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华图公务员培训(2010―北京申论―讲座)
华图公务员培训申论考试辅导周文浦最新的研究结果:一、“三观”结合:宏观统领—中观切入—微观支撑例如:2009年北京市考微观: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和涉外场合的常见不文明行为中观:提高国民文明意识、文明素质(若干措施)宏观:???污染事实上升到环保;治安现象上升到稳定;房屋拆迁上升到城建;三乱现象上升到执法;考试、留学上升到教育;人口问题上升到计划生育;汽车堵塞上升到城市交通;下岗分流上升到社会就业;偷税漏税上升到社会分配;户籍问题上升到城镇化建设;农民进城上升到三农问题。二、明暗双线:明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暗线—“辩证分析”看待问题典型的常见词有:经调查、资料显示、资料中反映了、从资料可以看出、百分比数字、XX告诉(分析、强调、指出、认为)、据XX讲(党政机关、政府领导、红头文件、当事单位负责人、法律监察部门、专家、媒体、百姓)、有关部门负责人、据报道、初步推断、实践证明等等1、正面成绩(过去的措施)2、负面问题关键词:表现为、现状是、情况如下、根据媒体报道、资料统计表明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体现为:3、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原因(广义和狭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关键词:直接原因、重要原因、历史原因、XX因素、由于、因为、其重要性(必要性)就在于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4、解决问题的措施:关键词:某党政机关、政府领导指出(透露)、文件指出、法律监察部门、专家指出、经验证明、百姓指出、我们要(将、必须、打算)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针对XX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二、实战阶段:第一题型——概括题概括材料内容(整理材料以供参阅)攻略框架:成绩+问题表现+问题原因+措施第一段:给定资料反映了在XX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XX;XX;XX;XX。第二段: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XX;XX;XX;XX。第三段:针对以上原因,要采取如下措施:XX;XX;XX;XX第二变形:概括问题型攻略框架:(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问题的影响趋势+(对策措施)实战阶段:第二题型:提出对策最通常的对策:万能八条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万能八条针对在“申论之‘势’”中提到的“个性化”趋势如何才能在“万能八条”中充分而有效地对应体现呢?利用提出对策题的惯常思路—五步分析法:第一步:政府应该干什么(作为公务员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比如提高认识、调整工作思路、监管、宣传教育)第二步:企业、当事单位应该干什么(比如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第三步:法律部门应该干什么(比如执法、健全法律法规)第四步:其它部门应该干什么(比如媒体监督)第五步:公众应该干什么实战阶段:第三题型:论文写作考试的重中之重,也是申论考试的最核心磨刀不误砍柴工——列提纲标题开头(论点:提出问题)过渡正文(论据和论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尾一、标题的写法1、标题类型(1)论点型:《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要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2)批驳型:《绝非“偶然”》、《岂能当“墓奴”》。(3)寓意型:《质疑“愚公移山”》、《从“富翁”到“负翁”》。(4)感想型:《从沙尘暴带来的灾害说起》、《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思考》。2、万能标题由……现象引发的思考(事例、特定社会现象和议论的结合,非常具有代表性)……问题引发的思考/带来的启示……现象的反思反思……现象透视……现象深入思考:I.2004年山东省考第四题:以“治标须治本”为题撰写一篇议论文。II.2007年国考第五题:《命脉》。III.2008年山东省考第五题: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2、守候期待感恩。IV.2008年浙江省考第三题:《蓝图》。V.2008年国考第六题:《人与自然》。VI.2008年山西省考:以“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为题写文章。VII.2008年内蒙古省考第三题:小问题,大道理——从一碗牛肉面的定价说起VIII.2009年内蒙古省考第三题:“历练与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IX.2009年山东省考第五题:以“真心.真情.真话”为题写一篇文章。X.2010年浙江省考第三题:“后天”的拷问I.2007年山东省考第五题:以“由网上募捐所想到的”为副标题,写文章。II.2007年北京市应届第四题:《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为副标题写文章。III.2008年国考第五题:《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IV.2009年辽宁省考第四题:以“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V.2009年北京市应届第四题:以“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副标题写文章。