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水调歌头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诗人、大文豪。他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被世人合称“三苏”。苏轼的文学成就在北宋是首屈一指的,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大家,其作品有著名的《东坡全集》.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有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关于“词”词原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所以起初称“曲子”或“曲子词”,也有称“长短句”的。词有许多词调,表示词调名称的是词牌,如“水调歌头”等,但这种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毫不相干,只是“依声填词”、“按谱填词”。词前有时还有小序,,一般介绍作词的背景和意图。如本首:“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有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欲:想乘:架又害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琼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象中的仙宫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胜:能承担,经得起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弄:玩弄,欣赏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绮户:雕花的窗户月亮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不应:不应该何事:为什么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只愿:希望婵娟:月亮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水调歌头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离人的祝福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致“起舞弄清影”这句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并分析“弄”字•描绘了人在月下起舞,清影也随人一起飞舞的妙境。弄字表现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到动作的美妙读中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2、作者对天下分离之人祝福的句子是哪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词人上阕(望月)问天,下阕(怀人)问月,问天问月的句分别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4、全词的主旨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的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你知道哪些这方面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本文标题:水调歌头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7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