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1555257726
、总则1.1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报批深度,使建筑工程设计更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确保质量,依据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1.2本《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适用于本市的建筑工程初步设计阶段。1.3本《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内容由初设文本和初设图纸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初设文本中包括初设说明、节能计算书、概算书、必要的结构计算书和消防计算书等技术文件。2、设计说明书2.1概况2.1.1反映整个工程状况的鸟瞰图、效果图或模型照片。2.1.2工程概况:简略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各专业特点等,可按表2.1.1填写。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选址意见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初勘条件、地灾评估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节能、轻轨等要求和依据资料。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7分期和设计范围。2.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项目业主方建筑性质建筑面积(地上/地下)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建筑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主要结构体系是否高切坡(深基坑)是否超限高层人防保护等级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污水量电力安装总容量总冷/暖负荷动力负荷概算总造价备注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原则。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2.2总平面2.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摘述方案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2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限、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车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3本工程地形图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4凡概况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2.2.2场地概述1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2概述场地的地形地貌(如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按多少年一遇的洪水位设计等,山丘位置、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高压线、地下洞室,以及保留(包括名木、古迹等)、拆除的情况。4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数,如湿陷性或涨缩性土、地裂缝、岩容、中国地产商域网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2.2.3总平面布置1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2说明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虑。3说明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4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2.2.4竖向设计1说明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2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3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工程量。2.2.5交通组织1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位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2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3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最小纵坡等)。4说明绿化设计情况,如绿化面积、覆土层厚度等。2.2.6综合管网1说明市政管网现状与城市规划管网的相互关系、位置、能提供的容量大小、中国地产商域网压力等技术参数。2说明或用表格列出本工程总用水量、总污水量、总天然气用量、总冷(暖)负荷量、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高(低)压线路进出线布置及其它系统线路走向,回路编号,导线及电缆型号规格,架空线杆位,路灯、庭园灯的杆位(路灯、庭园灯可不绘线路),重复接地点等等设计参数。2.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2.7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h(㎡)2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地上、地下可分列3建筑基地总面积h(㎡)4道路广场总面积h(㎡)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5绿地总面积h(㎡)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6容积率7建筑密度﹪8绿地率﹪9小汽车停车泊位数(室内/室外)辆室内室外应分列10配套公建㎡小区住宅设计时应注明各类配套公建的面积等2批准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建筑表述设计中适用的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2表述设计中适用的地方规定和技术标准。3必要时说明引用的其它规定和技术标准。2.3.2设计说明1概述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建筑层数、层高和总高,结构选型和对方案调整的原因、内容。2简述建筑的功能分区、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组成。3简述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以及所采用的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功能、数量和吨位、速度等参数。4综述防火设计中的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以及无障碍、节能、智能化、人防等设计情况和所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能反映建筑规模的总建筑面积以及诸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旅馆的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等。6简述建筑立面造型(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色彩处理等)、建筑群体与周围的空间关系。2.3.3简述建筑的主要特征,多子项工程中的简单子项可用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或逐个描述方法作综合说明。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表2.2.3项目名称备注中国地产商域网编号建筑性质建筑层数、总高地上、地下分列建筑基底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地面楼面屋面天窗门窗顶棚内墙面外墙面2.3.4对需分期建设的工程,说明分期建设内容和对续建、扩建的设想及相关措施。2.3.5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他需要另行委托设计、加工的内容的必要说明。2.4结构2.4.1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2相关专业的本工程设计资料。3建地地勘资料。2.4.2设计安全标准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2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设计基准期。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4建筑建地场地的类别。5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情况。2.4.3场地分析和地勘报告分析1简述查场地基本情况;判定建地是抗震有利或不利地段;是否存在高边坡或高切坡;场地是否稳定;有无潜在的滑坡、溶岩;场地内的水文地质分析等。2对地勘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2.4.4荷载作用取值1风载:包括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等。2楼(屋)面使用荷载。3其它特殊的荷载。4温度作用:包括升(降)温和有关系数。2.4.5基础、底下室及环境设计1地基处理方案及基础形式。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应说明地基处理要求并阐明处理方法是否满足实际要求。2基础设计安全等级设计所采用的岩(土)力学参数。4基础埋量深度及持力层名称,当采用桩基时,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深基坑基础,应说明基岩开挖方式或支挡方式。5环境处理方案及支挡(放坡)形式。对于高切坡(深基坑)应编制单独的送审报告。6对于高切坡(高边坡)挡墙,应说明采用的支挡结构方式及施工方式。7地下室:地下室结构方案;防水(抗渗)等级及防水设计。当有地下水时应作整体抗浮和局部抗浮计算。2.4.6上部结构设计1结构选型:简述项目的结构类型、结构体系。2结构设计:1)对建筑物的最大高度、高宽比、层数应进行描述。2)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或多层及高层的高钢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应对房屋的竖向和平面是否规则进行描述。框—剪、框—筒结构,对于剪力墙数量、间距、筒体高厚比、楼(屋)盖系统等均应有描述;对于存在转换层等薄弱部位的建筑,应有加强措施和对薄弱层的加强方法。3)对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应描述房屋平面规则性、横墙间距、落地墙数量及材质、房屋中砌体墙段的最小尺寸、底框(内框)柱网尺寸、楼(屋)盖系统、构造柱、圈梁等的设计。4)对于单层专业厂房,应对厂房平面规则性、柱网大小、跨度、端墙的设置、屋盖系统、屋梁支撑系统、柱间支撑系统等的结构进行设计。5)对于其它一些特殊结构的建筑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抗震概念设计:(本节内容当用于有抗震设防的项目时,可与结构设计章节合并)1)结构抗震等级:对于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应明确其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2)各种类型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结合2.4.5的2条,对该条中阐述的各类建筑进行抗震概念设计,主要依据建筑抗震设防“三水准”原则,对结构的体系、规则性等及为抗震进行的加强措施和构造措施进行设计。如高层结构的平面(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的加强部位,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构件延性等;对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结构的平面(竖向)的规则性,构造柱,圈梁及楼(屋)盖等;对于单层工业厂房的柱网布置,屋盖系统,支撑系统等)3)对于高层建筑,应填写《重庆市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抗震基本参数表》,若为超限高层,应编制单独的超限高层送审报告。4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位置和缝宽。对于超长结构应有相应的处理措施。5结构计算(分析)1)计算(分析)程序的选用:采用的计算(分析)程序应有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对于复杂或重要建筑,应至少采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且经鉴定后的计算程序进行计算。2)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含楼板、剪力(抗震)墙、钢结构高度等)及整体计算嵌固部位应符合实际工作状况,必要时应附计算模型简图。3)计算参数的选取:应列出主要计算参数(如计算层数、层高、嵌固点位中国地产商域网置及其它主要参数;对于需进行时程分析的建筑,应给出地震波和加速度的参数值)。4)输出的计算成果,应对计算输出的控制性成果采用图表方式列出(如高层建筑的墙(柱)轴压比、房屋最大位移和楼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比、第一自振周期及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比、楼层恻向刚度与相邻上层和相邻上三层的比值等),对计算结果超限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说明。5)对薄弱层和薄弱部分的判别。6)应判别计算机计算的主要成果是否有效。6主要构件尺寸和材料选用1)主要柱、墙、梁、板等构件的尺寸说明。2)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绞带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焊条牌号、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锚具、铸钢件、成品支架、阻尼器等)的说明。2.4.7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设计如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应说明其运用部位和运用原因。并说明所用新技术、
本文标题: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155525772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8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