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式本)项目名称: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单位(盖章):大邑泓帆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印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1)项目名称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单位大邑泓帆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大邑县晋原镇龙华村8社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晋原镇龙华村8社立项审批部门大邑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大发改投[2013]92号和大发改[2014]4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820环境卫生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6666.7绿化面积(平方米)2001总投资(万元)224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2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一、项目背景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也是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剧增。同时,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使得消费的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这就加大了城市垃圾数量的急剧上升。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大部分来自居民的生活和消费、市政建设和维护、商业活动、市区的园林绿化和旅游娱乐等场所。包括一般性垃圾、人畜粪便、厨房废物、污泥、垃圾残渣和灰尘等固体物质。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还危害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当前,如何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再现一个洁净、健康的城市生存环境,已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都市城管局于2011年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深化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按照《意见》,2011年成都市将按照“布局科学化、房(站)景观化、桶点标准化、3运行常态化”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布局设点,美化生活垃圾中转房(桶点),分类指导垃圾前端分类收集和处置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提升整体运行效果。要求对二、三圈层以及中心城区的涉农社区要进一步完善收集点位设置。其中,对已实施集中居住的区域和建设在公路沿线的点位,因道路改造等原因,要重新调整点位,并按新的标准和要求重新建设;原规划的垃圾房(桶点)数不能满足辖区村民农村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的,应补充增设一定数量的垃圾房(桶点)。而垃圾房(桶点)的建设和设置应符合方便投放、收集和转运的要求,对现有不符合运转要求的要进行改造和重建,规模较大的集中居住区和场镇可规划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此外,还要对房(站)桶点实施景观化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生活垃圾中转房外立面及顶部要因地制宜进行景观化改造,保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垃圾桶点必须按规范要求增设基座并粘贴瓷砖,以方便保洁和日常管理;场镇原采用垃圾池收集生活垃圾的,应予以拆除,并按新标准重新建设规范的生活垃圾中转房或设置生活垃圾桶点。生活垃圾运输车应保持功能完好,并实行密闭运输,避免因散载造成沿途撒漏带来的二次污染。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大邑县已采取的措施及已取得的成绩1、组建乡镇执法队伍,健全基层城管执法体制,2014底前完成9个市级试点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和群众自主参与的常态化管理的制度建设工作。2、大邑县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8%,城镇街道清扫保洁率达100%。3、积极开展以群众为主体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①一是广泛宣传教育,充分发动群众开展“首次分类”。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分类收集奖励办法细则》,以物质鼓励,调动群众把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及建立激励机制政策,全力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确保群众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二是成立专业“分拣队伍”。为更好推动农村垃圾前端分类,确保“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落到实处。大邑县在示范点采取网格化分工推进“二次专业分类”,实现“分拣员”与农垃保洁员的有机结合。示范点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自行分类后,“分拣员”再对未科学分类的生活垃圾进行专业分类。③三是完善分类收集设施,夯实农垃前端分类基础。按需建设景观化垃圾收集点约4522个,建立废品回收站20个、回收点240个,新增垃圾分类三轮收运车3辆。新增垃圾桶606个,新增分类果屑箱206个。④为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潲水资源,变废为宝,从源头上杜绝“垃圾猪”、“潲水油”的出现,潲水得到100%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杜绝不法分子利用餐厨垃圾制造有毒有害食品,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邑县城市管理局拟建成大邑县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和监理的招投标,正在进行设备采购。目前,大邑(涉农社区)197个,现已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村(涉农社区)152个。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总量由开展工作前的230吨/天,减少到当前的190吨/天左右,减量20%。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要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所有县具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加强设施运行监管。2、《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努力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收集中转体系。各地要逐步建立与生活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同时,要按照密闭、压缩、环保、高效的要求,升级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系统,逐步淘汰敞开式收运方式,认真解决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脏、臭、噪声和遗洒问题。