌握,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倾向,而且你就会学着去做些决定了,这是我对你的期待,你觉得呢?来询者说:这些话让我都开始对自己有信心了,我对接下来的咨询已经很期待了。2、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来询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来询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来询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来询者解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生涯规划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询者;本着对来询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咨询师的义务:向来询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来询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来询者。第二步,探索自我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1、对来询者兴趣进行探索首先和来询者谈论她自己对兴趣的认识,来询者觉得兴趣在专业选择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自己似乎对自己喜欢什么,一直很不确定。有时候喜欢那些研究性的工作,比如她的几个社会实践都是做课题研究,而且做的都挺好,但是有时候,又觉得生活不能总是按部就班的,需要一些变化和创造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被问及,希望自己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和机器、仪器、工具等东西打交道还是更愿意和人打交道的问题时,来询者非常肯定的说,自己更愿意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还举例说,她从来不喜欢一个人学习或者独自做事情,即使是在研究所做课题,她也是希望能够三五成群的几个人一起边说边工作,这样才会觉得有意思。听到这些描述之后,基本对来询者的兴趣倾向有一个大概的推测,所以,保持好奇,先放下自己的推测或者主观论断,再用评估工具来测试一下。征得来询者的同意之后,通过场景想象,用“兴趣岛”的游戏,来探索来询者的职业兴趣,得到来询者的职业兴趣代码为SIA。游戏结束后,首先感谢来询者的积极配合,并且肯定她的真诚表达。接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来询者简单介绍游戏的理论基础,即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解释来询者的兴趣代码:咨询师说: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对照你刚才在游戏中的最后选择,我们得出了你的职业兴趣代码为SIA,也就是在你的兴趣倾向中,显著的表现为:社会型、研究型、艺术型。根据刚才的理论介绍,我想先听听你对这三个兴趣类型代码的理解。来询者说:社会型和研究型我都可以理解,一个就是愿意从事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一个是愿意做一些研究型的工作,那个艺术型我不是很清楚,因为我看不到我身上有什么艺术型的东西,呵呵。咨询师:艺术型,我们通常是这样来理解的,你看在六边形艺术型对应的是事物型,相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型来讲,艺术型的兴趣点在于自我表达、创造力和自由变化方面,这样对照着理解,不知道你是否可以清楚一些。来询者说:这样说我就明白了。那这样的兴趣代码,适合从事哪些工作呢?咨询师说:兴趣是我们内心动力的来源,也就是说,对于某些事情,不论你能力高低,不论成功与否,不论外界评价怎样,你依然乐此不彼,我这样说你能理解吗?来询者说:可以理解,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只要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兴致勃勃?咨询师说:是的,所以,如果能够从事我们感兴趣的工作,那我们的工作动力将是很大的,所以兴趣指向的是我们将要到哪个行业去。但是并不是兴趣必须在工作中得到满足,还可以通过业余爱好、兼职工作等方式去满足和实现。这一点,希望你能够注意一下。来询者说:那按照我这个类型的话,有哪些工作适合呢?我这样问,不是要去根据兴趣选择,只是想有个大体的了解。咨询师说:嗯,从测试统计结果来看,SIA兴趣类型的人,通常从事这些工作:社会学家、心理咨询者、学校心理学家、政治科学家、大学或学院的系主任、大学或学院的教育学教师、大学农业教师、大学法律教师、大学工程和建筑课程的教师、大学数学、医学、物理教师大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
本文标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报告7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4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