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园区发展规划纲要3
1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园区发展规划纲要一、科技创新城基本情况(一)科技创新城创建历史沿革及发展情况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为加快建设“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和“科技教育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省市于2009年11月,采取共建方式,在松花江北岸规划建设了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以下简称创新城),并先期启动建设23.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由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哈高新区)具体负责开发建设,并确定创新城为黑龙江省重点扶持园区。哈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于1988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首批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2001年12月,哈高新区和哈经开区管理机构合并。2009年11月,哈高新区和哈经开区管理机构分设。区域管辖范围在南岗集中区三个国家级孵化器与规划面积12.2平方公里的迎宾路集中区基础上,增加了创新城园区,成为跨越哈尔滨市3个行政区的大型开发区。截至2009年底,哈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9家,其中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324家,软件及其他非生产型高新技2术企业95家。2009年,哈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21亿元、工业增加值196亿元、高新技术产值782亿元、上缴税费33.7亿元、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8.0%、20.3%、19.0%、16.4%、12.6%。据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以2009年56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开展的国家高新区评价工作,哈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为第三十九名,其中,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为第十六名,国际化与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为第二十八名。哈高新区以创新城为主要承载,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高端研发、产业、服务项目,着力建设科技资源富集、科技创新成果多、产业转化能力强的创新研发基地,成为服务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的区域性研发中心;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承载与发展能力,努力把创新城打造成牵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通过发展金融、商贸、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构建适宜人文、生态、服务的城产融合经济。(二)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及园区布局创新城规划面积为137.2平方公里。东以哈尔滨四环路为界(东南角小部分在四环路以东),西至肇东市界,北至滨州铁路,南部以王万铁路为界分为两段,王万铁路以东以松花江北岸堤防为界,以西以万成村、薛家堡村村界为界。创新城全区由“两园、三心三轴、四大综合体和十个功3能区”组成。其中:两园:即科技创新园和科技产业园。科技创新园位于王万铁路线以东、三环路以西、三环路延伸线以南、松花江北岸堤防以北围合区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构建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孵化、高新技术市场三个体系。科技产业园位于肇东县界以东、四环路以西、滨洲铁路线以南、三环路延伸线以北围合区域,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园区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三心三轴:园区规划了“省行政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商贸中心”三个中心。依托省行政中心带动市场人气发展,形成南北走向的行政商贸发展轴;联接技术创新核心区和产业先导区技术市场,形成技术创新区商贸研发轴;融合科技商贸核心区和国际科技创新综合体的多元文化廊道,形成科技商贸区商务中心轴。四大综合体:根据园区规划,要打造国内知名的焊接和粘接材料研发生产(RDP)综合体;打造国内知名智能装备制造研发生产(RDP)综合体;打造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生产(RDP)综合体;打造集生产、研发、生活、娱乐、办公、教育六位一体的国际科技创新综合体。十个功能区:园区规划,以区内铁路、河道、公路为界,共划分技术创新综合区、产业先导区、行政服务核心区、科技商贸综合区、RDP综合体区、国际科技创新综合区、产业发展区、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区、对青市镇新区、现代教育大4学园区10个片区。其中:技术创新综合区,以行政、科研、商贸、教育、居住为主要功能;产业先导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撑相关研发孵化功能;行政服务核心区,是未来黑龙江省政府所在区域,以行政、商务、居住为主要功能;科技商贸综合区,是科技创新城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主要发挥商务活动、文化娱乐、教育科研、RDP综合体、居住功能;RDP综合体区,与产业先导区对接,重点发展焊接和粘接材料RDP、智能装备制造RDP;国际科技创新综合区,是科技创新城未开展国际合作的综合发展区;产业发展区,是科技创新城产业发展的集中区域,主要以产业、居住功能为主;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区,集中发展大豆、玉米、水稻高新技术研发生产综合体;对青市镇新区,以居住、产业、科研为主要功能,发展综合型生态宜居的新市镇;现代教育大学园区,以集聚创新源为目标,培育科技创新城的现代教育产业。二、科技创新城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一)发展基础创新城于2010年全面启动建设。在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省、市科技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统筹推进了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重点难点工作,委托清华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起点编制了《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在高起点规划基础上,推进高速度建设、高质量招商,取得了当年启动建设、当年初具规模、当年形成吸引力的突破性进展,为努力塑造“高端创新人才的聚集区、5高端技术研发集成的核心区、高端成果孵化运用的主导区”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集聚。创新城已集聚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等一批重量级科技资源,10家中科院直属院所的12个项目已签约,它们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在国内乃至国际均处于尖端和领先地位,在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带动行业发展方面具有“技术龙头”作用。引进了先进地区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和外部项目技术资源,与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建深港哈产学研基地。