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1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什么是依法治国?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就是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宪法和法律客体(治理什么)依据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目的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要求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主体(谁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决定共分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分旗帜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阐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行论述和部署。第二部分讲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从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4个方面展开,对宪法实施和监督提出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通过部署重点领域立法体现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三部分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6个方面展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部分讲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从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6个方面展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五部分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4个方面展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第六部分讲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3个方面展开。第七部分讲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从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加强涉外法律工作7个方面展开。最后,号召全党全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法律的词源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法”是由象形文字“灋”发展而来的。其意义包括:法“平之如水,从水”,即法的价值标准是公平。法意味着正直。关于法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要包括四项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公正司法;四是全民守法。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包括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三是文明执法。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二是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大局代表着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和主导着国家、社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要求。服务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党的领导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法律至上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为民所赋),应为人民而行使(权为民所用),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培养法治思维方式人权保障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正当程序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人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只有按照正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老十六字方针)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体系必须遵守和执行法律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按照法律严格执法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新十六字方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法治中国的前提法治中国的关键法治中国的防线法治中国的基础上学就业结婚登记驾驶车辆上饭店摸彩票中奖立遗嘱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婚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税法继承法等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重要保证我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严重问题。现在,一个案件当事人到处找门路、托关系、请客送礼,不托人情、不找关系的是少数。过去讲“有理走遍天下”,现在有理的也到处找人。这从另一角度说明,老百姓要办点事多么不易,不打点打点,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办不成事!这种现象一定要扭转过来!-------习近平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都体现了执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相依共存、相促共进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因此,我们党依法执政,既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又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党不治,则国不治;党无纲常,则国无纲常。依规治党搞好了,依法治国才有可能。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处理党员干部3042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中央纪委直接查办、督办、转办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252件。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50053人,给予政纪处分48900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司法领域的腐败严重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等等。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习近平全国法院系统的腐败案例分析黄松有是法院系统落马的最高官全国法院系统贪腐高发人员(一)依法院级别划分:中高级法院堪忧;(二)依法官职务划分:院长成腐败高发人群;(三)按分管业务划分:执行是重灾区。美国法学家德沃金美国法学家德沃金德沃金有一句名言,“法律是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这是对法律权威、法官地位的高度赞美。培根对不公正审判的形象比喻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会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圆“世纪之梦”
本文标题: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8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