3、《成都市大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3-2020)中提出,根据目前成都市三圈层垃圾增长情况和收运处置现状情况,拟在大邑、崇州、邛崃三个县之一选择一处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上述三个县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目前,三个县的垃圾收运体系尚不完善,作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的前端处置设施的垃圾压缩转运站的设置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4、目前大邑县环卫设施存在的问题:①、设施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②、落后的非压缩式转运设施不能适应大邑县城市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大邑县垃圾中转系统现况,做到垃圾密闭环保中转,改善环5境卫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建设该垃圾压缩站是十分必要的。三、产业政策本项目为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修正》版,本项目建设内容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为允许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属于环境保护正效应工程。四、评价的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六项基本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之一,根本目的在于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一切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本次项目的污染源主要为: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基于以上情况,本次编制环评报告表的目的在于,通过环境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工程所处环境状况的基础上,为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据此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以实现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步实施,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该项目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本评价将预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可能产生的变化,分析本项目的实施是否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并以环保法为准绳,衡量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为主管部门审查和决策、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014年大邑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大发改投[2014]48号,确认项目业主由大邑县市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变更为大邑泓帆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开始动工建设,并于2014年11月底建成。2014年12月2日,大邑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对本项目出具了“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补办环保手续。我公司受大邑泓帆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进行了《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报告表编制完成,现上报审查。本项目环评介入时,项目已经建成,但未投入使用,本项目为补评。五、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6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规模项目名称: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地点:大邑县晋原镇龙华村8社规划红线范围内建设单位:大邑泓帆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性质:新建2.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经济效益1)、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2242万人民币。2)处理规模日处理垃圾500吨。3)、资金来源本项目为BOT建设模式,项目资金全部来自于中标方筹集。4)、服务年限20年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工程劳动定员为10人,实行一班制,生产天数为365天,职工工作时间为8小时。3.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项目,以收集和转运大邑县的生活垃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处理的对象为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垃圾转运站主体工程、垃圾中转有关设备器具购置。建筑工程主要是一栋压缩转运车间、一栋综合楼、渗沥液收集池、雨污分流设施及辅助设施;设备包括压缩机、垃圾收运车等。7表1-1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分类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压缩车间一栋框架结构楼,2层,层高6m,局部1F。1F为压缩作业区、空压机房、卫生间、监控室,建筑面积1222m22F为垃圾倾倒平台、空气净化系统摆放间、受料坑、操作间。其中垃圾倾倒平台721m2,其它540m2施工噪声施工废气施工扬尘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渗滤液、臭气、噪声辅助工程洗车区位于压缩车间内,底层,压缩完成后对车厢进行清洗废水转运车回转场转运车辆回转场,742.6m2雨水垃圾箱摆放区压缩垃圾车厢摆放处204.4m2雨水配电室由市政电网供给,设置配电室噪声公用工程供水系统市政给水管网统一供给/供配电系统变压器、低压配电室等噪声排水系统雨污分流、雨水进入厂区内排水沟,废水引入污水池,生活污水进入预处理池废水、臭气道路进场道路即厂区内道路噪声、扬尘发电机设置一台备用发电机废气、噪声办公设施办公用房1栋,3F,垃圾中转站办公区废水、固废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预处理池1个(容积为20m3),污水池(渗滤液收集池)1个(容积为170m3)。隔油隔渣池1个(容积为1m3)废水、臭气除尘、除臭系统2套、对压缩车间受料坑粉尘及臭气进行处理1套,对一层压缩车间臭气进行处理(环噪声8评要求新增)绿化绿化面积约2001m2/六、工程规模本项目为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工程,处理的对象为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垃圾转运站主体工程、垃圾中转有关设备器具购置。建筑工程包括垃圾中转压缩间、办公区等;设备包括压缩机、垃圾收运车等。转运站设计规模的确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以转运站设计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定。根据可研中大邑县人口资料,2014年大邑县有居民约52万,流动人口56000人左右。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分析,评价取大邑县服务范围内人口增长率取3‰。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计算方法:Q=nqks/1000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人口数;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cap.d;ks——垃圾产量变化系数
本文标题::大邑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2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