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之瑰宝---京剧高一音乐引言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有三百多种。京剧乃是其中的佼佼者。京剧的起源京剧,又叫京戏,国剧,他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55年(1790)四大徽班陆续进北京演出,与嘉庆,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而成。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京剧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从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白蛇传》扮相程砚秋程砚秋(1904—1958),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一生与梅兰芳唱“对台戏”。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程砚秋《梅妃》扮相尚小云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尚小云荀慧生荀慧生(1900—1968),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荀慧生《铁弓缘》扮相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的行当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其特点。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净行--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有正净、副净、武净和毛净之分。丑行--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又称“小花脸”。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1.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2.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4.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截然不同.京剧脸谱每种京剧角色都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如:关公。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公正者。如:张飞、李逵、包公。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如:典韦、曹操。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如:孙悟空。京剧中的唱念作打戏剧是包含文学、表演、美术制作、灯光等部门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但京剧只就表演这一项,本身就是综合艺术,包括唱、念、作、打,四种门类。唱:指唱功,是一部戏成功的关键。念:则是白话,对话,也是考验演员表演技能的主要方面。作:作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一般分为“把子功”、“毯子功”两大类。(一)唱京剧唱腔的抒情性较强,在戏剧冲突强烈﹑人物情绪激动时,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尽情发挥﹔此外在叙事、写景、争论、斥责等场合,借助唱功,也可增强艺术感染力。《四郎探母》(二)念京剧的念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加工形态的艺术语言,便于与唱相协调。《将相和》(三)做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泛称,是加工形态的生活动作,通过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步﹙步法﹚等的灵活运用,使人物的形象、气质更增光彩。在京剧里,大祇当戏剧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挥洒就更夸张起来。(四)打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用以表现战斗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挣扎、晕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鎗剑戟等(习称“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称“毯子功”,还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如“起霸”、“走边”、“趟马”等,一般用来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苏三起解》京剧伴奏乐器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场面中又分为“武场”和“文场”。“武场”为打击乐部分,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文场”为管弦乐部分,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传统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霸王别姬》南梆子原板唱腔《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四平调唱腔。现代京剧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沙家浜》《海港》八大样板戏曲目的标准版本是: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和《奇袭白虎团》,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以及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家住安源-----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沙家浜》——《智斗》《智取威虎山》——《甘洒热血写春秋》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花木兰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吕剧曾称“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又称“山东洋琴”)演变而来。吕剧的传统剧目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解放后创作的《李二嫂改嫁》、《姐妹易嫁》等也有较好的口碑。解放后,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名家声名显赫。吕剧《借亲》——《马大保喝醉了酒》谢谢!屏蔽泵厂家仉睿聪奌
本文标题:京剧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8820 .html