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ppt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国家: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A.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另一方面: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方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制度:人代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法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物质:经费;报刊,电视,广播为选举活动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D例:据报道,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占39.97%,解放军代表占8.99%,干部代表占33.1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代表占15.44%。此外,还包括香港特区、归国华侨方面的代表。这充分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性的特征。A.权利、真实B.权利、阶级C.主体、广泛D.主体、平等C(3)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内容专政对象是极少数敌人(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2)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四、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A.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新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的概念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②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问:如何理解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A.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B.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例:(07·广东卷·14)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这体现了: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B例:(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15)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D例:(07·全国卷32)某省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和管理办法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得受任何歧视,依法享有公民应有的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不得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的权利。不能将病人的姓名、地址及有关情况公布和传播。”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①艾滋病病人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②艾滋病病人合法权利受到保护③艾滋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不统一④艾滋病病人并没有特殊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D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根本保证,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三个是(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A.表明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B.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思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守法,司法,立法上的平等吗?现实有不平等吗?是不是对其违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权利和义务的关系:B.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第一、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离,具有统一性,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因为①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③损害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也必然损害自己的利益④自由是相对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B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3)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A.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B.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C.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民主选举)1.我国民主选举的不同方式(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的角度)(2)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选举方式的比较从选民的角度看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含义优点缺点适用范围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直接地反映民意;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人数众多时,它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选举方式含义优点局限性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从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数量关系看: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误以为已“内定”,积极性受影响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选出合格的代表未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被选举人间的竞争如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方式例: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C例: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B(3)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②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第一、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二、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第三、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二、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民主决策)1.决策的重要性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渠道)(1)间接方式:选举制度——选出代表,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2)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内容方式依据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民意信息是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科学决策,反映民意论证会、座谈会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公示公民有知情权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听证会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决策利民对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公民提出意见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从公民的角度看: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民主管理)(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①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③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例: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一个从委任到选举制,从直接选举到间接选举、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这反映出:①我国的基层民主的程度进一步提高②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③我国的基层民主逐步走向规范化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程度很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辨析: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就是基层政权组织A.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经济组织,也不是基层社会团体。都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B.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2)村民自治的内容:①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0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