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1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和治疗的比率较低,往往也不及时。因此,为了早发现、早治疗这一精神疾病,保证人民健康,保证新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已刻不容缓。2精神分裂症的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2.1精神分裂症的流行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每年新发病例,即年发病率为0.22‰左右。尽管2/3的患者需住院治疗,但仅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治疗。1982年国内开展的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5.69‰(1985年发表),1994年进行的12年随访,上升为6.55‰(1998年发表),而且,15岁以上人口中,城市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前者为7.11‰,后者为4.26‰。197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包括精神残疾在内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涉及样本总数369448户,计l579315人。结果显示:全国精神残疾率1.8%,其中精神分裂症残疾率为1.67%。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精神残疾占各类疾病的4.4%(男4.0%,女4.8%)。1994年3月至1996年4月,在四川新津县农村进行了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查出的5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156例(男性81倒,女性75例)自发病至调查时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占30.6%;354例接受过治疗占69.4%。从未治疗者和接受治疗者的临床痊愈分别为9.6%,311%。结果显示农村社区中精神分裂症自然预后较差,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自然好转及痊愈患者为17.9%,大约2/3精神分裂症患者保留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损害明显,残疾率高。2.2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现状2.2.1中国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回顾精神分裂症的高致残率是直接导致患者贫困和其家庭因病返贫的直接原因。此外,有危害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严重社会治安问题更是有目共睹。精神分裂症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精神医学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院外防治工作,正在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病防治体系,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常见精神病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建国初期,精神病防治工作主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精神病院,并在专业人员和防治机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工作重点放在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收容、管理和治疗上。(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已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卫生组织的建设,各地精神病院都先后建立了防治科,负责以精神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精神病普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精神障碍的患病情况,为制定精神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主要依据。并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城乡建立了精神病三级防治网,在农村设立家庭病床,大大降低了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和社会肇事率。(3)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工作得到了重视。1986年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起草了《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意见》,从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培养人才等方面推进了社区精神病防治和康复工作的发展。1991年国家的“八五”计划纲要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计划,探索实行开放式的防治康复方法,这给有精神疾病的千家万户带来了福音。全国残联将精神残疾的康复列入“八五”计划,这在国内外都是创举。2001年又召开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由于国家的重视、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协作及参与,将为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提供更为有力的帮助,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2.2.2目前的严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21世纪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第一位。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仍有上升趋势。1994年对四川新津县的调查中,大多数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水平低、认识不足等。从未治疗者中,已经成为精神残疾者占82.7%,其中极重度占53.5%,重度占14.7%。可见形势的严峻。另外我国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的研究尚不够,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与国外也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仅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开展CBR较好,其余则因为多种原因尚未开展或开展得不尽如人意。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回归社会或多或少地会造成影响。2.2.3我们的对策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作用,并对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宣教,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是我们的策略之一,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有很大帮助。另外,不定期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愈率,进而减少致残率及复发率,以改善基层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新药的发现和应用,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帮助他们及时回归社会,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要大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亲人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是防止精神分裂症致残的有效措施。总之,我们要努力在本世纪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减轻我国疾病负担水平,遏制精神分裂症的上升趋势。宜在各地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康复。3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有关因素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多因素的疾病。尽管目前对其病因的认识尚不很明确,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无论是易感素质还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不同的患者其发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较为重要。下面就有关因素概述如下。