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人际吸引第一节人际吸引的理论第二节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第三节人际吸引规则第四节爱情第五节人际研究的新课题:虚拟世界的人际吸引第一节人际吸引的理论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一、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家G.L.克劳尔和D.A.伯恩于1974年提出,又称强化理论,从古典条件反射理论演变而来。学习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人或物,在人心情好的时候出现时,能通过条件反射与此心情联系起来,从而倾向于受到喜爱。反过来,任何一个人或物,在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出现时,会通过条件反射与此心情联系起来,从而倾向于不受人喜爱。一、学习理论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奖赏和愉快有联系的人,不喜欢那些与惩罚和不快有联系的人。在奖赏和惩罚时出现的任何人或物将成为奖赏和惩罚引起的心情的条件刺激物。学习理论也被用来说明相似性原理。相似的人由于肯定了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人格品质,因此,起着正强化的作用。反之,则起着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造成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二、平衡理论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于1958年首先提出,后来由纽科姆和费舍(1961)予以修正。海德的理论可以简化为P-O-X公式。式中P为个人;O为他人;X为对象。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考察平衡和不平衡状态。P-O之间的关系是喜欢不喜欢的情感关系,用+-号表示,P-X和O-X之间的关系是看法一致不一致的统一关系,也用+-号表示。情感关系和统一关系倾向于和谐的平衡状态。如果一个人和他的朋友彼此喜欢,对于某件事看法一致,那么就是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彼此喜欢,但对某件事的看法不一致,就是处于不平衡状态。海德认为,人们力求保持平衡状态,所以二人看法一致可以引起或加强二人间的积极情感,二人看法不一致可以引起或加强二人间的消极情感。平衡状态各图凡有负号者其负号都是偶数,说明,有一个消极关系就有另一个消极关系加以平衡,所以结果是平衡的。而不平衡状态各图的负号只是奇数,说明,消极关系没有得到平衡,所以结果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结构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转化为平衡结构。如甲乙彼此喜欢,但因甲乙对某事的看法不一致而处于不平衡状态。转化的方法是:或者甲改变自己对某事的看法,或者甲认为乙实际上与自己看法一致,表现出来的不一致是表面上的。选用什么方法依赖于方法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特点。纽科姆和费舍修正了海德的平衡理论。他认为,P-O-X关系中以P-O关系最为重要。如果P-O关系是正的,海德的模型就可以得到肯定;如果P-O关系是负的,则海德的模型就不一定得到肯定。当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人时,则对他赞同不赞同某件事并不关心。人们一般只关心自己与自己朋友的观点是否一致,不关心自己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的观点是否一致。所以纽科姆和费舍把P-O关系为负的情况下的这种不关心称之为非平衡关系,以别于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纽科姆和费舍认为,在不平衡关系中人们不愿把P-O之间的符号从正的改为负的,而愿意把负的改为正的。这也说明,人们强烈地倾向于正的P-O关系。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喜欢他人而不是不喜欢他人,即使不喜欢他人可能代表一种更平衡的情况。纽科姆把这个现象称为吸引效应。平衡关系是令人愉快的,能维持下去。不平衡关系是令人不愉快的,是不稳定的。当两个朋友处于不平衡关系中时,两人都可能设法去说服对方改变看法。如果说服成功了,就会恢复平衡。如果两人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又都坚持己见,那么两人之间的友谊可能会逐渐变为冷淡或不喜欢。认知平衡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态度的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作用。而根据认知乎衡理论,我们也更容易理解“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含义,即我们会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敌人造成伤害的人,即使在这个人缺乏其他可爱品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三、社会交换理论其主旨是从交往双方的收益和代价的角度考察人际关系。社会交换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承认人们是寻求强化的;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社会交换理论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吸引的判断基于从关系中获得的收益和代价之比。当收益超过代价时,关系受到重视;当代价大于收益时,则关系不受重视。这里所说的收益和代价的含义相当广泛。U.G.福阿等人提出的6种基本收益是: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信息。这些收益的价值还依赖于提供者。代价大体包括时间、精力、金钱、丧失机会等。无论是收益还是代价都是难于用严格客观的量表来测量的。它们依赖于需要、价值观、交往者的个人经验等。四、公平理论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沃尔斯特(E.Walster)等人建立了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到的报酬以及做出的贡献与对方的付出、得到的报酬与做出的贡献大体相等时,这样的人际关系就是公平的人际关系。公平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最令人满意、同时也是最稳定的人际关系。相反地,不公平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交往中的一方的应得利益受损,而另一方却获得额外利益。根据公平理论,不论是利益受损的一方,还是额外受益的一方,都会感到不适,并力争使人际关系维持公平,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为什么额外受益的一方也会努力维持人际关系的公平?沃尔斯特等人认为那是因为“公平”是权力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人们对于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的高于自己的付出的额外报酬会觉得不应该甚至内疚自责,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予以补偿,并最终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公平理论恰恰向我们展示了在现代社会的爱情、婚姻关系中,为什么人们越来越追求维持一种公平、平等的关系;为什么交往双方处于一种公平关系下,彼此的友谊、爱情、婚姻才能保持得更好。•公平准则还包括相对需要准则和均等准则。•相对需要准则就是每个人获得与其需要相对应的收益,如同住一处的两个人,一个人喜欢整洁与安适的生活环境,另一个人喜欢旅游,那么共同整理房间可满足第1个人的需要,旅游活动可以满足第2个人的需要。•均等准则是指每个人从中获得等量的收益,这在儿童中是常见的。