二、开头的写法第一层:交代事件、现象的缘起——根据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某事件,这样写非常自然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该事件看出某问题相当突出,形势已经严峻,这样写完全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第三层:谈主题的影响、危害或者说重要性和意义——这个问题关系到XX,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XX。这一层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样的文章结构层层递进,浑然天成,有相当强的说服力,阅卷者读来会觉得非常舒服。三、结尾的写法1、结尾的模式(三层)第一层:正面概括(只有坚持XX,才能XX)第二层:反弹琵琶(如果不XX,就会XX)第三层:拔高号召(所以,XX对实现XX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或者,XX是实现XX的有力保障)2、结尾的常用词: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看到3、万能结尾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段:过渡的写法过渡:包括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用来连接上下文的字词句,具有承上启下意义。恰当的使用过渡可使文章更加流畅,笔者逻辑表现的更加清晰,读者更加容易把握文章的要点。四、正文(写作模式)第一模式:政论文(以分析多个原因为重点)正文框架:为什么(分析问题——重点):1、资料里的一个原因+展开说明+一个事例(略)2、资料里的一个原因+展开说明+一个事例(详)3、独立发明一个原因+展开说明+一个事例(略)怎么样(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经典例文:《半月谈》2009年第2期【半月评论】《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半月谈》2009年第4期【半月评论】《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半月谈》2009年第5期【半月评论】《关注民生是根本》《半月谈》2009年第17期【半月评论】《企业改制必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二种模式:策论文(以提出多个对策为重点)正文框架:为什么(原因):三段变成一段,有详到略,之所以发生XX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XX;XX;XX;XX。怎么样(措施):第一:资料里的一个措施+展开论证+一个事例;第二:资料里的一个措施+展开论证+一个事例;第三:独立发明一个措施+展开论证+一个事例。注意:每个措施都要有针对性,如何体现针对性?每个措施(尤其是独立发明的措施)都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个性!如何体现“针对性、可行性和个性”(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政策人财(资金)物(技术)地(办公场所)效果(未来的影响)经典范文:《半月谈》2009年第3期【半月评论】《危机面前,没有旁观者》《半月谈》2009年第6期【半月评论】《深化医改为民造福》《半月谈》2009年第8期【半月评论】《念准“保”字经》《半月谈》2009年第10期【半月评论】《扎实推进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半月谈》2009年第13期【半月评论】《怎样确保“权为民所用”》第三种模式:万能式(以提出固定原因和对策为重)正文框架:原因:1、监管问题:监管不到位或者多头监管——农业部和林业部的分工,泔水—卫生部门、下水道—环保部门、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工商、税务、城管的分工2、机制问题:空洞(机构不健全、人员不齐备、制度保障不全面、资金不到位)3、法律法规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流于空话、执行力度不够过渡:要解决某问题,建议采取如下的措施措施:1、加强监管: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独立面向人大、国务院负责2、设立想象的机构:建立机构、配齐人员、完善制度,增加资金保障3、建立健全XX法:设立XX法,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如何处理。公文式申论文章1、行政公文的种类(13种)指挥性公文:批复、决定、命令(令)知照性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协商、记录性公文:函、会议纪要、意见、议案2、行政公文的形式规范应试技巧一、注意事项:1、紧扣材料:注意审题,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概括题自不必说,后面不论是找原因还是提措施,都是基于材料的发挥和个性展示——这也是第一、二题和第三题的区别;2、拔高理论:在每段还是最后——小题大做;3、时间分配:阅读35分钟,最后的文章60分钟(列提纲15分钟,书写45分钟);4、字数控制:限度是浮动10%;5、段落安排:不要过多,零散是思维逻辑不连贯的标志,模仿使用排比句——如何安排论述顺序?6、其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避免学生腔——列提纲。二、命题热点的特点:1、资料来源一定是党政喉舌杂志、主流报刊媒体(人民网/新华网、新闻联播、FM106.1——中国之声);2、当年社会民生方面的热点(未必是最热的);3、中央已经定了调子的事件;4、短时间内有很多相似的事件;5、引用资料一定是非专业事件。三、范文与理论拔高:《半月谈·半月评论》:面大而浅《瞭望周刊》《新华文摘》、《新华观察》:篇幅长、学术性强、过于犀利,不宜模仿但可以学学行文中的锋芒和老辣《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宣部理论局编著)胡锦涛的十七大讲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华图公务员培训(2010―北京申论―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4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