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探索
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探索[摘要]课前需不需要进行预习,课前预习有多大实效,一直是广大教师争论的热门话题。要提高中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将预习要求具体化,同时借助朗读等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高度的“门槛”,以此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关键词]中学;语文;预习;朗读;差异性课前需不需要进行预习,这一传统话题是广大教师争论的焦点之一。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探究的冲动。有的教师考虑到预习的主体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不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预习的程度,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申报了《语文预习的布置策略研究》课题。结合课题实践情况,我就如何提高课前预习有效性作如下探讨。一、预习三步曲充分的预习,可以完成认读这一低层次的阅读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产生的疑问,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增强课前预习的实效性,教师可将要求具体化:第一步,结合《语文词语手册》阅读课文,解决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如有的疑难字词《语文词语手册》里没有,要求学生用字典查询,并将该知识写在预习本上。第二步,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并写出一百字左右的读后感。第三步,分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如有某个题目不能解决的,摘抄到预习本内。二、借助朗读法朗读在预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有感情地朗读,能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优美的歌曲、感情丰富的人物、绕梁三日的意境;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兴趣盎然,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的语言更丰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使文章的内容在头脑中产生立体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在做好相关预习作业后,教师可以借助朗读让学生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在教授新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先朗读课文,以检查他们掌握字词的情况。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出感情。教师在朗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其实就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三、重视差异性针对班上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性表现,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找到问题的根源,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如将预习第二步的内容更加具体化,要求学生预习后回答:“你认为《秋天》这首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读《化石吟》的时候,你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告诉我。”“读了《看云识天气》后,你知道了云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它们预示何种不同的天气情况?”这样的问题可深可浅,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此外,预习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如教师指导学生对课外名著进行批注式阅读,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预习作业中。课前,让学生在不看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感知文本,然后对文本作自由的评点批注。当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他们的感受和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这种课前评点批注可以让学生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变成文字表达,为后续的课堂口头表达、质疑讨论做准备。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怎样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呢?教师可以尝试先找几个学习态度认真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单独给他们布置预习要求,如“下一节课,老师要请你们给大家讲讲《济南的冬天》的具体内容,好吗”。这样的要求相应降低了门槛,与他们的能力相匹配。复述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文中词语、句式的记忆,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简单的复述更能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语文预习的布置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还在进行中,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结合实际寻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更有效的途径。责任编辑王芸
本文标题: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5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