第二节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一)自我价值感人只有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二)社会比较1.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对于别人及别人同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2.对象与过程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一般是与人们在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一)生物安全感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二)社会安全感人不只有生物性的安全需要,而且还有社会性的安全需要。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在人们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一)独处需要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柬、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二)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就像缺乏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经验会使人焦虑不安一样,过多的社会接触所造成的独处经验的缺乏,也同样会使人产生焦虑情绪。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但同时人们对它的需要也是有限的。另外的心理学研究还证明,过多的社会接触,常常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即导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依赖的情感被破坏,使人变得不能容忍别人、不合作甚至敌对和冲突。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一)印刻印刻现象最初是由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发现的。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作印刻。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阶段的特有学习方式。由此获得的依附行为,无论是在其形成的过程当中,还是后来的长期保持,都不需要任何可以带来机体需要满足的奖励。虽然有机体可以对各种活动物体产生印刻,但同类的对象对于有机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即使是在印刻产生以后,有机体的依附仍会转向同类。心理学家认为,虽然与鸟类比较,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要高得多,但是人类也有同印刻相类似的过程。(二)本能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它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与别人保持正常的、充分的人际交往,人才能真正具有安全感。人际交往的生物意义,从婴儿一出生就十分明显。作为有机体,人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存在某个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的对象,以满足其本能需要。很自然地,这个对象就是母亲。寻找母亲、需要母亲、依恋母亲,是婴儿出生后自我保存的自然手段。(三)条件作用别人的出现,总给他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一个过程的多次重复,使得别人的出现,别人的形象与身体,与其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了稳固的联系,并使之与照看者之间形成情绪上的高度依附关系。婴儿发展起了一种希望别人出现、希望与别人交往的独立需要。这就是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条件作用或条件学习过程。注意交往相容认同五、人际吸引形成、发展的过程爱情合群喜欢依吸引程度的不同五、人际吸引形成、发展的过程注意。是对某一交往对象的兴趣和专注,一般是由初次见面中的某一个信号。认同。认同是通过知觉、表象、想像、思维.记忆等认识活动,接纳和内化交往对象的行为及表现。相容。指情感的相容,是以喜欢、亲切、同情、热心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都称之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强,彼此间越相容,越相互吸引。交往。当双方相互吸引后,便设法进行交往。交往的初期,双方尽力约束自己,并努力通过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诚意,证明自己愿意与对方竭诚协作。随着交往水平的提高,双方的关系便发展到心理上相互依附的高级阶段,即形成了良好的关系,相互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交往既是人际吸引的前提,又是相互吸引的外化,也是人际吸引的发展。第三节人际吸引的规则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一)熟悉与人际吸引1.熟悉引起喜欢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于某种对象的喜欢。一个人仅仅经常在我们面前出现,便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着人们喜欢的程度。熟悉会增加人们对积极和中性对象的喜欢程度。许多研究还证明,不仅人们意识到的熟悉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喜爱,甚至我们没有有意注意的对象的重复出现,也可以使我们产生更为积极的体验。(二)居住环境邻近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或许预测两个人是否能成为好朋友的最好的方法是看他们居住的地方相隔多远。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越亲密。相比之下,那些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亲密。为什么居住环境的相邻能引起人际吸引第一,居住环境的接近增加了熟悉程度。第二,接近常常和相似联系在一起。第三,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第四,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认知压力会改变我们对他们的看法,从而喜欢他们。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一)才能1.才能与人际吸引•一般说来,人们喜欢那些有能力的、聪明的人。我们喜欢那些善于交谈的朋友,喜欢技术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喜欢有见识的教授。与有能力、聪明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东西,也会觉得更安全。•然而,才能与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研究发现,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有头脑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2.犯错误效应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在自尊心方面,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这
本文标题:第7章人际吸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6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