集成国际国内商业资源,建设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已有丹麦奥胡斯市等5家公司确定入驻,已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科研机构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引进哈工大科技项目与社会投资战略合作的“体制创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投建,创新城的科技内涵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在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发挥出智力中枢和辐射源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智谷”。目前园区已签约研发类项目133个,协议投资额109亿元,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107个,开工规模达160万平方米。新兴产业项目快速启动。创新城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引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正在努力打造以国内外知名的万国数据公司、中金数据公司、加拿大Enomaly公司三大云计算企业入区启动的“云飞扬”计6划和哈工大物联网项目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地能热泵、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生物质能源等项目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蓝宝石晶体材料、硅衬底材料、树脂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等项目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将有力地助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目前园区已签约49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07亿元,其中,已开工建设31个项目,开工规模达78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同步建设。自园区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了起步区23.7平方公里征地任务,8条道路、6座桥梁主体工程已竣工,道路建设面积34.2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线45公里,并形成了以规划205路、规划206路、规划209路为“三纵”,万宝大道、三环路延伸段、世茂大道延伸段为“三横”的畅通创新城区域的交通路网。为科技成果提供八大平台服务功能的科技创新创业大厦和为企业搭建资本平台的经济创新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凯利国际汽车广场、华润欢乐颂商务及购物中心、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盛恒基生活广场和香格里拉五星级大酒店等一批现代服务业的重量级项目正在积极投建,高端商务会馆、科技人员公寓和三所学校等配套服务项目同步启动,为大力提升园区现代经济规模和文化生活品位,促进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和巨大引擎。(二)发展环境创新城的建设发展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7挑战。——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大环境看,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以人力资源为主的服务业转移比重增大,为创新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大力实施区域振兴和新兴产业规划,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拓展城市圈建设、统筹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以及发挥边疆区域合作等理念的深化,也均为创新城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发挥龙头和枢纽作用,提供了重要机遇。从科技创新城自身环境看,市委提出的“北跃”发展战略和省市共建创新城的方针,是园区在“十二五”期间最大的历史机遇,甚至中长期都可享用优惠的政策扶持,为创新城广泛吸纳国内外高端研发、高端产业、高端服务、高端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承载与发展能力,创建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启动了牵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从经济发展趋势看,金融危机虽然冲击了全球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对要小。借洋巨头跌入低谷的机会加以发展,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成长的良机。特别是面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将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期,随着中国3G移动通讯的发展,不但城市中拥有最大规模的手机互联网用户,农村也需要一个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这是中国8信息产业非常独特、完全有可能超越世界的良机——面临挑战从国内外发展环境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并随着经济社会结构性失衡问题的萌生,创新城面临着扩大对外开放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双重挑战。从创新城自身发展看,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果”的思路,推进“北跃”战略的实施。创新城是实施“北跃”的牵动力和主承载,责任重大;园区要在2-3时间就构筑起目标定位高、推进难度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骨架,时间紧迫;而工作目标和任务又是立足于再造大哈尔滨,乃至拉动全省产业经济发展,标准更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创新城仅靠目前拥有的金融、物质、人力和技术等资源要素,很难实现园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行业竞争趋势看,国内区域间、城市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主要中心城市都以高新区为载体,以新区建设为依托,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纷纷抢占新一轮城际竞争的“制高点”,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环境改善、服务创新等都将对创新城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三)发展优势1、省市政府确定相继北迁,使创新城享有省内其他开发区无法比拟的行政中心优势。建设创新城是黑龙江省实施9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呼应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的重大举措,是哈尔滨市以新松北为重要增长极、推进“北跃”战略实施的正式启动。2001年1月2日,黑龙江省政府第63次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将省、市政府迁入松北江湾分区,并由市政府先行迁址松北区。随着上述决策的推进,省、市行政中心相继坐落科技创新城区域,使园区在政策资源的可获得性、行政支持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便捷性等方面,相对其他开发区具有明显优势。2、国家与省市对新松北的政策扶持,使创新城享有多层面的政策优势。黑龙江省委指出:开发松北,实现两岸繁荣,用三五十年再造一个哈尔滨的战略决策,是寻求21世纪哈尔滨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重大举措。按照条块分布,创新城可享有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政策、宽松的外汇政策和黑龙江省加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所有政策。同时,按照国家科技部领导指示精神,创新城建设已纳入“部省市”会商机制。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强力支持,使创新城的园区建设和招
本文标题: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园区发展规划纲要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0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