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商标权的取得与保护——中外商标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商标权的取得与保护——中外商标制度的比较和借鉴作者:倪晔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42条)1.[参考文献]2.A.连续出版物3.苏珊·瑟拉德.张今.张保国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立法与实践1998(04)4.陈笑梅商标淡化理论与驰名商标保护[期刊论文]-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5.张玉敏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2002(04)6.吴群驳回商标注册申请的绝对理由2003(03)7.刘晓军商标淡化的侵害对象研究[期刊论文]-知识产权2002(1)8.吕绍忠关于商标第二含义有关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9.黄晖商标显著性对商标注册和保护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商标1998(6)10.宋红松飞利浦诉雷明顿案述评[期刊论文]-知识产权2003(3)11.周中琦商标淡化:提供证据而非可能性2003(07)12.杨柳.郑友德从美国Moseley案看商标淡化的界定2005(01)13.陈辉商标抢注遭遇红灯1998(04)14.陈文钧呼唤防御商标制度出台1998(05)15.赵远.史哲森透视中国商标法[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16.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期刊论文]-知识产权2003(6)17.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2005(04)18.B.专著19.张乃根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199920.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200121.StephenMMcJohnIntellectualProperty:Examples&Explanations200322.ArthurRMiller.MichaelHDavisIntellectualProperty:Patents,Trademarks&Copyright200423.龙文懋知识产权法哲学初论200324.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200325.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200326.PeterBMagggs.RogerESchechterTrademarkandUnfairCompetitionLaw-CasesandComments200227.高光伟走近商标走进商标法200428.曲三强知识产权法原理200429.李萍当代外国商标法200330.董葆霖商标法律详解200431.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32.张玉敏.黄汇注册与使用之间--对商标法保护对象的思考200333.陶鑫良后发使用显著性商标的法律保护探析200334.方兴东.王俊秀论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十大关系200335.E.报告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200537.I.电子文献38.袁真富知识产权制度:利益与情感的角逐--从软件最终用户责任谈起200339.蒋志培TRIPS协议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最低保护标准200140.蒋志培商标权法律责任200341.陈洁ETS诉新东方侵权案评析200542.中国15%的知名商标被海外公司抢注2005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冯晓青.FENGXiao-qing商标权扩张及其利益平衡机制探讨-思想战线2006,32(2)商标权扩张是商标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外在表现主要为商标权客体的扩张、商标专用权的扩张,其深层次则体现为商标本身的财产化和商标权人的准作者化.商标权扩张蕴涵的商标制度的利益平衡机理,是实现商标法上的利益平衡并使商标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2.学位论文汪文杰商标权的地域保护与权利冲突2002商标权同其它的知识产权一样,具有地域性的特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标权需要得到域外保护.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区域性商标制度,商标权的地域性虽然发生了弱化,但仍然存在着权利冲突.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商标的抢注、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及相关的商品定牌加工问题.此外,商标权利的冲突,在网络环境下则更为突出.如何认定及解决是一个难题.作者结合案例对此进行了探讨.3.期刊论文杨浩浅谈商标权的法律保护方法-城市建设2009,(35)商标战略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攀升与凸显.商标战略是制定者为了本身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运用商标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在非技术性因素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大经济利益,并保持自己非技术性竞争能力优势的整体性战略观念与谋略战术的集成总和体.专利战略与商标战略一道构成了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的主干.4.学位论文苏丹中国企业商标战略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2005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备,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开始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相应地,立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与实施至尽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讲,我国企业界和法学理论界尚未能够给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足够的重视。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企业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手段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取得竞争优势。有鉴于此,本文将就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标战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寻求实践中可资借鉴的实例,期待着借此文抛砖引玉,从而为我国企业商标战略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一些参考原则和指导意见。本文的第一章是“商标、商标制度和商标战略”。首先介绍了商标含义及其法律特征,并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商标的功能,强调了商标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比较国际协议中商标制度的发展和国内法的修改,总结出法律对于商标权的保护呈现出更加重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保障商标的自主使用和突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的趋势。对于商标战略概念的讨论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比较少见,于是本文从分析商标战略的特征着手,来归纳其概念,认为商标战略可以被定义为:企业为了取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依托商标制度提供的保护手段,根据事先设定的企业形象制定有关商标事务的全局性谋划。