3.1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生物学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因学研究,颇受人们关注的两大生物学因素是遗传因素和神经发育缺陷。3.1.1遗传因素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一级亲属中同患本病的危险率约为4%~14%,约是一般人群的10倍。若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其患病危险率可高达.40%。在患者的二级亲属中,患病危险率约高于一般人口的3倍。国外不同地区对孪生子调查资料(1974),发现精神分裂症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子高。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6%~73%;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2.1%~12.3%。另有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症状愈典型且严重者的孪生子间同病率越高。寄养子研究也支持遗传因索在发病中起作用的观点,同时它还提示不应忽视非遗传因素的作用。以上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血缘关系越近,危险率越高;且遗传因素的影响较环境及其他因素大。有关遗传因素的现代研究主要是在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家族中寻找染色体和基因异常。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广泛应用以来,便有许多有关某个特殊的染色体部位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报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染色体曾被不同的文章报道过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其中报道较多的有第5、11、2l和8号染色体的长臂及第19号染色体的短臂和x染色体。近几年第6、13和22号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截至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定位研究尚无定论。大量的实验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3.1.2神经病理和神经发育20世纪上半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理解剖研究发现,慢性患者可见大脑皮质轻度萎缩和脑室扩大,此后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病理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多年来,一些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希望发现大脑某些区域的病理变化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包括颞叶、额叶及基底节部分。最新的尸检研究显示,边缘系统与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一定关系,比如,已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海马、杏仁核及旁海马回变小,而左颞叶角却有所扩大。这表明海马、杏仁核以及皮质内侧神经细胞的数量减少。此外还发现,海马及旁海马回的白质部分也有缩小。另外,就胼胝体形状异常而言(胼胝体背侧和腹侧厚度),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的平均弯曲度较正常人要明显得多,且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比男性要厚。对基底节的研究发现,由于长期服用神经阻滞剂可使尾状核增大。而丘脑中背部核的细胞数量及整体容量均有减少,同时整个丘脑也有萎缩。中脑黑质的萎缩被认为是由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活动低下所致。尽管大多数尸检研究大脑的大小及重量的改变是一致的,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CT及MRI检查却不支持患者有脑萎缩。在五项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T及MRI的前瞻性研究中,四项显示无进展性脑室增大,提示其病因学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大脑神经病理损害究竟如何与外部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尚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许多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和孕期、围产期所受不良影响以及婴幼儿期所发生的某些躯体疾病有一定关系。丹麦学者Schulsinger进行了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组的母孕期和出生时产科并发症评分显著高于边缘精神分裂症组:认为精神分裂症和边缘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负荷相接近,是否患精神分裂症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邓红等(2001)对166个精神分裂症家系进行了调查,发现高热惊厥、婴幼儿期患严重躯体疾病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许多学者认为,早年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或类病毒感染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产生的先决条件,主要病毒种类有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等。O'Callaghan(1991)分别对一组母亲怀孕期正好与1957年Α2流感流行相重叠的新生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流感,其后代的精神分裂症危险性增加,尤其以妊娠前3个月为著。Htuttunen等(1994)对上述结果再研究,发现1957年Α2流行性感冒流行期出生的婴儿,其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增加率与其母亲在此期间感染的增加率呈显著相关。不少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季节相对集中于冬末春初,这是病毒感染的多发季节,发病季节也相对集中,特别是春季为多,而此季节也常是最易患流感的季节。有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有巨细胞病毒抗体滴度增高或者有某些特异免疫球蛋白的显著性改变。不少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Roberts(1991)推测这些病理性改变在发病前就已存在,而这些变化与早期病毒感染所致的损害相似,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精神障碍也与精神分裂症有相似之处。这些间接证据支持了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可能有关。很多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功能缺陷,这种损害可能反映遗传的易感性或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并发症有关。认知功能缺损包括感知运动速度、心理控制/编码、概念的形成和抽象概念、言语能力和语言、学习和记忆以及视觉空间能力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有损害,在注意、记忆和操作技能这三个认知功能的主要维度方面存在两个标准差以上的差异,其他方面也有轻度的选择性损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做此项测验时,额叶前部活动度低下。在做记忆测试时,患者的海马回活动减低。有的学者(Travis,1977)给出现幻觉的患者做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发现患者两侧颞叶、左侧海马回及右侧纹状体活动非常活跃,同时伴有额叶活动的低下,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给患者做词汇流畅测试、词汇比喻及默读测试时,因而有人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相关区域存在着神经功能障碍。最新的研究更倾向于因为产前婴儿大脑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大脑的一种静止的、非进展性细微改变。总之,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病理学变化的可能机制时,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模式备受青睐,由于没有显著的胶质细胞的变化,更缺乏两侧皮质半球的不对称性和无进展性脑室扩大等发现,故不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慢性、进展性大脑损害的设想。3.1.3其他生物学因素3.1.3.1内分泌因素本病大
本文标题: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0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