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闻两则》知识讲解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1《新闻两则》知识讲解撰稿:王军霞审稿:王欢欢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他撰写的新闻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合计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知识积累1.锐不可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2.歼.(jiān)灭:消灭。3.溃.(kuì)退:败逃,散乱。4.绥.(suí)靖.(jìng)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军队。绥靖,安抚,平定。靖,使秩序安定;平定叛乱。5.阻遏.(è):阻止,压制。6.业已:已经。7.签.(qiān):亲自写上名字或画上记号,以示负责。8.督.(dū):监督、监管、指挥。9.荒芜.(wú):野草丛生或野草丛生的地方。10.不含:不包括。11.阌.(wén)乡:河南省旧县名,1954年并入灵宝县。12.鄂.(è):湖北简称。13.豫.(yù):河南简称。14.聿.(yù)考题例析(2011浙江衢州)综合性学习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衢州市举行,为此,班级也开展了“我为绿色衢州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班级读报活动中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新闻,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成一则新闻摘要。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2新闻1: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新闻2: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衢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衢州。朱军、何晴、刘劲等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新闻3:5月17日由共青团衢州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衢州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西区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新闻摘要: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学校发出倡议,号召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请你为此拟一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假如你被评为“绿色小卫士”,请你写一则获奖感言在班会上发言。(60字内)获奖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高清课堂:谈谈新闻】“新闻摘要”考查的是对新闻的概括能力,要注意对中心事件的把握。示例: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宣传标语”考查的是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语言要简练。示例:地球一小时,节能一辈子。让绿色成为地球最美的颜色。“获奖感言”考查的也是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示例:我很高兴,感谢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一定会尽我的能力当好环保小卫士,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课文讲解理解主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报道渡江战役概况,赞扬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和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概述了一年来南阳人民解放军的辉煌战绩和军事形势的变化,反映了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士气,提升了战士们的斗志。两则报道目火如炬,高屋建瓴,是一个伟大战略军事家对战事的精彩总结。理清结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气势磅礴)电头——材料来源、时间、地点(真实,及时)导语——人员、人数、战线、区域、结果(简明)突破“很巩固”的防线三十五万大军已大部渡过,一天内可渡完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东路军三十五万人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一天内可渡完原因:我军锐不可当,敌军官兵厌战——议论西路军中路军:二十四小时内渡过了三十万人主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3写作特色1.用词准确。这两则新闻报道,运用了不少军事术语,但由于作者精心用词,读起来并未使人感到生疏和单调,反而觉得很有气势,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报道语言精当、极富表现力,可从以下三点认真品味、学习。(1)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如表现我军迎难而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选用“冲破”“横渡”等词语;表现我军勇猛进击、节节胜利用的是“占领”“扩展”“突破”“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等动词组成的一连串动宾短语。描写敌军溃败无能,则用的是“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泄气”等,用词褒贬色彩十分鲜明。(2)语言概括力强。如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到的抵抗,用“甚为微弱”四字来概括;而东路则用“整天激战”来概括。(3)用词有分寸。如报道我军战果时,西路军占领的是“广大南岸阵地”并“正向南扩展中”;东路军占领的则是几个县的“广大地区”。2.【高清课堂:谈谈新闻】及时、准确、真实。鲜明地体现了新闻的三个基本特点。把握重点1.这篇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本篇消息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这个标题明确、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百万大军”“横渡”的用语,表现了磅礴的气势,充满了胜利的豪情。2.新闻电头如何写,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新闻电头也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在一篇新闻的开头,包括:通讯社名称、发电报稿地点、时间和记者姓名。本篇通讯是由新华社发稿,发电地点:长江前线;时间: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电头里写明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和记者姓名都是表现真实性的手段。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点。新闻,就要注意一个“新”字,它在反映现实的速标题:概括主要事件电头:时间、地点、通讯社导语:报道中心事件,点明人物、地点、事件结果创立七个军区,扩大老根据地歼敌正规部队,发展我党武装纠“左”孤敌,巩固根据地回顾南线胜利南阳的战略地位蒋军败弃南阳预言逃敌前途黑暗主体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4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在当今世界上,消息的时效性是各国通讯社特别注意的问题,往往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立即通过广播或报纸向全世界发布。因为时效是消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则消息写得再好,失去时效等于废品。为了说明时效,本篇在电头里,不仅注明日期,而且还注明了时间,用来强调报道的是截至二十二时所发生的事件。3.【高清课堂:谈谈新闻】本篇的导语是什么?导语在新闻报道中有什么作用?本篇导语是开头的两句话。它概括告诉读者三个情况:一是参战部队及数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二是战斗的具体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纵横一千余华里”;三是战果——“已经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导语一般在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二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点明消息最主要的事实,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导语使读者了解文章概貌,可以激起读者有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的欲望。4.“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一句中“丝毫”的含义是什么?“丝毫”指作用极小或很少,勾画了汤恩伯捉襟见肘的狼狈相。5.我军所遇之敌,抵抗力量甚微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如下: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而国民党部队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6.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略写。21日下午5时起至22日22时已渡过20多万人,余下三分之一,预计23日可渡完。写到受阻情况时,交代了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删去这句,对报道西路情况无损,而前面对中路受敌情况就要加上“毫无斗志,抵抗微弱”之类重复的话。把相同的情况合并起来写,详略分明,用语更为简洁。最后写东路。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度已十分明朗。7.课文中插入了几句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在前文已经作了比较详细地叙述和交代。所以略写。“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我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那么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就应该先分析我军的士气,后分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拓展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虽然已经面临总崩溃的局面,却一面展开“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时间,以便伺机反扑;一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5面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图以此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并且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4月22日2时,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的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在彻底摧垮敌人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同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家王朝巢穴——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同年4月,中共中央已由西柏坡迁至北平(北京)。当时,住在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同志得悉南京城解放的喜讯后,欣然提笔写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逸闻趣事五十年代,在台北“介寿馆”蒋介石的办公案上,摆放着一本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在此书的千千万万读者中,蒋介石是最特殊且读了最有体会的一位读者。因为毛泽东在此书中所写的,就是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当年,蒋介石就翻过这本书,无奈,他忙于跟毛泽东打仗,静不下心来。如今
本文标题:《新闻两则》知识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0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