本文的第二章是“企业商标战略”,将企业商标战略分为制定、起用、应用和保护四个阶段分别进行讨论。在企业商标战略的制定阶段,确定企业商标战略目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商标战略的长远目标就是创立驰名商标,进而实现开拓市场、控制市场并最终取得市场竞争有利地位。在企业商标战略的起用阶段,本文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先介绍了商标设计、选择和注册的一般规则,接着从大企业的角度讨论了商标国际注册,又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立场,以涪陵榨菜为例,分析了加盟证明商标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企业商标战略的应用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特许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现状对我国企业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本文以“世都”商标权转让争议案为例,对商标转让的特征做了法律分析。然后,对商标权质押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应对该风险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企业可以采取“组合质押贷款”的方式,即将其他可以质押的权利与商标权组合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接着,本文从法律层面理清了商标投资与商标使用许可和商标转让的关系,并对以商标权投资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企业商标战略的保护阶段,本文重点阐述了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将淡化行为分为弱化、玷污和退化,并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对保护未经注册的商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从多个法律角度对其进行保护。本文的最后研究了一些与商标战略相关的内容,包括商号权、域名权和形象权。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这三者与商标权的关系,认为尽管它们与商标权有一定的区别,但应当被纳入企业商标战略体系进行保护并加以利用。5.期刊论文黄光辉试论我国商标权取得制度的重构--基于使用与注册的考量-南方经济2004,(5)现行商标立法中注册原则的确立导致了法律对在先使用者利益忽视的不公平状态.本文将劳动理论作为使用是商标专用权取得的正当性基础的理论支撑,对商标制度分别选择注册原则和使用原则在实践中的利弊进行了充分比较,提出商标立法应当体现注册者和在先使用者之间、经营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均衡,并具体设计了更能体现在先使用者利益的规则.6.学位论文任传海入世后商标权的行政与刑事保护2003商标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商标权的保护是整个商标制度的核心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全面履行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全部内容,同时TRIPS协议在中国的实施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商标保护制度健全和完善.中国目前实行的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并行的双轨制保护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保护制度,在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制止商标侵权行为、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入世后,加强对商标权的行政与刑事保护,将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面对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该论文试图结合TRIPS协议和国内外的商标法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结合中国商标行政审查实践与刑事司法审判实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发展变化,较为系统地研究商标行政保护、刑事诉讼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中国的商标法理论研究,在实践上有益于促进形成准确合理的商标行政审查裁决、刑事审判基准,从而推进建立更加完善有效的保护技术创新的商标制度.该论文分三章.第一章TRIP协议框架下商标权的保护,主要讨论TRIPS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TRIPS协议有关商标权保护的规定、中国商标权保护制度的特点和问题等基本理论.第二章商标权的行政保护,主要讨论商标权行政保护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与干预职能的重要体现;中国现阶段商标行政保护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商标权行政保护的具体措施等问题.第三章商标专用权的刑事诉讼保护,主要从刑法层面上加强对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问题的研讨,包括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法律特征以及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的犯罪形态等.7.期刊论文黄光辉论我国商标权取得制度的重构--基于使用与注册的考量-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现行商标立法中注册原则的确立导致了法律对在先使用者利益忽视的不公平状态.文章将劳动理论作为使用是商标专用权取得的正当性基础的理论支撑,对商标制度分别选择注册原则和使用原则在实践中的利弊进行了充分比较,提出商标立法应当体现注册者和在先使用者之间、经营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均衡,并具体设计了更能体现在先使用者利益的规则.8.学位论文杜鲲论商标权的限制2009商标是生产商为了使其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能得以辨认并可以保证产品来源的压印、印制或附着到其产品上的一种明显标识、箴言、图案或工具。古语有言“有权利就有救济”。从近年来一些国家商标法和地区性商标条约的规定以及一些商标司法判例来看,商标权限制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笔者先从商标权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商标权的客体、内容得出了商标权的定义。然后以商标权的定义为依据结合法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对商标权限制的定义、原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商标权以及商标权限制的概念有了清晰认识后,以此为逻辑起点,将商标权限制的界限限定在了合理使用、在先使用、权利用尽和非商业性使用这四个方向。又以此四个方向为脉络,着重研究分析了各国的立法现状、司法情况以及具体的案例、典型问题以及立法价值等方面。如在合理使用(fairuse)部分中就与之相关的叙述性合理使用、指示性合理使用、说明性合理使用、平行使用、网络环境下涉及到的商标权的合理使用;在先使用部分中其构成、限制性条件和立法价值;权利用尽部分就其分类和平行进口;非商业性使用部分就滑稽模仿、新闻报道中的合理使用、字典或工具书中的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丰富了笔者对于本国内商标权立法方面问题的思考,通过结合中国多年来的传承的法律文化观念,形成笔者对我国商标权利限制的理论构建及部分立法建议部分的认识,完成了对我国商标权限制问题在立法模式、类别和具体内容方面的探索性研究。商标权的限制是对已产生的商标权的减损性划界,属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权利界限。商标权的限制为控制性规则,以商标制度及具体权利的存在为前提,其目的是调整已经存在的商标权与其他正当利益之间的关系。商标权的限制是平衡私
本文标题:商标权的取得与保护——中外商标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